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适用性及其教学方式探讨


  摘要:会计专业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阐述了案例教学的积极意义及组织实施的步骤,并且结合个人体会,对完善案例教学方式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教学方式
  
  会计学是应用学科,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应以运用基础科学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其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熟练的会计操作技能和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材为中心讲授书本上的知识,立足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能适应现今社会对高级会计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根据学科特点,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适用性
  从哈佛大学法学院1870年首次将案例引入法学教学开始,这种方法就展示了巨大的魅力,后来成为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式,在哈佛商学院得以发扬光大。该学院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完成将近1000个大小案例分析讨论。正是这种强有力的训练,使得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在全球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案例教学方式也在世界各国高校的不同学科得到推广和应用。1930年以后,会计教学中也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将案例教学引入会计专业教育的,虽然发展历程不长,尚待进一步完善,但其优越性已经显现[1]。我们认为,将案例教学引入会计专业教育,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适用性。
  首先,传统教学方法具有系统性、严谨性的特点,对于学生会计理论基础的奠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制约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形成和发挥。案例教学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上不足,它有效地推动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克服了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记笔记、背笔记的传统模式。更重要的是,它将会计专业课程每一章节的相对单一的基础理论通过案例的形式置入复杂的社会经济事件中,形象客观,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传统教学方式以单一学科为中心,注重该学科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关联,而案例教学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打破了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在各学科之间寻求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审计学这门专业课程时,讲述货币资金审计一章,列举货币资金审计案例,涉及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主要有现金盘点表、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涉及的会计账簿主要有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及其他有关会计账簿,涉及的记账凭证主要有现金收付和银行收付的记账凭证,涉及的原始凭证如销售合同、收款单据、收款结算凭证和票据、支出和报销单据、付款凭证和票据、现金盘点表等财务会计知识,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金融政策和银行相关业务知识,涉及相关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案例教学能够将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表现于各个鲜活的案例之中,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可见,案例分析是多种学科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再次,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目标和内容看,案例教学有利于能力的培养,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为学生设置了一个现实的场景,让学生直面一些具体的、活生生的、错综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充当一个领导者或者执行者,以职业会计师或审计师或单位的决策者身份去分析、思考、判断和决策。一个成功的案例,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应对复杂问题的思路、步骤、程序,探求一些更为科学的方法;一个失败的案例,客观地反映了实际工作的曲折和风险,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以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2]。
  同时,案例教学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案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水平。教师的作用不同于直接授课,教师要介绍分析理论框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及时进行梳理,对有些重要的观点及时给予肯定和提示。这就要求教师熟悉与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案例的内容有全面的理解,有广博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学历来是“教”和“学”的有机统一,通过教师的“教”,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学”,接受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师生必须相互配合,达成共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通过这种“互动”,一方面教师在课外必须深入到会计、审计或理财等实际工作中去,广泛调查研究,收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加工和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内容需要的案例,并根据教学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另一方面,教师又必须将案例和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不但不偏离主题,而且要服务于主题,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表个人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
  一名学识渊博、技艺高超的教师,既是一个激情飞扬的演员,能把课堂变成舞台,吸引台下的观众以舞台剧情为中心,融入演员的喜怒哀乐之中,又是课堂的导演,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广泛开展讨论,维持课堂秩序。教师要以谦虚的态度认真听取学生的分析和讨论,积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勇于接受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创造一个师生之间平等讨论、广泛交流的氛围,从而真正做到师生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二、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应用及教学方式探讨
  1.案例库建设
  实施案例教学,广泛收集、科学设计和整理高质量的案例,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案例,建立高质量的案例库,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运用的案例形式多样,内容涉及面广,教师要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并不断地补充案例库的内容。一般说来,选择的案例应达到以下要求:一是案例要具有代表性,教学案例应能反映事物的共同特性,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案例的实践性,列举的案例,要源于生活,而不是脱离实践的、空洞的东西,要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三是案例的相关性,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不要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学生听后不知所云[3]。
  教学案例的取得途径主要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获取相关教科书中已有的案例和报刊杂志中的现实案例;从社会活动中获取案例;请校外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专家提供案例;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总结案例等。
  2.案例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和处理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当然,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按照课程要求,在教学开始前做好详细的计划和内容安排,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学中的难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预期教学目标、典型的教学案例、授课程序等等。
  案例教学的设计应以服务于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同时考虑案例与其反映的基础理论的复杂程度,结合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的原则,合理设置和选择案例的内容和学时。
  3.案例教学方式
  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引入式案例教学和综合分析式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