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启示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厚且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为当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重要的价值启示。本文介绍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启示,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价值启示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存智慧和持续发展的精神脊梁。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物无贵贱、万物平等、君子节用、取物不尽等丰富的生态思想,为当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思想宝库和重要的价值启示。

一、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君子节用,知足知止”及“取物不尽”,蕴含着深刻且丰富的生态智慧。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非常发达,我们的祖先在古时候对于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有了一定的研究,然后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思想。这些思想从西周应用到明清,一直都是古代哲学的主流。中国最早的经典,《易经》强调:“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地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立人之道,曰仁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1]将自然之道具体到“天、地、人”三才之道,于是就有了“天人感应”和“三才合一”的说法。道家思想认为,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如天、地、人和道,这些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最后让这世间所有事物都能顺利地联系在一起。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明确地阐述了天与人的价值关系,自然是其最终的归宿。庄子认为,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万物间关系紧密。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相互交蕴,我中有物,物中有我,物我同一。儒家思想认为人和自然應该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比较系统性的整体;同时宋明时期的理学所强调的是天地一体,人和自然应该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宋朝,儒学家张载的《正蒙·乾称篇》中就记载:“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下而末始遗人。”[2]

第二,“物无贵贱”的生态平等观。

“物无贵贱、万物平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里面尤其突出。道家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来源于道,人和事物之间始终应该处在平等的位置上。人不应该将自己放置在最高位置上,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庄子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的观点阐述了人与自然平等的主张,认为人类没有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特权,对自然充满了人文关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脱离自然难以存在。庄子同时还提出:“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秋水》)佛教的生态思想主张就是“平等”,他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生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仅表示在地位上不会有任何差别,而且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珍惜。还告诫世人,在人与人、人和自然相处的时候,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不可以随意伤害其他生命。

例如佛教《楞严经》说:“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3]小草也有生命,人类不可以肆意妄为践踏它。英国学者汤因比曾对佛教众生平等做出的解释:“宇宙全体,还有其中的万物都有尊严性。”“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严性,就等于侵犯了我们本身的尊严性。”[4]

第三,“君子节用,知足知止”的生态消费观。

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节俭的生态消费观,儒家和道家都强调人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要将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倡导节俭的生态消费观,从而使自然可持续发展,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孔子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当时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极为奢侈豪华,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宁可寒酸。孔子非常注重俭朴的美德,他认为“俭近仁”“俭易容”(《礼记·表记》)。意思是注重节俭的人,他的品德就接近于“仁”了,而“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19章)。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12章),意思是如果过度追求物质世界,就会使人走向堕落。此外,其他古代圣贤也提出节俭的生态消费观,如《左传》记载御孙谏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管子提出“故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管子·禁藏》)墨子提出:“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思想的俭朴美德,薪火相传至今,为今天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第四,“取物不尽”的生态保护观。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仁民爱物”“取物不尽”的思想,展示了对天地万物爱护的生态保护观。《论语·述而》指出:“子钓不纲也,弋不射宿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在钓鱼的时候,会选择用一个鱼钩,而不会使用很多鱼钩;他在打猎的时候,会选择不射那些正在休息的小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博爱,对于动物,甚至自然有一种保护的观念。孟子还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木材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遗憾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不违反自然界的定律,按照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去种植农作物,粮食就会吃不完;不利用很细的渔网到鱼塘中去捕鱼,这样水里的鱼鳖也吃不完;对于林中的树木,必须按照相应的时间去砍伐,这样木材就会用之不尽。很明显,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取物不尽”的生态保护观。老子提出“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欲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第16章)。意思是说要保持美好的自然环境、追寻万物的本质,就必须恢复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人类应该也必须爱护和保护大自然,认识自然界中的许多规律,把握世间万物的限度。要知道,贪得无厌是大忌,只有怀抱着一种平等和善良的信念,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态保护观。

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非常深厚且丰富的生态思想,是当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想基础,为当代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1.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目标提供了借鉴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追求“仁民爱物”的生态人格,认为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品性,作为一个高尚的人,不仅要爱别人,更要热爱这个世间的一切。同时,在人际伦理关怀中,还可以将其延伸到对自然界的“仁慈”中,告诫人们,要保护与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种仁爱思想同人们的品格有一定的联系,当人对自然充满关爱之情的时候,就具备一定的生态人格。因此,高校教师在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的就是生态人格的本质含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理性生态人格。而中国古代道家追求的“上善若水”“返璞归真”,是一种极高的道德修养目标,蕴含对“生态人格”的追求,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当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有非常大的启示。中国传统生态道德思想呼吁的圣人标准与当今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生态人格”目标是相同的,而“生态人格”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2.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大大丰富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的就是人与人的相处应该抱有一种平等和崇敬的心理对待大自然,要爱护与尊重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这才是生态教育的本质所在。这些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认知、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继而达到道德的丰满和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借鉴中国传统生态保护思想,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促使大学生自觉爱护自然资源,将生态发展观同可持续发展相互联系在一起,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还崇尚节俭,这同生态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借鉴中国传统生态消费思想的精髓,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和勤俭,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应该适当消费,不能养成盲目跟风的坏习惯。这些都有助于充实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社会意识,使其具有较高的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态观念,有助于拓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生态发展观的教育思维,对于他们日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3.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主张“知行合一”“言传身教”,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人类社會实践要遵循自然规律,对自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等,为当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认为人类可以利用和开发自然为自己服务,但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保护自然。这是一种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方法,在当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中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教育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从自然规律,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此外,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中关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知止不殆”“物我同一”的智慧不仅为我国高校德育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创新了教育教学方式,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真正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对待别人,如何正确地保护自然,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认为人可以通过效法自然、节用知止、身体力行等方法“修身正心”,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并推己及人。这些道德修养方法对当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启示。

4.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为当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借鉴

要确保高校生态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就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寻找一些有用的途径。例如将理论性的生态知识融入实践性教育中,让大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界中的事物,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在传统生态思想中,荀子提出的“制用天命”的思想实际上是对传统思想的一种补充说明,更好地凸显了生态实践的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良好生态道德修养的养成,贵在行动和实践。因此在当今高校生态道德中,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外,还应让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生态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丰富大学生生态实践内容。例如可以让学生开展一些调查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生态发展现状,让他们更为真切地了解生态实践的价值。其次,学生可以通过组织社团、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生态道德的意义。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还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中蕴含的生态实践观点对当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大大拓宽了当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权,邓启铜,注释.易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82.

[2]史仲文,主编.中华经典藏书·第三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687.

[3]高南顺次郎.大正藏[M].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昭和5年(19):132.

[4][日]池田大作,[英]阿·汤因比,著.荀春生,译.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