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电气规划与实施》课程的教学探讨


  【摘 要】《电气规划与实施》是高职机电类专业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承前启后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中技能的形成则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的反复练习来实现。根据教学目标,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在3年内要掌握技能和达到维修电工(中高级)职业技能标准,都要通过技能训练来完成。在《电气规划与实施》的教学实践中,根据电气规划与实施课程特点,讲究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规划与实施;维修电工;分阶段教学
  1 《电气规划与实施》课程的特点
  1.1 《电气规划与实施》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专业基础课程
  《电气规划与实施》是高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维修电工的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在维修电工实际工作中,离不开对电的基本概念的正确掌握,对定义的准确理解,对各种计算公式的适当运用和各种安全规则的遵守,否则,不可能完成实际操作,甚至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例如,当线路短路或过载造成熔丝熔断,需要更换熔丝,这貌似是一项简单的电工工作,但熔丝的材料与粗细的选择,都需要一些电工理论知识的支持,否则就不一定能完成如此简单的工作,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又如,我们在敷设线路时,对于导体应采用何种材料,线径和管径是多少,能否符合用户的用电需求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所以必要的理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但理论是为技能服务的,是技能实作的理论支撑。
  1.2 重点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电气技术也迅猛发展,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如变频技术、单片机控制、PLC技术等在汽车、机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气技术的发展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对专业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使高职学院的教学必须提高技术含量,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技能人才。
  2 《电气规划与实施》教学的方法与实施
  结合《电气规划与实施》的课程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2.1 加强学习乐趣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技能课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技能训练必须先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乐意去做。只要对自己的学习和训练产生了浓厚的乐趣,就会乐此不疲地学习和参加训练。比如有一次,在练习日光灯电路的安装的过程中,一名学生进行通电试验时,出现灯管两头发红,中间不亮的情况。于是,笔者把学生们组织起来,问他们在家是否也遇到过这种现象。学生都说有,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此,笔者把启辉器中的小电容去掉,日光灯又亮起来了,学生们高兴极了。从此之后,学生学习技能课热情高涨,有些还主动要求参加电工兴趣小组。又比如在做日光灯实验时,遇到灯管完全不亮的情况,提示学生这是哪一类故障现象,让学生上网查该类断路性故障的判断方法,然后用网上查阅的方法进行故障的查找,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急剧提高。
  2.2 改变技能教学方法,促进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紧密联系
  传统的电气规划与实施训练一般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技能训练和理论互相脱节,学生难以确切了解所学内容,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不显着。为此,笔者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在讲授元器件的识别方法时,笔者将课堂教学搬到了一体化教室。尽管电阻、电容、电感都是最普通、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但对于没见过、没用过这些元器件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有感性认识,很难想象真正的元器件是怎样的。笔者把这些内容放到一体化教室里对照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色环,并用仪表进行测量,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识别元器件,学会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又如,电机控制中电动机按钮连锁控制正反转电路,工作原理分析难度较大,但在实训室中让学生看演示效果,然后参与操作练习训练,学生便很快掌握了其工作原理。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理论教学中,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2.3 分阶段实施技能教学目标
  对于高职电工电子类专业来说,笔者认为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目标主要是: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元器件的测量与识别;电气线路和机床控制线路的安装、设计与调试;对不正常电路进行故障分析且排除故障等。
  根据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在实际操作教学中可以把整个教学目标分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以最基本、最简单仪器仪表及元器件的一识别和熟识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仪器仪表测试电路正常与否,完成这一部分技能主要是跟单相交流电路章节联系起来,让学生用信号发生器来产生正弦交流信号,用示波器来观察正弦信号,用万用表和晶体管毫伏表来测量正弦交流信号。会对元器件极性、管脚进行判别性的测量,会对元器件性能的好坏进行测试。
  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安装及检测实际电路,使学生掌握规范操作的基本要领及借助仪器仪表检测的方法步骤。比如以组装万用表作为项目教学来完成上述教学任务。
  第三阶段,设置故障教学,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四阶段,采用模拟考核形式,训练学生的实战能力。
  通过以上4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既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又分解实习难度,既能树立学生自信,又能有的放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如果教师不能在训练环节上严格管理和要求,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念头。
  2.4 改革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一般开展的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步骤、电路和仪器的选择都是教师安排好的,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实验。通过实验,虽然能巩固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一些仪器仪表的使用和一些操作技能,但学生不必过多地动脑,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实验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对实验内容作了一些修改。除了要求学生做过去的一些验证性实验之外,还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开展。具体的要求是,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之前,要对实验过程进行认真的预习,写出预习报告设计,画出初步的实验电路。预习报告包括方案选择、电路分析、参数计算、实验步骤和测试方法等。仪器、设备的这;择均由学生自己选定,教师只需检查学生电路设计是否合理,操作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样,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加强专业进修,适应技能教学
  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技能和动手能力训练,尤其是从事电工电子专业类课程教学的教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业余时间除了要加强业务能力的提高之外,还应加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培训和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能教学要求。
  总之,有教无类,教无定法,在高职《电气规划与实施》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技能教学的质量,需要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寻找更加适合现代高职学生的有效方法,还需要机电类相关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张仁醒.电工基本技能实训[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2]康健.电路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