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课程的临床教授探讨

摘要:本文从目前教育模式的现状着手,分析当前中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和三段式教学模式,提出其存在的弊端。并根据本人的多年教学经验及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出医学基础课程的临床教授的几点改革意见。

关键词:医学基础课程;临床教授;教学改革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和环境对医学教育的影响,社会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导致全球对医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迅速改变。医学教育面向新时代,需要着力培养复合、开放、应用、创新型的优秀人才,必须摒弃过去那种统一、封闭、呆板的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代之以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医学基础课程长期以来给学生一种“枯燥、抽象、理解难”的感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一是观念问题,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现象,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其次是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学基础课,停留在“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状况,虽应用了多媒体课件,但对学生吸引力不足,导致失去自身的生机和活力。其三是教与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重主导(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轻主体(轻视或削弱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轻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讲学生听,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医学基础课件等也都是围绕讲课制作,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思维,无意中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

一、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和三段式教学模式,即“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有: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课程门类多,各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重复过多,脱节和遗漏现象严重,未形成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内容滞后,对新兴学科、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反映不足;教学上重理论讲授,轻实验实习。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反映的呼声值得反思和深思,改革势在必行。

现有教学模式有明显的不足:①内容重复。“以学科为中心”注重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存在基础课程的一些内容的重复讲解。比如肾脏的结构特点,组织胚胎学讲解一遍,生理学肾脏排泄机制章节中需要重复讲解一遍,药理学中利尿药物的作用部位,还要再讲解一遍。②内容衔接不好。知识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人为地将知识分解为不同的学科,导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分离,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掌握。还以肾脏结构为例,肾脏的结构、功能、药物作用部位作为一个知识整体,往往需要在一二年的时间跨度在不同的课程中学习,存在“学后忘前”的现象,不符合学习的规律。③与临床脱节。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处于尴尬境地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论脱离实际、基础脱离临床,即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其主要是由于: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下,各学科存在教学内容“深、难、旧、窄”的问题;医学基础教师脱离临床工作,对本学科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不甚了解,使医学基础教学不能很好地联系相关临床知识,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脱节.④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法被动。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学基础课,停留在“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状况,虽应用了多媒体课件,但对学生生吸引力不足,导致失去自身的生机和活力。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长此以往,教出的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所学知识考完就忘,缺乏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趋势探讨

基础医学教育是构建医学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基础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整合医学基础知识,进行模块式教学

1.改进教学方法。在模块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要不断尝试以病例或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以及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实验与研究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教师在讲授现有知识的同时,要教方法、教思维、教思路,真正授人以渔。如对内容简单的章节,采取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由学生推荐或自荐,每个学生讲授一个器官,这对学生来说负担也不重,课前指导学生如何备课,如何撰写教案,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制作课件等。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进行归纳总结,教学参与式既锻炼了同学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培养了同学的表达能力和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要以传授高级专门知识为主,转变为在传授高级专门知识的同时以培养人才为主,即以培养高素质、有创造力的高技能型人才为主,在某一相对宽广的专门领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总之,要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用。

2.改进教学内容。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相关的新知识、新的成果以及教师本人对所讲内容的认识,以讲座形式传授给学生,拓展视野。如胚胎干细胞研究新进展,介绍胚胎干细胞的概念、特征、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临床意义等,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最前沿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促使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大量的相关专题资料的收集工作,有助于促进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拓宽教师知识面,扩充教学内容,也有助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这种授课方式针对性和专题性较强,很受同学们欢迎。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生从被动性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新方法,部分课件由学生参与制作,将课堂系统的活动制成FLASH动画,形象生动地把知识展现给学生,鼓励学生课前网上预习,教师在课堂上先提出一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增强其观看标本和动手操作的主动性,这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良性循环逐渐形成,推动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4.多联系临床。在讲授理论时尽量多结合临床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有关知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有较强的吸引力,如讲授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时,简要介绍熟悉的感染、白血病的原理,临床症状及处理原则等知识。这些病例都围绕白细胞结构和机能来讲述,帮助学生了解基础与临床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也有利于提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拓宽知识面,让学生懂得要当好一名医生,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5.改进考试方法。高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多种能力。传统的笔试侧重于对死记硬背型知识的考查,欠缺对能力的考查。因此,在这种考试思路的指引下,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不难理解。的确,检测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传统的考试方法必不可少,但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减少死记硬背型考题,增加病例或病案分析题。除了笔试外,可增加面试。若学生在校期间尽早直面“患者”,将能培养他们应对患者的能力。面试,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考查其沟通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实验课程的考查,了解学生对现代医学研究使用的实验技术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6.教学双向渗透。从医学基础课着手,通过基础课与临床课老师共同讨论教学改革的方法是不打破现有的教学秩序,通过基础阶段早期接触临床知识,临床理论教学时紧密联系基础知识,从而实现基础医学课教学和临床理论课教学的双向渗透,在讲中把与临床有关的问题预先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开设临床知识讲座,基础课阶段要求学生积极参加,部分基础课教师也参加临床工作,并且作跨学科讲授,达到学科之间知识相互渗透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到的不是一点点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而是注意学科知识间的渗透与综合,重视知识应用性的沟通与转化,这种教学法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相互交流协作,并在基础学科之间围绕临床疾病的诊治工作,进行相关教学,基础课不可贪多求广,面面俱到,但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融合,以够用为度。通过实践,基础教师不断运用这些知识充实自己,并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去。

在授课中灵活运用参与式、讨论式、设问式、讲座式、病历式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体现医学基础教学“求实、求活、求精”的原则。总之,在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医学回归人性化,一个优秀的临床医师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及精湛的技术,才能适应新型医学发展。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掌握自我更新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以适应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需要。强调医学基础课程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并结合临床实践加强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才会彻底改变目前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和探索,医学整体将会向着更科学、更理性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鸿雁,王云贵,吴峰.当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52-53.

[2]陈家胜.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谈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建设[J].教育信息化,2004,(12):526-527.

[3]田菊霞.若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4):296-304.

[4]刘玲华.医学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7,(3):13-14.

[5]田菊霞.基础医学教学探索与实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