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制创新促社区整合

传统的管理体制是影响和制约我国城市社区整合的主要因素,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归属感皆受制于这种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各地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如给区、街道下放权力,强化街道财力,费随事转,居委会干部实行职业化,社区的功能得到强化,人们对社区的依赖和需求不断增加,社区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但要实现社区的有效整合,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现代化社区,还必须进一步加大社区体制创新力度,在机制上下功夫,真正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民主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社区直选,把社区优秀人才选拔到居委会工作岗位上。其次要理顺市、区、街和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下放权力,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建立责权利统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调整社区规模,要按照便于居民自治、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的原则,按照地域、街巷、人口和居民的心理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进行避免“一刀切”。再次要探索理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公司和社区居民的相互关系。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应鼓励社区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只要管理有序、民主高效、群众满意的管理模式,都应该鼓励探索和试验,不要“一棍子打死”。应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把一些成熟的做法、经验吸收到法律、法规中去,逐步健全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社区建设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

建立健全便捷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

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一是要注意居民群众是否有参与的要求和愿望 ,对那些群众关心、关注的,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一些事务,要广泛地吸收居民群众参加,不仅要听取他们的意见,而且要让他们参加研究讨论;二是要注意提供参与的渠道和机会,可以由单位出面组织参与,也可以由街道、居委会出面组织参与,还可以由群团组织出面组织,另外也可以通过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的形式,定期组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三是要注意参与的效果,对居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一定要提倡和保护,对参与中提出的意见一定要认真对待,能给以解决的一定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予以答复,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要给以必要的解释和引导。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社区参与机制的重要内容应大力提倡,有效开展。要把千千万万的社区工作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引导和鼓励他们从事志愿者服务活动,逐步建立一支浩浩荡荡的志愿者队伍。要教育引导居民发挥自身特长,把从事志愿服务作为居民的义务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来提倡。同时,应加紧研究制定鼓励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的制度和法规,研究探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回报制度,把社区志愿者活动逐步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财力筹集机制

开展社区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建立稳定可靠的经费筹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从当前社区建设的经费来源分析,社区建设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社会捐款和捐赠、自行筹集三个方面。对于大多数市、区来说,目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都需要政府的投入,而且多数地方都属于“吃饭”财政,政府必须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发工资、保教育、看病投保以及一些重大建设项目上,很难再拿出大量的钱投入社区建设事业上,因此,政府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社会的捐款和捐赠也是极其有限的,主要由于我国目前对社会捐款和捐赠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和一些配套的措施,一些有钱的人士缺乏热情和动力,而且毕竟有钱的人在社会上占的比重很小,绝大多数人是靠工资养家糊口,心有余而力不足,拿不出钱来支持兴办公益事业。因此,社区建设的经费来源大量的还是要依靠社区自筹。社区自筹一是靠社区创办的服务实体的有偿收入,这是目前社区建设的主要经费来源;二是靠社区单位的赞助,情之所至金石为开,靠社区干部长期的联系和“感情”投资,一旦社区遇到困难,社区单位或多或少地会伸出援助之手,提供一定的支持;三是靠居民的支持,有的时候靠居民个人的关系,疏通有关部门和单位争取到一部分资金,有的时候靠居民个人赞助一部分资金和实物,有的时候则靠社区干部带领居民群众投入体力和脑力劳动,节省转化为一部分资金。就目前情况分析,主要还是应该鼓励社区在兴办各种服务事业时,既要讲究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经济效益,逐步建立一种良性运行机制,实现社区建设事业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