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贫困的理论和实践

主持人語: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语言”和“贫困”是两个重要而且是至关重要的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这两个现象的研究基本上是在各自的领域平行而行。尽管有一些分散在语言经济学、儿童认知发展等领域的探讨,但是学界正式将这两种现象合为“语言与贫困”这一个主题而进行系统的研究,在国外学界也不过是近50年的时间,比较典型的研究,比如Frederick Williams和Wayne Harbert分别在1970年和2009年主编的两本同名论文集Language and Poverty;国内学界则是近几年来才开始予以系统关注,比如《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刊发了李宇明的《修筑扶贫脱贫的语言大道》和王春辉的《脱贫攻坚需要语言文字助力》两文,江苏师范大学于去年6月份承办了“推普脱贫攻坚研讨会”并紧接着在《语言科学》第四期推出了一组笔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语言文字报》等媒体也刊发了一些学者的评论文章。

精准脱贫是当代中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则指明了语言扶贫实践的定位、目标和举措,在此背景下的“语言与贫困”研究也就具有了更多的历史使命和担当。2018年5月,我们建议在《语言战略研究》组织一期“语言与贫困”研究专题。经过近8个月的策划和写作,现在终于实现了在2019年第一期刊出的愿望。

本组论文是聚焦于“语言与贫困”论题的专题式呈现。故此,在组稿之初我们就设想本专题能做到以下两点:(1)介绍前沿论题和国际/国内研究概况;(2)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本专题共组织了7篇稿件。王春辉《语言与贫困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勾勒了“语言与贫困”这一研究主题的内涵和外延;方小兵《海外语言与贫困研究的进展与反思》一文对国际上语言与贫困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4个视角展开考察,并进行了评价和反思;王海兰《国内经济学视角语言与贫困研究的现状与思考》一文对国内从经济学视角进行的与“语言与贫困”这一主题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梳理并得出了一些启示;张洁《国外贫困与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聚焦国际学界对贫困与儿童语言发展这一主题的研究,分析了研究历史、主要观点和理论基础、影响的因素和机制,并提出了对国内研究的几点启示;卞成林、刘金林、阳柳艳《中越边境居民语言能力与经济收入关系研究:以广西东兴市为例》一文以广西东兴市为例,基于大规模调研的数据对中越边境居民语言能力与经济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王浩宇《藏族青年语言能力与社会经济地位关系调查研究:以天祝县为例》一文基于甘肃省武威地区天祝县的实地调查,分析了藏区青年一代语言能力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刘艳《推普脱贫中的语言交换行为分析——基于安徽省某贫困地区的语言调查》一文基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某贫困地区的语言调查,从语言交换的视角对推普脱贫活动进行了剖析。

前4篇文章显然更偏重前沿论题的概述和理论层面的探讨,后3篇文章则更偏重基于调查的实证性研究。整体来说,本组文章应该是完成了专题组稿之初的两个设想。

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品格。本专题的刊出,一方面将有助于深化“语言与贫困”论题的相关理论探索,另一方面则有助于为当下中国的语言扶贫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当下中国进行的扶贫脱贫实践(语言扶贫实践当然也包括在内)正在创造新的历史,正在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的扶贫实践也正在为人类的语言与贫困研究提供着可能是史无前例的一次研究机遇。

本专题只是一个开始,是一次“投石问路”,也是一次“抛砖引玉”。“语言与贫困”的研究和实践还有更多领域、更多问题等待着人们的探索和提升。

(王春辉)

提 要 贫困是一个涉及因素众多、维度多样、层次多重的复杂现象,语言与贫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复杂适应系统。贫困对于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成人语言的使用都有影响,影响前者的因素有社会环境的也有神经机制的,对于后者的影响则可以从社会网络和稀缺两个视角加以解读。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视角来看,语言能力对于经济社会状况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语言因素对于经济社会状况的改善来说是一个概率性条件。语言扶贫实践在中国反贫困事业中的作用与日俱增,语言精准扶贫的内涵也越来越清晰,稀缺理论则为语言扶贫提供了诸多启示。中国的扶贫实践为语言与贫困相关论题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有理由期待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将会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 语言能力;贫困;语言扶贫;稀缺

中图分类号 H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014(2019)01-0012-10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190101

Language and Poverty: Theory and Practice

Wang Chunhui

Abstract Poverty is a complex phenomenon involving many factors, and it manifest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multiple levels.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poverty should also be a dynamic and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Poverty has a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children’s language and the use of adult languag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er include social environments as well as neural mechanism, while the latter can be 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s and scarcity. From both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erspectives,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ability on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is crucial. Language is believed to be a probabilistic condi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ce in China’s anti-poverty caus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the meaning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via language planning has been becoming ever clearer.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scarcity theory can provide inspiration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via language planning. China’s experience from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ce offers a rare opportunity for the study on topics related to language and poverty, and it is reasonable to expect that China’s theory and practice will have wider implica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