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能防“井喷”吗?

金文泉

中国科普作协会员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卫生部长陈竺院士的警示

2010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一份报告发出警示:慢(性)病在中国已进入高增长状态!慢病主要指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与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类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对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因慢病主要危及人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会影响人们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加之因病程长而医疗费用极为昂贵,大大增加了社会与家庭的经济负担。

新近,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在“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暨中国健康促进联盟成立大会”上,认为世界银行报告的中国慢病数字远远落后于中国实际情况,必须用“井喷”两个字来指述中国慢病所面临的严峻的态势!

陈部长指出,应对慢病井喷的态势,关键在于采取全民慢病防治的一系列措施与防控工作。

劳苦功高的心脏

人一生中心脏跳动从无休止。医学上把每分钟心跳数称为心率,人一生中心率变化无常,如以每分钟70次来计算,每天跳动100 800次。如以人活80岁计,一生中心跳次数达30亿次,这真是一个天文数字。

心脏每次跳动,搏出约70~80毫升血,仅仅一小杯而已,但以一天计,则有8 000~12 000升,是人体重的百倍以上!

一位80岁老人一生中心脏搏出血液总量则有20多万吨之巨!

心脏是一个“无私”的器官,它每分钟供应全身5~7升血液,而自身只取用0.25~0.3升血液,只占总量的5%左右。心脏完成如此繁重的工作,仅靠主动脉根部左右两根纤细的冠状动脉供血而已。

正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纤细,心脏原本供血量不多,所以一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会造成管腔狭窄;一旦冠状动脉造成了堵塞,就会引起心绞痛,甚至猝死!

所以对于心脏,我们应当倍加保护与珍爱!

慢病中的头号杀手——冠心病

冠心病的发生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患者从青少年时即开始有血管壁的脂肪条纹形成,至40岁左右,病变的血管明显变窄,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并可能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硬化等。

冠心病的罪魁祸首是血管炎症

冠心病的基本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罪魁祸首是血管炎症。引起血管炎症的原因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以及氧自由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被自由基氧化后,进入血管内皮下层,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塞满了低密度脂蛋白后,变成脂质细胞,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并不断发展,不断加重,最终导致供血不足,引发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冠状动脉阻塞不到75%时,人体没有症状,只能在体格检查时从心电图异常中发现。当发展为心绞痛时,重者出冷汗、面色苍白,常迫使患者停止活动。此症状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亚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当出现心肌梗死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较重,常有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及濒死感,持续时间可数小时或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休克及心律失常。

冠心病分为五型

冠心病的不同临床表现程度可根据将冠心病分为以下五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虽无症状,但是心电图显示有心肌缺血。

心绞痛: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心肌梗死:由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

缺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心肌缺血而引起。

猝死: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

导致冠心病发生的十大危险因素

以下十大危险因素你占有几项?如同时占有多项,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就越大,应当注意预防!

1.吸烟;

2.高血压;

3.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5.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患者体内脂肪沉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而开始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

6.糖尿病;

7.缺乏运动锻炼;

8.遗传基因(家族里有心血管疾病病史);

9.男性(45岁以后);

10.妇女绝经期后。

对冠心病病人的饮食建议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谷类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占重量的75%~80%,而脂肪含量仅1%左右,还含有矿物质、B族维生素、低聚糖和膳食纤维。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摄入膳食纤维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膳食纤维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聚糖属于膳食纤维,对冠心病人健康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包括促进益生菌生长、调节血脂和脂蛋白、促进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等。可溶性膳食纤维比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作用更强,前者主要存在于大麦、燕麦、豆类和水果中。

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还可以避免摄入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脂肪,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多吃粗粮,粗细搭配,粗粮中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要高得多。少食甜点、糖果、冰淇淋、巧克力、蜂蜜等甜食。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水果中含大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每日摄入400~500克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的危险。增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绿叶蔬菜、水果、豆类等食品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十字花科的蔬菜、绿叶蔬菜、柠檬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蔬菜,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最明显。

蔬菜、水果和薯类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不提供能量,再加上有保留水分的作用,可使摄入食物总能量减少。纤维素还能使胃排空时间延长,小肠蠕动增加,使食物在小肠中停留时间缩短,从而减少能量吸收。由于有些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木质素能与胆固醇结合,使胆固醇的排出量增加。纤维素还能与胆汁盐结合,使脂肪吸收减少,加强体内胆固醇胆汁的活动,血脂及血清胆固醇水平因而降低。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冠心病患者要常吃奶类,且以脱脂奶为宜。

大豆蛋白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精氨酸等,大豆制品具有降低血清脂蛋白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实验表明,增加大豆蛋白摄入量可降低血液胆固醇的含量,大豆蛋白中精氨酸含量高,增加精氨酸摄入量可使脂肪合成受抑制而导致血清胆固醇降低。每天摄入25克以上含有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尤其对高胆固醇血症者有益。

适量摄入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煎炸食品

不摄入反式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要低于总能量的10%,在此范围内尤其要控制肉豆蔻酸、棕榈酸的摄入。少用氢化植物油脂,以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因反式脂肪酸会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其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比饱和脂肪酸更强,因而反式脂肪酸要低于总能量的1%。

不吃肥肉 膳食中总脂肪的摄入量一般不超过总能量30%。烹调菜肴时尽量不用猪油、黄油等含有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多用芝麻油、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总之,降低膳食中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控制总脂肪和总能量的摄入,有利于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每天摄入1枚鸡蛋不会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

常吃富含抗氧化的食物 试验表明,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因而被认为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维生素E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或延缓其病理进展的作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维生素E的摄入量与冠心病的危险性呈负相关。

维生素C可保护心脏,对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有保护作用。

β-胡萝卜素的摄入量与冠心病呈显著负相关。补充β-胡萝卜素,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也未显示任何不良作用。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应当限制钠的摄入量以降低冠心病的危险。目前的研究表明,钠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4克,有助于降低血压且不会产生副作用。

适量吃坚果 核桃、杏仁、花生等坚果中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坚果还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适度饮酒 适度饮酒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可引起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降低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但是长期大量饮酒(每天超过60毫升酒精)会增加总死亡率和各种类型脑卒中的危险性。

适量饮茶 茶和咖啡是人类膳食中抗氧化物质的主要来源,其黄酮类、多酚类、绿原酸等含量比蔬菜水果高出数倍。

冠心病人七忌

(一)忌生气、发怒和情绪激动

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时,中枢神经发生应激反应,使小动脉血管剧烈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使冠状动脉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乃至心肌梗死。

(二)忌超负荷运动

运动应量力而行,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需要300毫升左右的血液供应;强体力活动时,心肌每分钟需要的最大血量达2 000毫升左右,超负荷的运动量极易导致心血管急剧缺血、缺氧,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三)忌脱水

中老年人有渴了想喝水的感觉时,已造成不同程度的“脱水”。血黏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阻塞,立即引起心肌梗死。

(四)忌缺氧

冠心病患者因吸氧量不足,易出现胸闷等症状,此时应立刻缓慢地做深呼吸。家中应备有氧气瓶,往往吸氧几分钟,便可缓解心绞痛,减少心肌细胞的死亡。

(五)忌严寒也忌炎热

严寒季节可引起冠心病患者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在炎热的夏季,人体血液循环量大幅度增多,心跳加快,加重心脏的额外负担,也易诱发心绞痛。

(六)忌烟酒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尼古丁可使血液黏稠,很容易引起血液凝固,因而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常饮烈性酒,可因酒精中毒导致心脏病和高脂血症。酒精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多,加重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患者应禁饮烈性酒,但可少量喝红葡萄酒或黑啤酒。

(七)忌过饱

过饱时消化道供血量会增加,引起心肌缺血,还可以直接压迫心脏,加重心脏负担。暴饮暴食更容易诱发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