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先期研究

摘 要: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评价是基于促进学生“学业增值”的绩效管理评价,由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个部分组成,变“被评价”为“要评价”。在实现学生“学业增值”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制定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高校教师;先期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2-0037-02

当教师们为应对学生缺课、替课和课堂中的消极表现而“发明”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手段”时,有些学校开始制定“手机带入课堂就视为违纪”的史上最严课堂管理,当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主体,而不得不成为课堂管理第一责任人的时候,人们不得不问:今天的大学生已经回到了学龄前阶段了吗?新的点名方式带来了更高的到课率,留住了学生的身,如何激发学生爱学习的“心”更值得深思,教学有效的本质仍然应当是内容的有效,教学方法只是手段,绝对不能成为目的,方法的“有趣”绝对不能成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目前,学术界对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维度结构的探讨缺乏定量分析。我们正在进行《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旨在適应新形势下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业增值”的需求,为从制度层面保障和促进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从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构建新的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基于“绩效管理”的评价制度。《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可以在地方本科及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中使用。明确“怎样的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促进高校教师提升教学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使一批“杰出”教师能够通过“评价”被发现,从而突出出来。实现在促进学生“学业增值”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国外先期相关研究

马什在《学生对大学教学的评价:多维视角》中针对学生感知教学质量和教学质量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高度集中的描述是学习价值感、教学热情、组织清晰度、课堂互动、人际和谐、知识涉及面、考核回馈以及作业阅读,由此提出学生评价教育质量的 8 个指标,体现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在意的经验有用性、关系民主性、学业增进性和过程自主性。

米靖详细梳理了从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到弗莱雷(Paulo Freire)的“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强调“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我的存在一定是因为有“你”的存在,是我和你的共同存在。没有学生就不会有“教师”,所以教师的存在一定是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的。师生关系就是课堂中“我”与“你”之间的“相遇”,是“关系”的生成和“经验”的生成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沉浸在自己的教学世界中,必须清楚课堂不是教师一言堂,而是基于师生对话的课程生成过程。听不到学生声音的课堂不会是有效的课堂,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批判了教育中将知识作为具体化的和静态所有物的观念,指出正是这种观念致使教育成为“存储行为”,即将知识和真理“储存”进学习者的头脑中,形成了“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的观念。有效的教学一定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开端,以理解教材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教学。

二、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教学有效性理论研究的中心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所,以钟启泉、崔允漷、张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新进的研究者们对教学有效性问题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一)关于高校教学有效性的观念和内涵研究

裴森森在《不同教育观念下的大学教师教学有效性研究》中从客体论和主体论的视角分析了个体的成长并不等于对现有世界的全盘接受,教育客体论指导下的教学短期内虽然会取得一定效果,但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能力无法得到培养,最终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障碍。鲁武霞、邹成效在《高校有效教学的内涵特性及模型建构》中指出有效教学的目标维度应是以“教学相长”为指向的文化实践活动,这一活动是基于各种策略选择的跨学科生成活动。在这中间,基于跨学科视野和师生对话情境的、预设与生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一不可,教师单向度的“传道、授业、解惑”活动被师生双向的文化生成所取代,高校教学担负着学生智慧成长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责任,需要教学方法策略和学习方法策略的支持,在第三方检测评价中,师生双方都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能及时得知教学、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使教与学走向有效。

(二)关于有效教学本质的讨论

张典兵在《高校有效教学的本质内涵与实践路向》中提到“有效教学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操作性问题,而且更是一个‘价值’层面的支配性问题”,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要触及并彰显其价值追求,一定要把教学功能的发挥放在学生成长活动的背景上加以考察,要把学生的成长活动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它应当是“最优化或恰到好处,而不应该是最大化和越多越好”。

(三)关于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的特征研究

姚利民在《论有效教学的特征》中,强调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饱满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高效地利用时间、激励了学生的学习。魏红、申继亮在《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中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表达清楚;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教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教师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王晓茜、郝世文在《大学教师有效教学:原则、特征和举措》中指出,有效的大学教师特征应该从四个方面来体现:教学技能、知识准备、个性特点、与学生的关系。

(四)关于提升高校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宋秋前在《高校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中提出,要科学认识现代高校的教学价值,确立整体有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的统一;构建多维互动的创新性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朱秀英在《大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分析》中强调,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建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课堂氛围;形成师生心理相通的课堂管理模式;增设多维互动的教学与学习环节;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此外,教育学研究生们积极投入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他们采取问卷的形式,华中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等学校的研究生对此做了相关的研究。

三、教学有效性的院校研究思路

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一定要在“识别学生”的前提下进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目标不同,教学有效性的“学业增值”意义也不会相同,为此,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应当是在院校研究的层面进行。

(一)明确改革目标,拟定关键问题

明确“怎样的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促进高校教师提升教学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使一批“杰出”教师能够通过“评价”被发现,从而突出出来。实现在促进学生“学业增值”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来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先前关注的重点是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贡献力,这一关注点引发了OECD对中国教师教学的“三低”评价,即没有提升学生的“学习内控力”、“信息交流能力”和“个人发展规划的能力”。当我们还在想各种具体办法与手机“争学生”的时候,却没有发现真正抢走学生的不是“手机”而是学生虚弱的“学习内控力”。只有能够提升“三力”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这也正是本课题拟解決的关键问题所在。

(二)明确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挖掘影响大学生学业满意度的“教学因素”,对基于学生体验的教师教学行为、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学生诉求进行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影响学生学业满意度的“教学因素”的剖析是研究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学因素包括教师的教、课程的难度和教学环境的适应性等。

第二,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的现代精髓。有些课堂讲授法成为了唯一的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无法实施。学生群体太大,无法确保讨论和参与情况,部分地方院校生源起点较低,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不是对“三中心论”的全盘否定,而是批判地继承,试图挖掘其现实中的精髓,提升教学有效性。

第三,确定“有效教学”的描述性定义及“优质课堂”的评价标准,制定《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激励教师从事有效教学。分阶段进行落实:第一阶段“听课”,通过对学校不同年龄层次和教学资质教师课堂教学表现的一线考察,描述教师教学的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对教师寓教育于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师创课堂”与“法定课程”的包容关系和程度,对教师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内控力”、“信息交流能力”和“个人发展规划的能力”的有效性进行判断。第二阶段“走访”,学院走访、教师座谈,交流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及对学校现行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意见回访。第三阶段“形成制度”,借鉴国内外高校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量表)》,在部分教师和学生中施测,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考察。

第四,从提升大学生“新三力”的角度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有效性”。转变把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贡献力作为标准的教师评价体系,重视OECD倡导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内控力”、“信息交流能力”和“个人发展规划的能力”。变“终结性教师教学评价”为“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淡化评价的“标签化”,在不伤害教师感情的前提下,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帮助教师循着指标体系的要求不断进步。适应基于“学习体验”的教学有效性探索,对当前各校使用的“评教”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修订,以促进学生“学业增值”和“教师专业发展”,使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更高。

参考文献:

[1]裴森森,杨军.不同教育观念下的大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J].中国成人教育,2011,(5).

[2]魏红,申继亮.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J].西南 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3]朱秀英,高国武,范琳.大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分析 [J].当代教育科学,2013,(17).

[4]米靖.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J].课程·教材·教 法,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