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未就业大学生群体引发的社会心理效应及对策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未就业大学生呈现出狂飙化发展态势。未就业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存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心理效应。在对未就业大学生的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所引发的社会心理危机,最后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未就业大学生;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0 — 0153 — 02

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高校毕业生有699万,就业率是90%,由此可知未就业的大学生有70万左右,这个庞大的数据考验着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大量的未就业大学生的存在,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心理效应,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心理危机,严重制约着社会的良性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笔者尝试对未就业大学生群体引发的社会心理效应进行透视,以期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未就业大学生的表现及其原因

大体上来说,未就业大学生群体主要包括复习考研者,非政府部门、国企等编制单位不去者,好高骛远、志大才疏者,以及就业有困难者。究其原因,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一是应届大学生所固有的“天子骄子”的刻板印象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十分高。面对着现代社会较差的就业局面,部分大学生依然无法接受降低就业期望的社会现实,于是就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被剩了下来;二是自身核心就业力不够。主要由四项能力构成:即基本工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与寻找职业能力〔1〕,这些能力主要可通过大学期间的课程教学、社会实践以及技能培训所获得。大学扩招以来,其准入门槛一再降低,导致大学生的质量一再降低,加上部分毕业生由于在大学期间没有合理的职业规划,导致自身的核心就业竞争力不够,自然是“毕业就失业”。

2.高校。主要有两方面不合理的因素:一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我国的高等教育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从整个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置上看,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高校,多数在专业设置上仍末能摆脱‘短、平、快’的方向选择。这不可避免地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不相适应、不相互动,使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逐年增加。”〔2〕二是就业指导不够成熟,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不太到位,导致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就业观,这些也构成了未就业大学生逐年增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社会方面。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体制性因素导致的社会流动不畅,阻碍了大学生就业渠道的畅通。虽然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并未取得实质的成效。户籍制度以及社保依然是制约大学生进入大城市的一个主要的体制性障碍。在这样的社会境遇下,有着浓厚编制和大城市情结的大学生便被制度性地实业;二是用人单位方面不切实际地招聘高学历人才。部分就业单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盲目跟风,不切实际地招聘高学历人才,将学历与能力相等同。此外,在招聘的过程中设置许多条条框框,如果有些单位明确表明只招聘有经验的大学生,个别企业甚至设置歧视女性的条款!

二、未就业大学生引发的社会心理效应

未就业大学生的大规模出现,使得人们的原有心理预期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经过十分发达的现代媒体的大肆渲染,必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心理效应甚至危机。

1. 导致家庭的自卑与压抑及消费心理的改变。大学生长期处于待业状态,引发一定的心理问题是难免的,常见的有自卑、压抑、焦虑、抑郁,甚至强烈的自我挫败感。未就业大学生的这种异常的心理状态首先影响到的必然是家庭,尤其对农村家庭影响更甚,处于熟人或半熟人社会的农村,有未就业大学生的村民家庭必然会受到村民的“指指点点”,甚至嘲笑,在这样的社会境遇下,家庭感受到的必然是极度的自卑与强烈的压抑感。

未就业大学生规模的日益膨胀将直接影响到家庭的教育消费投资心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庭的心愿,这样的心理状态也决定着每个家庭的教育消费与投资,在选择教育消费与投资时,“除了看重高等教育的经济回报外,人们更可能看重的是通过教育获得社会流动的机会”〔3〕。这使得每个家庭对“毕业即失业”的这种社会状况承受能力极差。这容易导致两种极端的教育投资消费心理:对于富裕的家庭而言,会促使他们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带来的结果是教育的过度投入与资源浪费;相反,对于贫困的家庭而言,可能放弃教育投入,而已经产生未就业大学生的群体可能产生极端的反社会的心理与行为。

2. 可能诱发新一轮的“知识无用论”。未就业大学生群体的长期存在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日益叩击着社会大众脆弱的心灵,极易引发新一轮的“知识无用论”。社会大众对大学生固有“天子骄子”的刻板印象使得人们对大学生的就业给予了极高的期望,尤其是当今社会上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预期,一旦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期待与当前的社会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时,他们可能会把这种结果归因于高等教育的无能,上升为“知识的无用”。一旦“知识无用论”这中认识蔓延开来,成为社会大众的刻板印象,这种社会心理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3. 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公正感的加剧。自古至今,教育都承载着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当代社会,更是社会底层群体改变其不利社会地位的主要通道。而在未就业大学生大规模存在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容易导致社会的不公正感,富裕的社会阶层的理性选择是通过加大教育投入以增加孩子流动到上层社会的机会,而贫困家庭可能采取相反的极端的选择,放弃接受高等教育以免血本无归。这样的后果是直接导致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加剧和社会的不公正感!此外,部分大学生是由于考公务员或者国企而未能成功就业,人们的刻板印象是考体制性的单位一般是需要社会关系的,这就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未就业大学生的产生是由于没有过硬的社会关系所致,容易引发大众对社会公正的怀疑,甚至造成仇视社会的普遍心理。

4. 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引发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大学生是现代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未就业大学生的大量存在,更是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更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未就业大学生处在社会管理的真空地带,生计奔波的边缘地带,社会援助的空白地带以及事业发展的迷茫地带,这样的一群人,极易出现抑郁、焦虑、仇视社会等心理问题,当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累积到一定程度,必然通过社会冲突或者暴力等方式释放出来,最严重的后果是引发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威胁社会的良性发展与加剧社会的不安全感!

三、促进未就业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与建议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坚持构建以家庭为基础、大学为主要就业平台、以国家为后盾、以社会为保障的就业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未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缓解其所引发的的社会心理危机:

1.高校方面。高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面对未来的就业,大学生心中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不可避免地有很高的就业预期,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在思想教育方面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理性引导,引导他们树立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就业观,与社会现实相符合的职业规划。二是高校应该开设一定的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使大学生学会如何调节心理、如何拥有健全的人格,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的挑战。三是高校应找准自身定位,努力实现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教育改革。许多高校对自身定位不明确,是培养科研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应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规划。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该以市场需求和自身定位为导向,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优秀大学生。

2. 家庭方面。面对未就业大学生的出现,家庭应该理性地看待,摈弃情绪化的不良心理表现,通过情感疏通的作用来增强家庭每个成员对未就业的包容和理解。未就业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一定的知识,并且具有较高的社会优越感的一群人,如果长期待业,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极容易产生不良的社会情绪,行动容易激进,甚至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仇视社会的心态,国外已经发生多起未就业大学生引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对未就业大学生自身来说,个别人可能由于强烈的自我挫折感走上绝路,这对家庭是个沉重的打击。所以,家庭应该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支持方面的优势,对未就业大学生进行疏导,从而得到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促进其重拾信心,实现其成功就业的目的。

3. 国家方面。国家应该加强就业立法,从法律和规章制度方面保障未就业大学生充分就业。未就业大学生群体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北上广”等大城市分布尤为密集,该群体处于社会管理的真空地带,缺乏必要的生活保障,是的社会“弱势群体”。此外,他们相似的命运与生活体验,他们潜在的破坏性能量决定了他们相对于下岗职工、农民工更容易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危机。因此,国家应制定必要的法律与规章制度,发挥国家统揽全局的优势,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未就业大学生就业。面国家应该打破社会流动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打破阻碍社会流动的区域限制、身份限制、行业限制等先赋性的制度隔障,通过政策和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后致性因素占主要地位的社会流动机制,鼓励每个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和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就业的人才市场。

4.社会方面。未就业大学生的大规模出现,已经成为引起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重要热点问题,对于未就业大学生问题,社会各方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承担起各方应有的社会责任,群策群力,将未就业大学生问题化解于无形。首先,媒体应该承担起自身应有的责任,切不可为了赚取社会大众的眼球,动辄以“最难就业年”来哗众取宠,制造轰动的社会心理效应。当然不可否认,未就业大学生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与热议,媒体功不可没,但是在宣传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其次,社会应当积极对家庭的教育消费与投资心理进行引导,每个家庭对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与消费应该量力而行,坚决摒弃“从众”的不良消费心理。再次,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能力第一的原则,去除盲目追求高学历的非理性行为。此外,在招聘的过程中要坚决杜绝性别歧视、专业歧视。最后,社会应该理性和宽容地看到未就业大学生群体,为未就业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 考 文 献〕

〔1〕王再军.新形势下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2〕陈成文、胡桂英.择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8,(01).

〔3〕周鑫.试论知识失业引发的社会心理效应及其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