课堂上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

[摘 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关于课程知识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是“好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持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维持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同时,要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的信息交流环境。

[关键词]课堂教学 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4)04—0102—03

[作者简介]陈延寿,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信息管理系高级工程师(湖北十堰 442002)

一、引言

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传递与吸收的过程。作为信源——教师——传递信息质的优劣和量的多寡,以及作为信宿——学生——对课堂信息吸收与否和消化多少,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课堂中优质适量的信息传递以及良好的信息消化吸收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间适当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在课堂上教师采用适当的方式来传递这些不对称信息,最终消除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和目标。这里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可以理解为所有能使接收方感到“震惊”的新东西、新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上需要信息不对称,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不对称是课堂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教师要想始终维持课堂上这种信息不对称状态,只有不断地去钻研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持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这也是对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学生听完课后在多大程度上消除了与教师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判别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最终依据。因此,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那种“口授+板书”的授课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消化吸收课堂信息的良好环境,也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二、课堂中信息不对称的分析及其对策

自瑞典皇家科学院把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3位美国教授,表彰他们在信息不对称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以来,信息不对称理论已被人们争相学习与研究,并被广泛应用于其它各个学科领域。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在相互关联的双方之间呈现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人们研究后发现,它不仅适用于经济学领域,而且对于许多其它学科领域也同样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的存在。我们这里讨论的课堂上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专指课堂教学中关于特定的课程知识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对称分布状态。一般来说,教师知道的多,学生知道的少,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可以说,信息不对称是课堂教学存在的前提。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教师与学生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状况,通过教师教、学生学,最终达到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对称。这里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归纳为三种情况,分别称其为“坏的课堂教学”、“欠佳的课堂教学”和“好的课堂教学”。

(一)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教师所掌握的信息及其对策

1.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教师所掌握的信息

这种情况如图1所示。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被包含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内,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多余。对教师而言,这种情况下的课堂教学意味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讲授时多半是照本宣科,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不会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课堂教学还是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满堂灌”的传统模式。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教学则成了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煎熬。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精神,严重地束缚了思维的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坏的课堂教学”。

2.采取的对策

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知识不够、信息量不足。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知识,相对于在座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新的东西,没有某种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交流也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为此教师应该采取如下对策:(1)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扩大与学生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争做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人民教师。必须认识到,高校教师从事的是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职业要求他们必须学术造诣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因此,终身学习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只有具有渊博的学识,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2)认真备课。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也是避免照本宣科的最好方法。一些人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其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备课不充分所致。笔者认为要备好课主要应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备课时,应根据大纲的要求,对整个教材各部分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好,紧紧围绕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去备课。二是要充分理解讲授内容,要钻深吃透。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认真研读教材以外,还应多看一些其它有关的参考书,从中吸收一些好的素材,这对讲课大有禅益。熟能生巧,对要讲的内容吃得越透,讲授起来也就越是“游刃有余”了。(3)优化教材内容.当前高校教材急需改革,内容普遍存在着与时代脱节的问题,这也是学生感到课堂听课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精心设计和重组教学内容,提高起点。课堂上应多补充一些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尽量少讲那些陈旧过时的内容。当前教学中应特别强调适当减少硬知识(事实、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的讲解,而应多增加一些软知识(经验、能力和灵感方面的知识)的讲解。(4)改进教学手段。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手段还较为陈旧。教师应该花力气学习新东西,改变旧的知识结构,使用现代教学手段采进行教学,改变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手段。教学中应多使用诸如计算机,多媒体以及Internet等现代教学手段,改善课堂上与学生信息交流的环境,加大信息交流量,把大量的新内容、新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学生所掌握的信息A教师所掌握的信息=Φ及其对策

1.学生所掌握的信息A教师所掌握的信息=Φ

这种情况如图2所示。教师所掌握的信息与学生所掌握的信息相关为空,即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所讲的任何内容都意味着是一种新的知识。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对教师比较有利。教师满腹经纶,学生一无所知,教师与学生处在信息完全不对称状态,这为课堂教学的存在提供了基本前提。但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这样一种信息完全不对称的状态未必是好事。因为,信息交流本就是关系到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双方的事情,信息交流的效果最终不是取决于信息的发送方——教师——发送了什么信息、发送了多少信息,而是取决于信息接受方——学生——接受了什么信息、接受了多少信息。当信息完全

不对称时,教、学双方缺少一个基本的、共同的知识平台,整个课堂教学缺乏一个双向交流的环境,结果必然是“一言堂”和“满堂灌”了。试想将博士的课程拿到大一去讲,师生间由于信息梯度太大,尽管教师在上面讲得“酣畅淋漓”,而学生在下面却听得“云来雾去”,其效果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双方间的知识差距太大,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局面,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压抑了积极参与的热情,长此下去会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教师与学生间信息完全不对称状况也不能被认为是一种好的课堂教学,而是一种“欠佳的课堂教学”。

2.采取的对策

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亦或是教学方法欠妥,从而导致教师讲的内容学生消化吸收不了。为此教师应该采取如下对策:(1)了解学生实际。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因人施教。特别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适中性。太难了,“晦涩难懂”,太简单了,又无新意,都不会受欢迎。贵在适中,难在适中。课堂教学只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2)优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要符合教学规律,依据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安排有关先行课、后继课,确定各门专业课的授课顺序和基本内容,兼顾前沿性、思想性和启迪性。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完整的知识教给学生,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教师在教学时应考虑到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要符合学生的认识和记忆发展特点,起点要适当,台阶要小,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分散要,要注意与有关课程的衔接与配合。(3)优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堂教学必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重视知识的简约化、结构化,让学生着重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和基本方法。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因为课程门类是多样的,同一门课各章的知识是不同的,同一章内各节内容的性质和难易程度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应注意教学情境的变化和多样性。

(三)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或≠教师所掌握的信息及其对策

1.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或≠教师所掌握的信息这种情况如图3、图4所示。教师与学生间既保持有信息不对称,同时还有部分交叉。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被认为是“好的课堂教学”。因为,信息不对称确立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成为课堂教学得以存在的理由;信息交叉又构成了信息传播双方得以互动讨论的共同知识平台,使得学生很好地消化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成为了一种可能,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基本前提。这种情况意味着教师方法得当,内容新颖,很有启发性。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盎然有趣,真正做到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

2.采取的对策

这两种情况都是“好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始终保持对学生来说的信息优势。除了前面所强调的要不断地刻苦努力,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外,这里应该特别强调需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价值观,树立现代的教学价值观。目前社会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无限膨胀和快速地更新淘汰,社会经济在飞速地向前发展,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学的重心已不再仅仅是为了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尽管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需要传授系统的知识,但不能把它当作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当作一种发展能力的手段。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去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学生共享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创新成果。面对“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教师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穷尽所有的知识,而学生更需要的是综合应对知识经济的素质,需要的是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责任编辑: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