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计算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 成本计算模式的创新应该是在科学地总结和借鉴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基础上,根据我国企业成本计算的实际情况建立的复合成本计算模式。而复合成本计算模式既要提供财务成本信息,又要提供管理成本信息。
  【关键词】 企业 成本计算模式 创新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of the enterprise cost calculation mode.
  1.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创新成本计算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早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有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成本考核方面采用了班组经济核算形式,通过对车间、部门、班组实行指标归口分级管理,衡量车间、班组经济责任的落实与贯彻执行情况的好坏。由于班组经济核算为责任成本计算在我国企业的实施奠定了实践基础,所以当责任成本计算理论传入我国以后,很快就找到了生长的土壤。但在9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责任成本计算基础较好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好,企业难以兑现责任考评结果应给予职工的奖励,使责任成本计算一时间在这些企业难以继续维持下去。
  变动成本计算所提供的信息,有利于企业预测和决策,有利于开展本量利分析, 80年代初期,中央财经大学李天民教授研究过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而成的单轨制成本计算模式,他主张设一套账目提供变动成本信息和完全成本信息,其研究成果经财政部同意曾在国内机床工具行业、汽车行业和纺织行业得到了试用,形成了比较好的行业应用基础。但1993年以后,随着制造成本计算在我国企业中的实施,有关变动成本信息便逐渐在企业成本信息系统中消失了。
  90年代后期,我国学术界对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王平心等教授发表了许多作业成本管理的论著,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支持了作业成本计算的研究项目。2009年孟凡生教授等出版了《企业自主创新成本计算模式研究——以黑龙江装备制造企业为例》,对装备制造企业成本计算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90年代初期,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普及率还很低,财会人员的主要精力在于进行日常会计核算,而对管理成本信息的提供则相对很少。所以实施制造成本计算对于减轻会计核算工作量,使财会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经济管理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着更强的竞争压力。企业要提升其竞争力,就必须科学地预测与决策,就必须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以求得竞争中的主动。而有关成本预测、决策的信息数据在单一的制造成本计算模式中是难以获得的;单一的制造成本计算也难以起到有效的成本控制作用。而在这一时期网络技术已被众多的企业所掌握,企业会计电算化目前已经相当普及,许多成本信息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得到有效的处理,成本计算手段的变化为企业创新成本计算提供了便利。
  2.创新成本计算模式的原则
  创新成本计算模式的目的是使企业成本计算系统不仅能够提供财务成本信息,而且能够提供满足内部管理要求的管理成本信息。已有企业成本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任何组合都可能建立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模式,但组合是否科学直接会影响到新模式的可利用价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对某一企业适用的成本计算模式对另一企业未必完全适用。为此,企业创新成本计算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2.1“算为管用”原则
  算为管用是指成本计算生成的成本信息要为成本管理服务,创新成本计算模式要服务于成本管理的目的,不要简单的为计算而计算。成本计算要与成本管理融为一体,应结合企业生产和管理特点,有针对性、有选择的创新成本计算模式,并通过这种成本计算模式提供对管理有用的信息数据。
  2.2“复合成本计算对象原则”
  制造成本计算不仅计算方法简单,而且能够提供符合国家要求的财务成本信息。因此,企业创新成本计算模式,离不开制造成本计算理论的指导,无论基于什么管理目的,提供什么管理成本,都要计算制造成本;而复合成本计算对象的另一部分则可能是变动成本、责任成本、作业成本或标准成本。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创新成本计算模式的成本计算特性必须存在着相容性和协调性。否则,即便建立了所谓的复合成本计算模式,也难以生成有用的成本信息。
  2.3“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是指成本计算模式生成的信息应充分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成本-效益有两个含义:一是企业创新成本模式计算应尽量实行单轨制,即通过一个系统,设置一套帐目同时能够生成财务成本信息和管理成本信息,避免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二是复合成本计算对象要适中,成本计算对象越多,成本计算模式提供的信息自然也多,但建立模式和维护模式运行的费用也越大,最终将导致经济上的浪费。
  3.创新成本计算模式的设计框架
  创新复合成本计算模式是为了满足不同成本计算目的而形成的相互并存和组合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体系,它并非是指某一种特定的成本计算模式。而是在不同成本计算目的以及成本计算对象的要求与制约下,将各种成本计算特性进行有效的组合,形成能够满足不同成本计算目的、提供复合成本概念的各种成本计算方式的组合体。创新复合成本计算模式是成本计算目的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它是以多元成本概念和各项不同成本计算特征的不同组合为基础组建的。各种成本计算理论方法的多重性和相互间的相容和可组合性,为建立复合成本计算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网络技术为成本计算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条件。
  3.1建立成本控制为主要目的的复合成本计算模式
  成本控制为目的的成本计算模式有两个创新点:一是成本控制的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二是成本控制的标准不再是固定的标准成本,而是来自于实际的动态标准成本。因此这种成本计算模式是导入作业成本管理理念,创新传统标准成本的结果。它是以作业成本为基础,以作业标准成本为核心,通过界定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比较实际作业成本和标准作业成本,进而揭示无效成本的内涵和成因,从而以成本本源为视角,实施战略化、系统化成本控制的成本计算模式。
  为使标准成本能够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这种成本计算模式需要利用网络系统计算成本方便、快捷和准确的特点,压缩作业成本计算期,并以近期先进的实际作业成本作为动态标准成本对未来费用施加有效的控制,从而增强“标准成本”对市场经济环境的适应性。与传统标准成本控制相比,这种计算模式的特点在于成本控制标准是一种动态成本,而这种动态标准成本不仅容易确定,而且是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3.2建立成本预测和决策为主要目的的复合成本计算模式
  建立成本预测和决策为主要目的成本计算模式的目的在于使企业提供财务成本信息的同时,能够提供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相关的成本信息。由于企业成本预测和决策经常要运用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机会成本等成本信息数据。因此,建立成本预测和决策为主要目的的复合成本计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变动成本计算理论。
  3.3建立成本考核为目的的复合成本计算模式
  建立成本考核为目的的复合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是划分责任单位,明确各责任单位的权责利,通过一定时期各责任单位成本的实际发生额与定额指标或预算指标等进行对比,来评价企业各责任单位成本管理的工作成绩。
  参考文献:
  [1]陈良华.基于泛会计概念下成本计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Kim Soin.ABC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Management Accoun-
  ting Research.Jun 2002(2).
  [3]梁彤缨,陈广兵.网络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会计研究.2003(5).
  [4]南京大学会计系课题组.中国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及效果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 2001(7):46.
  (作者单位: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