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海外扩张势头不减

如今在天津、南沙等港口,见到的不再只是一艘艘往国内进口新车的船只了,不少中国制造的新车正通过这些港口“出海”至全球各地。不仅如此,多家自主车企海外建厂开拓新出口“航线”,二手车也风风火火走向出口之路。

據《华尔街日报》网站近日报道,从印度到非洲再到欧洲,中国汽车制造商为能在国外市场立足正投入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

海外业绩有亮点

《华尔街日报》网站的报道称,现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在质量上与外国竞争对手的产品不相上下,在价格上更有优势。中国几大车企正致力于通过在海外建立它们的第一家大型工厂来获利,从而实现长期战略目标,即让中国的本土汽车制造商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参与者。

例如,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团)今年6月开始以一款名为MG Hector的新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试水印度市场。该公司发售了2.1万辆该款汽车,预计在6个月内售完,而这些SUV实际在4周内就售罄了。

来自印度的上汽经销商希夫·纳格帕尔从事家族珠宝生意,他说:“中国产品在印度口碑很好,就连做工精密的苹果手机也是中国制造的,我们非常想尝试一个新的中国品牌。”

无独有偶,上汽大通公告称T60皮卡国内销量同比增长85.37%,还成为新西兰和智利等国家市场中销量排名第一的中国皮卡,是我国目前对发达国家出口量最大的皮卡车型,如今上汽大通海外皮卡业务已经遍及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量订单累计5万辆以上。

此外,在二手车出口试点工作启动后,北京等10个城市,已经有多家二手车企业获得首批二手车出口资格。从7月21日起,这些二手车企业陆续启动二手车装箱出口工作,首批二手车已多次分批发往海外。

需求强劲受鼓舞

中国企业历来有向海外扩张的强烈意愿,之前的努力也遭受过不少挫折。但当前的中国车企更加有能力、更加成熟,他们在国内的业务具有竞争力,他们最终的目标是美国和其他富裕地区的市场。目前,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发展中经济体。

过去两年,上汽集团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开设了工厂,并计划从这些地方向整个东南亚地区出口。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5年每年向海外销售100万辆汽车。今年6月,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工厂。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集团)去年在南非开始生产,其耗资7.72亿美元的厂房设备是中国迄今为止对非洲最大的一笔投资。

旗下拥有沃尔沃汽车公司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2017年在白俄罗斯开设了吉利品牌的第一家海外工厂,专门服务于俄罗斯和东欧地区。同年,吉利收购了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制造公司49.9%的股份后,去年12月推出了第一辆面向东南亚市场的汽车。两年前,吉利的商用电动汽车部门伦敦电动汽车公司在英国的一家新工厂投产。

吉利的发言人回顾了日本和韩国汽车制造商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如何转变为国际品牌的过程,他表示:“中国品牌的全球扩张是自然的发展计划。”

印度对MG Hector车型出人意料的强劲需求令上汽集团大受鼓舞,该车型是一款中国热销SUV车型的改良版,在当地的售价约为1.77万美元。2007年,上汽集团收购了英国百年汽车品牌名爵。几年前,上汽还买下了通用汽车在印度的工厂。

事实上,印度汽车市场具有无可匹敌的潜力:每年在印度销售的汽车只有350万辆,仅占中国2800万辆汽车销量的一小部分,但印度民众的收入在增加,汽车销量预计也将随之增长。

印度业内人士表示,上汽集团进军印度恰逢其时。

关键在“稳”不在早

事实上,中国自主车企的“出海”并非一帆风顺,早在十多年前,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尝试走出国门迈向全球,然而并没有获得大幅成功。当时,中国汽车品牌没有核心技术,产品综合品质差、品牌运营薄弱、渠道拓展艰难,因此屡屡碰壁。不过,如今中国自主车企的实力已非当年,部分已成规模的自主车企已经认识到,必须要走出去才能抓住壮大羽翼的机遇。

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探索海外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刷新,尤其是进入2019年“汽车出口”成为热门词汇,但同时中国车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日益显现。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当前中国车企“出海”在稳不在早。除了货币汇率、经济形势等变化外,中国车企出口经验普遍积累不多,必然会遇到众多问题。中国车企向海外扩张,功课要做足,在找准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各种主客观社会条件,最终用实力来说话,让中国品牌“出海”变成顺势而为。

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表示:“自主品牌早期出口企业的产品品质和技术满足不了海外市场用户需求,售后也跟不上。”因此,当前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后,还要耐得住寂寞,耐心打造品牌形象。上汽大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不少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拥有更为严苛的准入标准,对汽车产品品质的要求也更高。

业内专家特别指出,就如国外汽车品牌进入中国“本土化制造”一样,中国汽车走出国门后,也应针对出口国家环境作适应性改造,如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建厂就是针对当地特点造车的一个关键步骤。无论如何,自主品牌出口任重道远,扩张求存之路也绝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