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理想遭遇现实难题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itzk/itzk201406/itzk20140617-1-l.jpg
  冰箱能自动识别哪些食物已过保质期;空调感知你的睡眠状态,自动调节温度和风速……未来,家电产品卖出去后,对家电厂商来说,生命并未终结,而是新的开始。以冰箱为例,它可为消费者提供购物指南,为菜市场、超市、商店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家电企业可参与收益分成。但家电联动仍是空中楼阁,要想尽快普及,还需有更多企业参与进来。
  面临“拦路虎”
  今天,家电企业在打造行业生态时,虽然对外持开放态度,但仅限于非同行企业,家电企业之间仍老死不相往来。此种狭隘心态,延缓了智能家电市场的成熟。“真正的互联,非单一品牌产品的互联,而是所有品牌产品的互联。”在奥维咨询平板显示事业部总经理刘闯看来,智能家电是大势所趋,但由于目前参与企业太少,并且几乎没有协作,消费者并未怦然心动。
  标准庞杂,也成为不同品牌智能家电之间联网的障碍。美的空调事业部人士透露,制定智能家电标准,统一接口,十分迫切。他认为,即便是同一家企业的产品,完全打通也不太现实,每个部门、每个产品线,都有不同的考核与评估体系,跨部门调动资源不仅成本高,阻力也十分巨大。
  除了互联互通困难,价格偏贵也是横亘在智能家电普及道路上的拦路虎,导致智能家居的潜能无法释放。以美的“SK1”智能整体厨房为例,其售价高达100万元,只有土豪才买得起。而且,美的智能整体厨房功能有限,白电产品的远程开关等简单的智能操控,不会给白电带来多大的溢价,消费者没有必要为了操作上的方便,就多花数十倍的价格。”
  有专家认为,智能家电要“落地”,实现大规模应用,一看价格能否为普罗大众接受;二看用户体验是否足够好。
  张瑞敏说,目前提及智能家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去遥控它,比如用手机控制家里的各种开关,海尔早就做了,消费者似乎并不领情。未来,从遥控到自控可能是一个方向,家用电器可以根据周边环境自行决定运行模式,那才是真正的智能化。
  守得春暖花开
  在家电企业中,海尔在互联网探索过程中,算得上“积极分子”,不断突破禁区。其2001年就推出了海尔商城,那时,国内电子商务才开始萌芽。尽管起了一个大早,海尔却赶了一个晚集,互联网之旅并不顺利。去年,海尔商城仅完成3亿元销售额,在海尔1600亿元的年营收构成中微不足道。记者了解到,除了海尔商城外,海尔旗下的综合物流服务品牌日日顺,2010年底推出了“日日顺乐家”商城,定位于家庭一站式购物平台。不过,该商场去年底已终止运营。
  但海尔并未退缩,目前又重新上线日日顺网站,定位为垂直类平台,不仅销售海尔的产品,还引进竞争对手品牌。张瑞敏认为,“互联网应该有三个功能,即平台、交互、支付。国内电商偏向于打价格战,是没有未来的。”在电商企业中,张瑞敏推崇亚马逊,用户可以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地参与。
  而新的架构理顺后,TCL融合线上线下渠道的O2O公司,不久后将破壳而出。这家注册资金为5亿元的O2O公司,将把TCL集团下负责电子商务的酷友网络科技、客音服务公司、速必达物流,与TCL多媒体彩电在线下的众多专卖店整合成一个平台,负责TCL所有产品的销售。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电子商务专家看来,真正成熟的电子商务,并非目前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纯电商企业操控的局面,只有更多企业都有自己成熟的电子商务形态,那才是真正的繁荣。到那时,人们不用为了买一部手机,忍受“饥渴营销”和虚假信息的折磨,也不用担心买到虚假伪劣产品,消费者获得的实惠也更多。
  但与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家电企业是重公司,互联网思维不彻底。它们多年建设的传统渠道,资金投入巨大,双线并进容易陷入线上、线下左右互搏的困境之中,不少家电企业担心实体渠道坍塌。这是一些家电企业在电商上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长虹一名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家电企业还是在以传统思维经营生产,这其中也包括长虹,尽管长虹去年下半年以来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步子还是有些拘谨。传统家电企业都缺乏跨界人才,大部分还是用原有队伍,去互联网战场冲锋陷阵。
  对家电企业而言,“拥抱互联网”包含三重含义:其一是产品智能化,即从功能型产品向智能产品转型;其二是互联网工具化,即把互联网当成营销工具;其三是互联网精神观念化、组织化,对企业管理架构实施改造。能够同时达致这三重境界的企业,才会守得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