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血液制品质量和安全的因素及对策


  摘 要:血液制品是由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备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细胞有形成分,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天然或重组的)等,用于治疗和被动免疫预防[1]。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输血行业的不断发展,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调查与分析影响血液制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应从血液采集与成分制备、血液储存与运输、临床使用等具体环节着手,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建立相关环节质量管理体系并深入贯彻执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血资源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关键词:血液制品;质量控制;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1 血液采集
  1.1 经原料血传播的病原体
  因血液制品所用原料为人的血浆,因此难免有传播血源性病毒的可能性。目前已知和新发现的病原体包括细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微小B19病毒等共计16种,其中HCV90%是经输血传播[2]。近年来核酸检测(NAT)技术的应用使我国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HCV、HIV检测“窗口期”从原来70、22d,分别缩短到14、12d,但仍存在“窗口期”隐患[3]。同时无菌静脉穿刺技术和无菌密闭采血袋的发展,也极大地降低了细菌污染的发生率,但仍有细菌污染所导致的严重或死亡的病例报告。
  1.2 预防措施
  1.2.1 献血者筛选。血液制品污染可能途径包括献血者为菌血症、采血过程、血液生产加工过程等。因此加强对献血者的健康咨询和体检,对于体温高于37.5℃、患有与血液制品污染有关的活动性皮肤溃疡、骨髓炎和其他感染的献血者应禁止其献血。
  1.2.2 优化皮肤消毒。污染血液的细菌可能是正常的皮肤微生物,在静脉穿刺时随血液进入血袋,故对皮肤的消毒至关重要。研究证实用2%碘酊消毒后,70%异丙醇擦洗的两步法,使细菌计数降低了99.79%[4]。应避免选择瘢痕或凹陷的静脉穿刺部位,因该处皮肤隐藏细菌更多。
  1.2.3 去除最初采集的血液。表面消毒不可能完全消除与静脉穿刺相关的细菌污染,且静脉穿刺时采血针中可能含有少许组织碎片,其会随血液进入血袋,因此去除最初采集的几毫升血液,可降低与静脉穿刺相关的细菌污染。
  1.2.4 改进检测技术。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经血液传染疾病的风险愈来愈低。如采用ELISA筛查试剂,其对HIV检出“窗口期”较前代平均缩短4~7d[5]。自动化仪器的运用可避免人为操作的偏差或错误,使检测结果更准确、客观和标准化,同时可减少人力、节约试剂,提高检测效率。
  2 成分制备
  2.1 污染原因
  2.1.1 环境设备条件及操作不当。成分制备的环境如不定期清洁、消毒,将增加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成分分离的设备,尤其是低温离心机、血浆融化箱及储存冰箱等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确保血液制备和保存质量具有关键性影响作用。另外,成分制备时操作人员对血袋过度揉捏、离心机转速及时间设定不当,或血液存放温度监控不到位等因素均可造成红细胞不同程度破裂而致溶血,从而影响血液制品质量甚至造成血资源的浪费。
  2.1.2 病毒去除/灭活技术局限。为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根据相关指导原则,其生产工艺应具有一定的去除/灭活部分病毒的能力。目前国内血液制品企业普遍采用的病毒灭活方法包括巴氏消毒法、S/D法、低pH值孵放法等;而辛酸灭活法被少量应用与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制品[6]。然而上述方法均存在相应缺陷,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保证血液制品绝对无传播病毒的危险。
  在病毒去除方面,常采用膜过滤法,但由于受制品黏度和病毒直径的制约,该法应用范围有限。目前血浆蛋白分离方法多采用传统低温乙醇法与现代层析技术(包括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相结合,尽管层析本身具有去除病毒作用,但不同类型层析色谱去除病毒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且缓冲液的电导率和种类对病毒去除效果也有较大影响。
  2.2 预防措施
  2.2.1 环境设备条件及人员
  建立血液制备环境卫生与消毒及温湿度控制的具体操作规程并做好相应记录,工作区空气、物品、地面定期进行有效消毒,以防止制备过程中交叉感染。建立设备档案,对所有设备制定运行、维护和保养标准操作规程。设备验收或维修确认记录、定期维护与校准记录均归档保存。加强人员培训,针对工艺流程运作、成分制备原理及操作技能、成分血液质量标准等项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和目标,并在培训后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使其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2.2 工艺技术
  在生产工艺中采用2种或2种以上的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如S/D+干热法、S/D+低pH孵放法、S/D+纳米膜过滤+低pH孵放法等。另外,在考察病毒灭活方法的同时,也应考虑到乙醇沉淀、层析色谱等病毒去除方法所发挥的作用[7]。只有将病毒去除和灭活工艺有机结合,从整体上考察病毒的处理效果,才能真正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3 存储与运输
  在血液制品日常存储、运输环节,温度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冰箱内血袋排放过紧使冷空气循环受阻,或频繁开冰箱门使内部温度升高,导致细菌污染率增加;夏季高温长途运输保温措施不完善,致使冷藏箱内温度过高,造成红细胞破裂溶血、细菌滋长、冷沉淀部分融化导致纤维蛋白析出,无法用于临床输注。
  建立并完善存储和运输的“冷链”系统,加强储血库冷链管理,做好储血冰箱温度监控,冰箱内血袋摆放有序松紧适度,尽量减少冰箱门开关次数。在夏季长途运输时,存放容器应符合血液冷藏运输标准,送达目的地后及时检查箱内温度。合理安排线路,减少血液运送时间及周转次数,以保证血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