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百年变局 创新定调网通2007等

在运营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中国网通把未来的命运系于“创新”二字。

12月18日举行的中国网通集团2007年工作会议,是网通未来一年“定调子”的会议。在会上,中国网通明确提出,2007年要紧紧围绕“创新发展”这个主题,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发展、加强基础管理,努力提升公司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全面创建和谐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进中国网通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实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网通已经发现,在市场已成熟和新技术替代的双重压力下,过去“抢新增,保存量”的传统电话业务发展模式已经无法延续,必须通过全面创新来找到新的发展之路。

百年未有之变局

2006年到2007年,对网通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年份跨越,更是两个时代的交接,无论从技术、业务、服务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是如此。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对中国网通近年来在经营发展、资本市场、自主创新、管理改革、客户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他也指出,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电信业发展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因此,研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对策,促进电信业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已成为全行业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对此,网通上下也是深有感触。不久前,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春江在“中国网通技术创新大会”上就强调:“当前,我们所处的电信行业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百多年来,电信行业的所有技术进步,都使传统电信企业的实力变得更强,例如:程控制取代纵横制、光纤传输取代同轴电缆等等。但如今却恰恰恰相反,以NGN、3G、WiMAX、FTTx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对通信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VoIP、IPTV等新业务对传统电信赢利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近年以来,网络融合与TriplePlay有可能使原来互不相关、甚至是竞争关系的网络整合在一起,这对运营商来说是不同寻常的挑战,必须以全新的思路看待。

奚国华认为:“中国网通应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企业转型,正确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技术业务创新,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署,提高通信服务水平,切实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促进通信产业健康发展。”

重提艰苦奋斗

可以说,无论是把握信息技术的趋势,还是实现新形势下的通信服务,乃至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对于中国网通来说,都是崭新的话题。

正因为如此,中国网通集团公司将2007年确定为“创新发展年”,并提出要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引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副总经理左迅生表示,为实现“创新发展年”的各项目标,有七项工作必须注意:一是突出工作重点,转变经营模式,坚持拓展增量与巩固存量相结合,实现发展的新突破;二是加强网络建设、覆盖和优化,增强全网综合通信能力,为市场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三是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四是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夯实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五是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加大用户权益保障力度,确保全行业服务领先地位;六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形势需要;七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和谐企业,为实现中国网通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左迅生在代表集团公司党组作工作报告时,重提了电信创业时的“艰苦奋斗”理念。他表示:“要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人为本,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网通公司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网通作为我国主要固网运营商之一,由于承担了更多的改革任务和改革成本,因此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一方面缺乏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固定电话等传统业务增速在逐年减缓;另一方面,北方虽然网络规模庞大,但网络技术升级改造的任务非常繁重,而南方开拓区域大,配套支撑能力明显不足,而且与国内外其它先进企业相比,网通在新业务、新技术的研发应用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也有待建立和加强。

此时重提“艰苦奋斗”,可以看作是网通已吹响了“攻坚”的号角,无论有多大困难,都必须迎头赶上。

竞岗竞标迎新年

对于目前发展的路径,会议作出决定:通过加快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快企业转型步伐,以推进信息化和服务奥运为契机、以服务领先增强竞争实力,加快企业发展速度。同时要完善内控体系,提高基础管理水平。

实际上,其中的许多工作,网通已经付诸实施。比如:不久前,完成了全国大部分本地网的智能化改造工作,建设了覆盖全国重要城市的IP承载网和长途软交换网,为提供各种新业务打好了基础;承担了国家发改委“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的建设和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奥运‘城市通’综合信息服务及求助系统开发项目”,全面推进下一代网络技术的研究试验和奥运通信的服务支撑与创新工作;推出面向新一代家庭宽带娱乐平台的“宽带宝”业务,连接了100多个内容提供商,提供十几个栏目的实时更新等等。这一切已经为网通2007年的创新发展做好了铺垫。

张春江认为,中国网通作为一家有着光辉历史的“百年老店”。在长期的磨砺中,锻造了一支懂技术、懂业务、敢打硬仗、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员工队伍,这是网通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根本保证。

一位地方网通的员工告诉记者,就在这几天,网通上上下下正在进行着一场全员参与的“竞岗竞标”活动,从员工队伍管理体制的变革开始,整个中国网通集团公司将在创新发展中迎来新的一年。

定位专网 铁通公布三年路线图

王为民

“具体的内容将在本月底出台,这将成为指导公司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铁通一位内部人士近日向《通信产业报》记者透露。据了解,将于本月底召开的铁通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铁通将出台2007—2009年的发展规划。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铁通将以“差异化”战略为中心,更深层次参与专网市场的开发。

虽然在记者截稿前未能获得更多相关的信息,但是,从刚落下帷幕的香港ITU世界电信展上,铁通董事长赵吉斌一番讲话中却能获得启示。赵吉斌表示,未来几年,铁通围绕“做大专用网,做强区域化,实现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努力把铁通打造成一个效益优良、充满活力、健康和谐的现代电信运营企业。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固网运营商都面临着传统业务下滑的挑战,作为后来者,铁通的压力会更大,在这种背景下,赵吉斌的表态显然意味深远。

数据显示,2005年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25.4%,而业务收入增长为11.7%,增量不增收趋势明显;全年新增移动用户是新增固定用户的1.5倍。今年上半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0.7%,低于同期GDP10.9%。而在前几年,我国电信业一直都是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铁通的发展一定是差异化的,我们发展的速度一定要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没有这一点,铁通七八万人,很难生存。”赵吉斌强调说。

优势仍在

固网市场的经营压力迫使原有的运营商选择了转型,对于哪些后进入的运营商又将如何打算呢?在公网市场,铁通虽有所收获,但市场占有率较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已经成为铁通不容回避的问题。

水清木华电信分析师沈子信认为,目前铁通的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在专网市场,铁通一直保持领先优势,随着未来几年铁路通信系统的改造和升级,这些都将能成为铁通的机遇。

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显示,未来5年,我国还将建设新线17000公里,重点要求加快通信信号技术现代化、积极推进铁路信息化的建设。

ITU世界电信展期间,赵吉斌做客“高端访谈间”时曾向《通信产业报》表示,“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我们都把铁路市场的发展作为基础,同时也是业务发展的金矿和生命线。”

目前,铁路市场占铁通总体市场份额的1/4,而在赵吉斌看来,铁通的发展目标是:比例要越来越小,额度要越来越大,铁路市场将是铁通重中之重的战略市场。

在ITU世界电信展上,铁通就高调推出了以“百年铁路,百年铁通”为主题的展示活动,再次向外界证明其在铁路专网市场拥有着多年的服务经验,以及为跨地区行业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基础和实力。

沈子信认为,铁通拥有全国“一张网”的通信网络资源,构建了完整、统一、先进、覆盖全国的通信网。“铁通应当建好并依托铁路这个根据地,满足铁路相关联大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并努力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将铁路所服务的集团客户,转变成为铁通的大客户资源。”

从专业化入手

有着“百年铁路,百年铁通”如此振奋的鼓舞,但盘桓在铁通面前的问题也不容回避。易观国际电信分析师林娟就心存疑虑,她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虽然铁通每年从铁路市场获得40多亿元左右的收入,但是,铁通对铁路市场还是停留在传统服务层面,挖掘不够,例如,还不能提供铁路货物跟踪服务等现代物流服务等。

对此,赵吉斌并不担心,他认为,只有将专网上的服务更加具体,才能够充分体现铁通的专业化水平。“用户需求的变化,这需要铁通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这既包括过去既有业务的升级,也要研究新业务,特别是像铁路提速以后对通信的新的需求。”

同样是在ITU香港电信展上,铁通就重点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商务新动力”业务,旨在拓展新业务市场范围,明确业务对象。

而在今年8月,赵吉斌在接受《通信产业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作为唯一一家为青藏铁路提供全线GSM—R系统运营服务的基础电信运营商,铁通不仅能够提供技术与服务的支持,同时,铁通还将盘活铁路专网市场,例如,铁路调度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开设列车的上网、办公,列车通讯的电视电话会议等各种增值业务。

区域带动未来发展

专用网上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能够成为铁通的机遇,但是,对于铁通而言,毕竟资源有限,面向整个国内电信市场分配资源,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因此,以差异化战略,做大专用网的前提是,应当加强区域网的建设。

记者了解,在本月底即将召开的铁通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对地方各公司的考核也更加具体。从明年开始,铁通将实施建立以各省级分公司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为主体的考核机制,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努力将省分公司打造成模拟法人实体,将地市分公司打造成市场营销和成本控制的主体。

沈子信认为,通过对细化各地方分公司目标,铁通正是希望以地方分公司的区域为基础,形成地方区域优势,实现公司的整体转型。

从这个角度而言,铁通和其他运营商一样,迈出了转型的步伐,然而,这并非铁通未来发展的全部。目前,3G牌照的讨论又甚嚣尘上,行业主管理部门至今尚未对3G牌照发放给予明确态度,这也让3G前夜的电信运营商们感受到市场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铁通非常关心3G的发展,铁通也希望通过3G解决铁通全业务经营的牌照。如果铁通今后不能够实现全业务运营,市场的压力会更大。尤其是在如今一个融合的数字世界里,铁通实现全业务运营应当是今后的趋势。”铁通一位高层表示。

四大关键明晰央企改革 李荣融细谈大央企战略

许 婷

12月1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回答了海内外媒体提出的16个问题,涉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企上市方式、划拨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央企高管考核、直接持股等诸多热点问题。

透过李荣融对这些热点问题的逐一解答,未来一段时间内,国资委的监管思路以及中央企业的发展线索也逐渐明晰起来。

关键一:“大央企”培育当先

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培育30—50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这一目标。

“国资委现在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育30—50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无论处理什么具体事情,都是从这个出发点考虑的。”李荣融首先提出了国资委的这一目标。

他说,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最终体现在国有企业的实力上。因此,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既是当前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也是国有资本调整和国企重组的主要目标,是当前的工作重点。为此,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中央企业尽快实现整体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实现了全流通,对中央企业来说,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机遇,也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机遇。国资委将要出台的政策,不是加以限制,而是要提高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提高对投资者的回报率。”李荣融说,对这些整体上市的中央企业,国资委仍会持股,目的仍然是帮助国有企业尽快实现上述目标。在海外的一些上市公司也会加快回到A股市场。而大部分中央企业的目标都要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也都是围绕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这一核心目标。

关键二: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电信业

根据国资委的最新部署,国有经济应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包括电信、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

对于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李荣融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国有资本将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集中,通过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等方式实现国企产权多元化。

国资委已经明确国有经济和中央企业必须控制的具体行业和领域。李荣融说,根据国资委的最新部署,国有经济应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包括电信、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这一领域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一些重要骨干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李荣融进一步补充道,对于电信电网等基础设施领域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要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对电信等七大领域的重要子企业,国有资本保持绝对控股;电信增值服务等领域的中央企业,要加大改革重组力度,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按照国资委的总体要求,到2010年要拥有一批对行业发展较有影响和带动力的重要骨干企业,其中,电信行业的重要骨干企业要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关键三:业绩考核侧重行业指标

第二阶段的央企业绩考核将更突出行业特点和企业内在素质的提高,在目标确定上将坚持同一行业使用同一尺度,在原来注重企业与自己纵向比较转为在纵向比较的基础上增加横向比较的内容。

2007年,中央企业负责人将进入第二任期考核,中央企业将全面执行新考核制度。李荣融说,中央企业通过第一个任期的考核,企业利润、资本回报率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仅仅关注结果还不够,还要关注它的过程。

据李荣融介绍,新制度将更突出行业特点和企业内在素质的提高,在目标确定上将坚持同一行业使用同一尺度,在原来注重企业与自己纵向比较转为在纵向比较的基础上增加横向比较的内容。

新考核还将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鼓励但不强制中央企业选用这一指标。目前考核中央企业的基本指标为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但经济增加值指标更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有利润的企业并不一定创造价值。”李荣融说。

关键四:用好央企红利

即将出台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包括有资本经营预算怎么收、怎么用、怎么监管三个问题。收取央企红利的标准将视企业具体情况,采用分类的方式,从一个比较客观、实际的水平起步。

对于业界十分关心的国有经营预算问题,李荣融表示,相关文件已经准备到位。收取央企红利的标准将视企业具体情况,采用分类的方式。总体而言,将从一个比较客观、实际的水平起步。他说,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包括有资本经营预算怎么收、怎么用、怎么监管三个问题。

在“怎么收”的问题上,李荣融介绍,将采纳分类的方式,同时会从比较客观、实际的水平起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不是一个文件,而是一堆文件。”他进一步解释说,这里包括三个问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怎么收、怎么用、怎么监管。

“我是比较长时间管钱的,所以,对管钱是有深刻体会的,我认为关键还是怎么用好。”李荣融说,如何把钱用好不简单,这也是为什么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来做这项工作的原因。“我们将把怎么收、怎么用、怎么管的一套文件拿出来。最终就是要努力保证这个钱用好、管好。”

按照国资委的设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应该包括多元化的分红、国有独资公司上缴一部分收益、出售国有资产等三个方面。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则首先要确保困难企业的退出成本,其次是需要向重要企业注入资本金。

“现在关键就是各企业都要把预算做好。”李荣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