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改革的背水一战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nafc/nafc201222/nafc20122230-1-l.jpg
  最近关于印度经济改革的几则新闻值得关注。一是印度经济事务大臣10月14日称,他预计印度今年出口下滑10%;二是评级机构惠誉表示印度政治环境不稳,令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风险,而标准普尔发表声明称,很可能在未来调降印度的信用评级至垃圾级;三是美财长盖特纳10月9日访印,对印度经济改革发声支持;四是印度通过修正案,将外资进入本国保险和养老金市场的投资上限分别提高至49%和26%。综上,印经济不容乐观,美似出手撑印,辛格新一轮经济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但落实过程变数犹存。
  改革遭遇上下“抗争”
  9月14日晚,印度政府宣布进一步对外资开放零售、航空以及广播电视等行业,标志着新一轮经济改革驶入深水区。一周后,辛格总理罕见地出现在“多达山”电视台中,为政府提高柴油价格、向外资开放零售业等措施辩护,并警告说如不改革,印度经济增速有可能下滑至5%。这之后,辛格在新德里为一场国际学术会议致开幕词时,遭一名反对油价上涨的律师脱衣咆哮闹场,而这不过是连日来印度上下反对新一轮经改之合唱中的一个小插曲。
  9月19日,印度独立调查公司克里希亚刊文指出,放开对某些部门外资参与的限制,意味着未来5年里零售业将吸引约30亿美元外资;外资进入印度食品和百货行业后,可使农民收入提高10%至15%,并将零售价压低15%至20%。然而,在普通印度民众和政治反对派看来,此言不过画饼充饥,经济开放无异卖国条约;将外资持股比重上限设定在51%,意味着类似沃尔玛之类的国际连锁店将突破经济壁垒,对印度本土小商店构成威胁。在印度,星罗棋布的小商铺被喻为经济“生命线”,2亿多印度普通人赖此生存。
  此外,允许外资进入国内航空市场或收购国内航空公司、持股上限可达49%,提高广播电视业的外资上限至74%,公开向私人资本出售印度斯坦铜业公司、国家铝业公司、矿产和金属交易公司及印度石油公司4家国有控股公司股份,出让股权比例最高达12.15%等举措,更让外国资本之手前所未有地深入印度经济腹地。从尼赫鲁时代便开始的经济“国有化”,将变成一个遥远的历史图腾。
  对于外资“入侵”,印度国内民族主义势力一直不爽。早在去年底,辛格政府就打算放开外商投资多品牌零售业等,规定外资最多可持51%的股权;在单一品牌零售领域,外资持股上限可达100%。方案刚出台,便遭遇国会部分反对党派强烈抵制,不到3周时间就夭折。
  今年稍早前,印度国会还准备通过一项“银行业补充法案”,将股东在私有银行的表决权限从原先的10%提高到26%,放宽银行业并购限制,并允许更多私人资本和外资进入银行业。然而,印度工会和银行从业者却担心危及“饭碗”。8月22日,印度银行系统爆发大规模罢工,抗议金融业开放。全国七成银行从业人员、约100万人参与了罢工抗议。
  今年9月再次出台的经济改革举措,被反对党认为决定太过仓促、政府的许诺有撒谎之嫌。在出席一次群众集会时,属于印度人民党的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相当于中国的省长)莫迪挖苦辛格:“美国前总统林肯给民主下了一个有名的定义:民有、民享、民治。可我们的总理给出一个新定义:外国人有、外国人享、外国人治。”
  政治盟友的分道扬镳,更令辛格心烦意乱。在西孟邦的玛玛塔·班纳吉领导下,草根国大党已经退出执政的团结进步联盟。玛玛塔9月20日召开记者会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抵制政府的开放零售业的改革措施,并表示该党在下议院的19名议员将不再支持执政联盟,现任内阁中6名该党部长级官员正式向辛格请辞。
  遭遇民众抗议,应在辛格内阁意料之中,但抗议规模之大,却令印度政府震惊。9月20日,在反对党和工会号召下,印度各地爆发了规模不等的抗议活动。约5000万商户关门歇业,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和一些公共服务业也歇业,一些示威者甚至当众焚毁了辛格塑像。次日,焦头烂额的辛格不得不站出来,对全国发表电视演讲,称“钱不能从树上长出来”,呼吁民众“支持应对经济困境的改革”。
  21年前,作为经济专家的牛津大学博士曼莫汉·辛格应邀进入拉奥政府,在外汇危机之际主导经济改革,印度经济由此腾飞;21年后,他已是两度“执政”身,面临财政危机,几度辗转反复,再次作出“门户开放”的改革决断,等待耄耋之年(辛格9月26日迎来80岁生日)的辛格将是什么?一个焕然一新的印度,抑或一支壮志未酬的悲歌?
  “经忧政患”刺激改革需求
  在印度执政党内部、执政党与执政盟友之间、执政联盟与反对党之间,每逢土地改革、反腐败等都会激化矛盾。倘若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辛格政府绝不会抛出如此激进的改革举措,将自己置于水深火热中。
  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印度经济分别同比增长5.3%和5.5%,为2003年以来最低。通胀压力持续加剧,挤压了印度央行降息刺激经济的空间。标普和惠誉两大评级机构,相继将印度主权债信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与此同时,印度出现了资本外流势头—印度公司宁愿将钱投在经济几乎“零增长”的欧洲,也不愿投在国内。今年5月和6月,印度公司投资近60亿美元用于海外收购。“金砖褪色”、“经济搁浅”是印度当前的真实写照。
  目前,依靠政府财政推进经济改革,道路已封闭。2008年以来,印度政府先后投入近千亿美元刺激经济,为此负债累累。据里昂证券报告,印度2011~2012年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4%,财政赤字占GDP的5.8%。印度政府2013年净借款目标定为4.79万亿卢比,接近2008年起5年内的净借款额的总和。
  从政治上看,国大党亦到了“求变图存”地步。在2009年印度大选前,国大党及主要反对党印度人民党均已呈颓势。2009年通过联合第三势力组阁上台后,辛格政府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但也留下几大污点:2008年,震惊世界的孟买恐怖袭击案造成188人死亡;2010年底,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违法发放2G手机运营牌照,辛格备受牵连压力;今年8月20日,印度国家审计总署称,从2005年到2009年,政府部门低价出售国有煤田,造成国库损失逾330亿美元,辛格总理时兼煤炭部长,故而再受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