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期待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屠呦呦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诺奖情结。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以后,人们更加急迫地期待中国科学家能拿到诺贝尔自然科学领域的奖项。这个似乎遥不可及的梦想,在2015年10月5日突然变成了现实。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当天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三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药物治疗疟疾以及丝虫病方面的杰出贡献。喜讯传来,举国欢腾,我们特向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屠呦呦研究员表示衷心的祝贺!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轻则寒战高热,周期发作,重则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恶性疟疾)。目前全球有20亿人生活在疟疾高发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和南美。每年大约有2亿人被感染,100万余人因此丧命。

从金鸡纳树皮提取的奎宁,以及人工合成的氯喹、伯氨喹曾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部分恶性疟原虫产生了耐药性,用这些传统药物治疗无效,亟需寻找新的抗疟药。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抗美援越战争的迫切需求,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指示国内有关部门,把解决热带地区疟疾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问题作为一项紧急的援外战备任务立项,组织由军队和地方7个省市的60余家科研院所500余人组成的科研队伍,分工协作攻关。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饭店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这就是著名的“523”项目的由来,抗疟新药青蒿素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研究员,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在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1969年2月屠呦呦加入“523” 项目时,国内其他科研人员已筛选了4万余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屠呦呦从整理历代医学典籍开始,一遍一遍查阅古代文献,四处走访老中医,仔细翻阅了群众来信,并专门整理出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余种草药。屠呦呦课题组从这些中医典籍以及民间验方入手,进行大量实验,最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具有高效的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屠呦呦说:“在古代文献研究的最关键时刻,西晋葛洪的处方给了我灵感。”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寒热诸疟”用“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她因此提出用低温乙醚提取青蒿素,经历了191次试验,终于在1973年初提取出活性化合物青蒿素。她的这两项贡献,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已成为中国创制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药物的代表,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具有抗疟疾作用的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使得这个由“523” 项目大团队协作而产出的重大成果有了一个华丽的收尾。屠呦呦在获奖后一再强调“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她的肺腑之言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当年参加“523”项目的科研院所在统一领导下,强强联合,协作研制抗疟新药的实际情况。我们在热烈祝贺屠呦呦获奖的同时,有必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多个单位在研制高效低毒的青蒿素类抗疟药中作出过的重要贡献: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在“523”项目办公室的安排下,1976年组织了一批科研技术骨干,开展青蒿素化学结构改造、寻找新衍生物的研究,合成了大量青蒿素衍生物,经过药理筛选及临床试验,于1978年研制成肌肉注射的“蒿甲醚”(油针剂),其抗疟作用比青蒿素强14倍,毒性反而低10倍,起效迅速,抢救恶性疟疾患者时治愈率达100%;广西桂林制药厂的科技人员成功研制了肌肉和静脉注射的“青蒿琥酯钠”(粉针剂);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成“复方蒿甲醚-本芴醇”(胶丸)。这些高效低毒的抗疟新药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200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列为治疗恶性疟疾的首选药物,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的原创性发现因此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最终产生了中国本土自然科学研究的第一个诺贝尔奖。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成果令世界瞩目,科学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显现出来。我们期待,期待有更多的中国科技工作者及成果在国际上获奖,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成果的范围很广,不局限于生理学和医学,还包括遗传学、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等生命科学领域。

获奖成果由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全世界各领域的科学家提名,经过筛选,最后经诺贝尔奖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产生。整个评审过程保密50年。

与疟疾的病理和治疗有关的获奖项目(1901—2015):

1902年,R. 罗斯(英国),证明疟原虫是由蚊子传入人体的。

1907年,C.L.A.拉韦朗(法国),发现并阐明疟原虫等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2015年,屠呦呦(中国),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疾作用。

与新药发现有关的获奖项目(1901—2015):

1939年,G.J.P.多马克(德国),发现磺胺的抗菌效应。

1945年,A.弗莱明(英国)、E.B.钱恩(英国)、H.W.弗洛里(英国),发现青霉素。

1952年,S.A.瓦克斯曼(美国),发现链霉素。

1988年,J.W.布莱克(英国)、G.B.埃利昂(美国)、G.H.希钦斯(美国),发现药物治疗的重要原理。

2015年,屠呦呦(中国),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