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摘 要: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在高校中的缩影。新形势下,某些消极的因素影响到了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健康发展,对构建和谐校园十分不利。辅导员须转变传统观念,正确应对师生关系的新变化,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和谐 师生关系

一、构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提出背景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高校各项工作都应围绕和谐校园的构建来进行。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是高校师生关系中最亲密的一种,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高校自1953年率先在清华大学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以来,一直把高校学生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直接教育者和管理者。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所从事的工作不是以教学为主,而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工作的重心是引导大学生成长,具体内容包括:学业监督、心理关注、思想教育、行为管理,等等。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再一次重申了高校辅导员建设的重要性,使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更加明确——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但是,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所占据,导致很多学生把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群体,他们眼中的辅导员不是教授专业知识,和思想的引领者似乎也并不相关,只是学生事务的救火队员,甚至有学生戏称辅导员是“学生保姆”。尽管这样的说法有些片面,但是也从一定层面反映了目前辅导员角色未被正确认同的尴尬之处。因此,当前思考如何构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二、辅导员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和”在于不同事物之间的互相平衡、互相协调,而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因此,孔子在人伦关系中表述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配合适当的意思,即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这是一个定性的评价标准,它标志着诸多因素均衡、稳定、有序,包含着对立因素折中、协调的多样统一。基于对传统和谐思想的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辅导员与学生的构建也必将经历一个从矛盾到和谐的过程。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具有多样性的师生彼此认同、团结、协调、共同进步的一种人际关系状态。

和谐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学生和辅导员同作为“人”,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二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师生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性情和灵魂可以共同提升。

(一)以人为本,热爱学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

辅导员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是使学生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教育学家孙敬修说过,“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育好”。辅导员应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这是调整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只有热爱学生,辅导员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才有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愿望,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用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实施个性化的教育。热情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学生,真心诚意地尊重学生,影响和感染学生的精神世界。实际上热爱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许多优秀辅导员就是在对学生的热爱中,逐步走进学生心灵的,学生体会到这一点,相应地会受到鼓舞,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工作的开展。辅导员应坚持“以人为本,热爱学生”的教育理念,但要说明的是,以人为本绝不是盲目的爱,对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要加以引导和遏止。

(二)尊重学生是与学生互相交流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谈到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位于第四层,是指“社会中的人有着这样一种愿望和需要,即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1]。马斯洛尊重的需要包括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两种,“内部尊重是希望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得到自我尊重,产生自足、胜任、独立、自信。外部尊重是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由此产生地位、威望和信赖等”。[2]因此,尊重是由自尊和尊人两方面构成的。“就教师代表社会成年的一代向新生一代的发展施加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师生间的交往是一种代际交往”。[3]受我国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我国历来主张要“尊师爱生”,即学生要尊敬、尊重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但现在看来,这种关系并不是一种对等的人际交往关系,而且,在此种关系下,学生处于被爱惜并保护的境地,以弱小者的姿态出现,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尊重的需要的满足程度都是很不够的。因此,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承认师生交往中人格的平等,要彼此尊重对方在交往中所表现的独特的思想和行为,要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尊重和包容这些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追求同一性的教育活动中发展多样性,才能培养师生健康的交往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尊重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善意肯定态度,它一方面表现为对达到一定价值标准的学生给予充分的承认与肯定,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学生的意愿、要求、意见给予充分的重视;更深层次的要求则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尊重学生最基本的或最起码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体现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边边角角,尊重学生,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当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辅导员对其进行帮助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要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呵斥学生,刺伤学生的自尊心。第二,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当然,信任并非放纵,要恰当地把握好尺度。第三,要善于自我克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举动,常常是由学生的某种非礼行为引起、在盛怒中发生的,在任何情况下,辅导员都要沉着冷静,对待经常犯错的学生,要用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循循善诱地帮助他们去克服缺点,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

(三)有效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由之路。

研究表明因人际冲突造成的不良人际关系,很大程度是沟通不良导致的。沟通是指“把信息按可以理解的方式从一方传递给另一方,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之方式”,沟通可以“增进互相了解,有效判断自己现时的行为活动状况,从而进行行为协调”,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由于沟通不仅仅是进行信息的传递,传递的信息还必须被理解,否则,会产生沟通不良的现象,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了解和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并将这些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师生间的沟通取得最大的效果。

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互相交流,这是全方位、多侧面、多功能、多渠道的,其中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交流,既有品德风范的交流,又有性格或个性的交流。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交流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有效方法,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辅导员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不断地引导学生和激励学生。

在进行交流时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交流主体的作用。师生间的交流虽然始终是一种双向交流,但辅导员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这一交流的主体,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把学生看成有多方面需要的有主观能动性的对象,以平等的身份和满腔的热情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包括思想心理的交流、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交流。

第二,重视师生间非正式人际沟通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拓展师生交流的渠道。师生间人际沟通可以分为正式的人际沟通(通过组织正式安排的信息沟通渠道进行的人际沟通如课堂教学、课外集体活动等)和非正式的人际沟通(人际沟通不是通过组织正式安排的沟通渠道进行的,而是私下进行的沟通,如家访、师生个别交谈等)。从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加大、师生非正式场合接触减少,当前师生间的人际沟通以正式沟通为主,而正式沟通中又以课堂沟通为主,受课堂时间、师生交往次数等因素的影响,师生间人际沟通的质量不容乐观。针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以为,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必须充分重视师生间非正式的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沟通的有效性。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拓展师生交流的渠道,使之多样化,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个别交往。总的来看,在课堂教学场景中,师生间单独交往的机会和时间是非常少的,而且受课堂氛围的影响,师生在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种社会角色的交往,不仅地位不平等,而且常常带有履行义务的味道,缺乏深度和广度,不能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因此,课后师生在很大程度上去掉了社会角色后,在平等基础上进行个别交往,可以促进师生间的沟通,加深相互了解。二是搭建平台。在面对面交往的同时,电子技术也为师生人际交往机会的增加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搭建师生交往的电子平台,开通QQ群,师生以一种或虚拟或真实的身份进行自由的交流,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另外,网络聊天因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对于解决师生间的困惑也大有益处,对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充分突出心理咨询功能。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剧,在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压力下,学生可能会有心理上的困扰,辅导员就要充当心理咨询员的角色,耐心询问,积极疏导,以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心理学知识化解学生心中的矛盾,解决其在性格养成、人生态度、学习困扰、生活烦恼等方面的问题,主动自觉地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断激励学生保持上进的信心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四)增强关系中矛盾的察觉力,让冲突成为交流、教育的契机。

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依存的另一面——对立是客观存在的,双方的相安无事并不利于辅导员对学生教育的开展。学生的思想改变、价值建设需要有不同文化特别是成熟文化的熏染,柔风细雨不能带来强烈的震撼,可能也难以达到思想的明晰和提高。相反,冲突的发生往往是矛盾的表象化,也使观念的差异显性化,观念的碰撞总会产生火花,让冲突合理地发生,通过及时的沟通交流得到有效的解决,减少冲突的消极因素,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效果。

(五)师生交流中把握好相互之间的距离是促进师生良好关系的关键。

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距离。辅导员和学生是高校中的两个个体,辅导员在高校中扮演着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和生活中的益友的角色,学生则是一个在方方面面都需要学习的主动学习者的角色。角色的迥然不同,必然会在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

辅导员做到亲密有“间”是把握好师生距离的关键。辅导员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要把握好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到亲密有“间”。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辅导员不能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要“零”距离接触学生,到学生中去,这样才能贴近学生,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需求。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会像“催化剂”一样促进良好关系的形成,但是辅导员也不能把这种“零”距离理解成为无距离。《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中第八条就要求教师不要和学生过分地亲密,但态度要友好,记住自己的目的是尊敬,而不是过于随便。这就告诫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要做到亲密有“间”,不能完全把自己教师的职业身份抛到一边,也不能一味为了与学生搞好关系,与学生打成一片,称兄道弟,时间一长,也会被学生发现你在某方面的欠缺,最终使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威信和尊严随之受到影响,学生会对你的教育管理工作由主动变被动、由支持到反对。可见亲密有“间”、适度把握好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是促进辅导员与学生良好关系构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30.

[2]丁志强.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109.

[3]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66.

安徽理工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