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您的“心”健康跳动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16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率的50%以上。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总人数是260万人,每小时有300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了生命。并且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呈年轻化。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一般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衰竭、脑中风、脑栓塞、心率失常、心肌梗塞等症状。而在这些疾病中以心血管病更为严重,2004年世界心脏联合会宣布,目前全世界每死亡3个人,其中就有1人的死因是心血管疾病。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其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即动脉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沉积,并伴随着纤维组织的形成与钙化等病变。这种病变发展至心脏冠状动脉时则形成冠心病(心脑痛、心肌梗死及急性死亡)。从正常动脉到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搏管狭窄,需要十余年到几十年的时间。但从无症状的动脉硬化到有症状的动脉硬化,如冠心病或中风,只需要几分钟。很多病人因毫无思想准备,也无预防措施,所以死亡率很高。

多个危险因素协同作用,可成倍增加心血管病危险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的世界卫生保健报告中,分析了六个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缺乏运动和吸烟)分别和联合对全球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程度。在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中,65%归因于上述三个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全球83%~89%冠心病和70%~76%的脑卒中归因于以上提到的6个危险因素。

谁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超重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为1.6亿。中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160万;冠心病者75万,中风者150万,糖尿病75万。我国每天大约有1.3~1.5万人死于各种慢性病;每24秒钟有一个中国人死于脑血管病。

谁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呢?中年以上的男性,有心血管病的家族史,曾患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吸烟,饮酒,口服避孕药,更年期后的妇女等人群。这些人应当尽早参加心血管疾病的评估,了解自身潜在的健康危机。

冠心病有哪些征兆?

如果你曾经出现过以下症状,应该警惕是否患了冠心病:

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后自行缓解;

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

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性生活或排便困难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

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感到心慌、胸闷者;

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疏通心脏河道的“水利工程”

我们都知道,冠状动脉就像灌溉心脏的河道,河道通畅,心脏才得以滋润。如果河道淤塞,必然祸及心脏,因此,我们可以将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形象地比喻为“水利工程”。

“防者清淤”——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是诸多冠心病治疗方法中最基本、最便捷、最常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属首选。目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十几大类,究其效能,不外乎防止血管梗塞,和对已经梗塞的血管实施疏通。只要使用得当,对大多数冠心病病人来说,是可以控制症状和缓解病情的。但是药物的副作用也是有目共睹,长期服用药物会给肾脏、肝脏带来严重的损害,而且会加重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清淤疏通”——安全型激光桡动脉体表照射

安全型激光(功率20毫瓦、波长650纳米)照射人体桡动脉时,激光能量透过皮肤、肌肉、血管壁进入血液,能够迅速改善血氧状况、血液流变学参数和微循环状况,活化血细胞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随着血液循环的改善和血液中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改变,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的硬化,使心脏得到更加充足的“养料”,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做好冬季预防

随着冬季的到来,心脑血管病又进入了发病的高峰期,此类疾病患者更应注意加强自我保健和防范。

在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原因,它是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动脉粥样硬化,顾名思义,就是动脉内壁上附着了外观像稠粥一样的硬块。这些硬块会堵塞血管,导致血流不畅。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液受到污染,血黏度升高进而造成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使大量脂类沉积在血管内,这些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腔变窄,管壁变厚,最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心脑血管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若不采取积极的防范治疗措施,患者寿命将比平均寿命减少20~30年。要避免高胆固醇、高血黏度、高甘油三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对此我国著名心脑血管疾病专家洪昭光将之归纳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容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多事之时”。此时更须积极预防。

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因为骤冷,血压会突然升高,使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因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被“引爆”,发生脑出血;因为乍寒,使血液黏稠还来不及自我调节,血液便在粗糙、细小的动脉内流速减缓,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脑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

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进补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