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进展

【摘要】颈型颈椎病作为一类较为最早期的颈椎病类型,在此段发病时期,表现出了椎体不稳定的情况,但尚未形成压迫症状,仍能够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对病情进行有效的扭转,若治疗比较比较及时,则能够有效的预防此疾病发生发展成为其他类型的颈椎病。本次研究将针灸作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首选,通过发挥舒筋通络、消炎止痛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目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针灸;颈型颈椎病;基础研究;临床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6..02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且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各类退行性疾病不断的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分析出现此类疾病的原因可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与长期缺乏锻炼及低头训练相关,已经开始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颈型颈椎病作为各类颈椎病的最早期状态,又被称为颈椎椎间盘源型颈椎病,此时通常可表现出椎体不稳的情况,但同时尚未造成压迫[2]。结合中医治疗疾病的理念,我们发现在治疗该病时需要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病机制与理念,并认为颈型颈椎病可作为治疗该病的最早时期,而通过给予针灸治疗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定义

颈椎病又被称为是颈椎综合征,为一种由椎间盘变形、突出及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不同类型退变引起的疾病,引起患者表现出了不同类型的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及脊髓等部位及组织受到压迫从而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头痛及眩晕等症状,同时还能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胸痛或者是下肢痉挛等情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3]。目前现代中医认为,通常按照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以下七个类型分别是: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脊髓型、椎动脉型、混合型及其他型等。 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该病主要将40岁以上的人群、长期需要低头及工作的人群、劳累及损伤的人群等作为主要发病人群,并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进步,人们体力活动的明显增加,颈椎病的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4]。在传统中医中,将颈椎病归纳于“痹症”范畴,并认为与肌肉过度劳累相关,从而形成了颈肌慢性劳损的情况,表现出了气血凝滞、阻塞经络的情况,而至不通则痛。另外,该病的形成也可能与外感风寒湿、气血不和相关,由于颈型颈椎病的表现最轻,此时给予治疗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 颈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颈型颈椎病发病主要是经历了一系列的病理性变化,表现出来颈椎间退变-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赘形成等情况,并患者的脊髓、神经根及周围血管等组织等造成了压迫,从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西医学观点认为,颈椎病的发病主要与机体的椎间盘髓核变性,以及椎间盘纤维组织的退行性变有关,病变节段的椎体失稳,不仅可引起相关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病变部位的椎动脉,压迫交感神经纤维,从而导致椎动脉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致使患者因供血不足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另外,颈型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以颈背部的肌肉局部劳损作为主要表现主要表现,这就使得颈椎整体状态出现失衡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对患者的颈部神经及血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5]。因此,对于颈型颈椎病进行积极有效的物理干预治疗至关重要,旨在有效促进改善并缓解颈椎退化的趋势,从而更好的促进缓解患者的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有研究报道指出,颈型颈椎病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而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前屈、后伸、旋转肌群等相关肌群肌肉力量明显降低,且将伸肌群的肌肉力量减退作为明显[6]。结合以往研究资料我们发现,颈椎在维持正常形态及工作时通常存在着动态平衡稳定的情况,在发生急性损伤以及慢性劳损时则容易对正常情况下所存在的平衡状态打破,从而引起患者内源性稳定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并促进导致了生理性弧度方面改变,最终出现反弓或者是肩部疼痛等情况,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6]。因此,作者认为治疗颈型颈椎病时可结合一下几个方向以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包括:调整走路的姿势;注意劳逸方面结合;加强日常运动;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有效的调节;及时来院进行体检及治疗等。

传统医学观点则指出,颈椎病属于“眩晕”范畴,其根本病机主要与肾精虚亏有关,肝肾虚亏不足,可致髓海失充,肝阳上亢,寒湿阻塞,经络闭阻,并可最终引起脑窍血气不足,患者眩晕头痛。与此同时,中医学观点还指出,肾精虚亏在导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的同时,还可引起脾胃虚弱,导致机体气血华运障碍,健运失司,水湿内停,积聚成痰,清阳不升,痰浊中阻,浊阴不降,气血两虚而脑失所养,遂法眩晕。“肝主筋,肾主骨”,肝肾虚亏,可致风寒湿邪,筋骨失司,经脉不通,血运失衡,髓海失养,因此中医治疗颈椎病多主张以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为治疗目的。

3 颈型颈椎病的针灸治疗进展

3.1 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是常见的颈椎病手法治疗手段之一,通常也是临床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在准确判断患者病变椎体的前提下,有效的针刺治疗能帮助恢复病变椎体的解剖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重建机体的脊柱平衡,对于解除移位椎体对神经根以及椎动脉的压迫,以及改善局部壓迫引起的血运不足以及炎症水肿情况,均具有重要意义[7]。有学者选穴三阴交、阳池、中渚、血海等进行多穴快刺治疗,快进快出,随访结果显示,针刺治疗不仅能帮助纠正病变部位的上下关节突位置,恢复椎间盘的正常对合关系,同时还可帮助缓解治疗后短时间内的疼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

3.2 灸法治疗

通过针灸治疗颈椎病能够发挥舒通络、消炎止痛的功效,同时还能够促进缓解肌肉痉挛的情况,在进行针灸治疗的时候能够有效的促进并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代谢,同时有效的促进增强局部营养供应的情况,有效的帮助患者对局部炎症的吸收,从而更好的消除存在的水肿,在缓解疼痛方面能够发挥突出的优势[9]。另有研究显示,艾灸治疗能在缓解患者颈椎肌群紧张状态的基础上,有效减轻病变组织周围的炎性病变情况,促进局部组织的血运恢复,帮助消除移位椎体压迫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及髓海失调表现[10]。与此同时,艾灸治疗通过对患者穴位进行针刺刺激以及热刺激,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血液流速的改善,帮助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同时还有利于帮助患者方式颈部肌群,联合中医正骨治疗,可共奏温阳散寒,行气活血之效[11]。

3.3 联合治疗

有研究报道指出,在实施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期间配合给予手法治疗或者是牵引方面的治疗能够通过促进增加椎间的空隙,从而保证已经出现紊乱的关节能够得到规整,进一步的对骨赘以及神经及血管等相应位置进行改善,从而充分发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功效,也能够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以及目的[12]。另外,结合以往研究资料我们发现,在治疗颈型颈椎病时能够通过使用耳针的治疗从而发挥镇痛的作用,通过将耳针颈椎区以及体针风池、合谷以及颈夹脊等穴位相互结合,以达到并发挥治疗目的,帮助促进改善颈部疼痛、酸脹以及不适感等问题,在根本上发挥突出的临床作用效果。也可通过利用温针灸中的靳氏颈三针对颈椎病进行有效的治疗,此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快速有效的解除颈部疼痛的情况,还能够在根本上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此外,在采用针灸治疗时,可通过利用关刺刺筋的方法帮助促进放松患者的肌肉,同时还能够通过对刺骨进行针刺,直达病灶从而发挥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发挥最高的效果。

4 小 结

采用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通常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主要作用在于能够通过促进局部肌肉松懈,扫除存在的肌肉痉挛的情况,有效的帮助接触软组织异常的情况,并在帮助放松肌肉的前提下通过给予牵引治疗或者是正骨的方法治疗来促进增加骨关节的间隙,从而有效的促进调节生理曲度,达到减轻压迫的目的。目前结合以往研究资料我们发现,在治疗颈型颈椎病时,使用针灸治疗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容易被患者接受与认可。但在治疗期间我们需要对两个问题引起重视,第一个问题是通过针刺穴位治疗,将取穴首先作为治疗的重点,通常以颈夹脊作为最重要的配穴,针刺该穴位能够减少复发率。第二个问题是对于颈型颈椎病治疗标准尚未更新,但关于影像学或者实验室等相关指标不足,在对疗效进行评价时可见生活、感觉及疼痛等主观症状,对于颈椎弧度及周围软组织等相关客观症状的标准较少,这就使得部分患者在评价疗效时带来一定的苦难。综上所述,采用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通常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同时需要在一个水平面上找到新的疗效进行评价,更好的便于临床治疗及应用,保证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陆瘦燕,朱汝功.陆瘦燕朱汝功论刺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75-176.

[2]郭长青,刘福水,钟鼎文,等.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颈椎X线影像学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3,8(12):1483-1486.

[3]李天发.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2):1075-1076.

[4]郭新春.小针刀辅助颈椎间孔与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120例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2):381.

[5]刘美君.温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1):138-141.

[6]陆遥,郑健刚.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28例[J].中医杂志,2010,51(1):55-56.

[7]袁春艳.椎动脉型颈椎病(CSA)针刺推拿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3):377-378.

[8]李民.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1):13-14.

本文编辑:李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