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培养的效能机制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辅导员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因此,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整体素质和水平,优化辅导员队伍整体结构,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相关制度,对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需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有着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队伍 培养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校干部管理队伍的主力军,具有教师和干部两种身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1]当前,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其辅导员队伍规模在全国各大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中占有较大比例,高职院校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技术技能水平扎实的人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创新辅导员队伍的效能机制,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和业绩,从而有助于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辅导员队伍现状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投身于学校一线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其队伍构成以专职辅导员为主、专兼相结合的原则”。[2]现如今,全国各大高校按照1:200的比例设置辅导员岗位,但是在很多高校都存在辅导员队伍中的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队伍不够稳定的状况。首先,有部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老师仅仅只是一些各院系行政人员兼职担任的,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深入的情况;其次,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负责的学生数量大大高出了教育部设置的比例,致使辅导员工作强度大,给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再次,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但是平时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使辅导员很少有时间开展思政工作;最后,辅导员在高校体制中晋升机会狭小,在平时的培训中参加校外培训与交流的机会较少,没有很好地与校外资源进行互动,这些都遏制了辅导员队伍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辅导员队伍中现存在数量上、结构上以及质量方面的问题。数量上,由于各高职院校对于开设专业的扩招,学校的学生人数呈上升状态,辅导员的工作强度也随之增大,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呈现不稳定的趋势,辅导员队伍的数量远远不能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在年龄结构上,辅导员的年龄分布情况呈现年轻化趋势,年龄结构平均在30岁左右;在专业结构方面,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学科专业的占少数,而且男女比例不均,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便。质量上,一方面,辅导员平时大多数时间都花费在处理学生日常事务,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投身于科研中去;另一方面,由于辅导员参加相关业务培训机会少且受到名额有限等原因造成辅导员掌握业务知识能力不扎实,科研能力低,专业素质差的情况。

二、创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培养的效能机制的意义

(一)培养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保障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重在专业的技能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品德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重点关注与培养的”。[3]当前国内大环境下,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道德水平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当下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使得辅导员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上需要不断提高认识,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分清自己的职业职责。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时刻以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中国高素质专业性的大学生。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

当前背景下,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其个性特点突出、性格活泼、乐于享受、内心承受能力较弱、学习动力不足、有自己的想法,在学校往往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如果辅导员想从根本上与学生交心、管好他们,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不断地充实自己,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其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端正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为高校辅导员,要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拥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技术知识,要有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能力和开展学生活动的组织力和领导力,成为一名综合性的专业人才。

(三)维护和巩固学校安全稳定的主力军

维护校园安全向来是各大院校所做的主要工作之一,校园平安就是要保证学校、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高校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中与学生接触时间最久、交往最频繁,是保证学校安全的主力军。“辅导员队伍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在平时对学生进行思想管理,”[4]大学中的安全教育课程大多是由其辅导员老师授课,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因此,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前进路上的指引者,需要积极疏导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将潜在的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里,确保校园安全与稳定。

三、创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培养的效能机制的对策

(一)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和其他教师队伍的合力育人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与班主任队伍、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关系密切。首先,发挥辅导员队伍与班主任队伍的合力。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而言,班主任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功能与地位同等重要。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下,要充分发挥辅导员与班主任两支队伍各自的优势,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共同面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抓好学生的专业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服务与管理工作,有效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和辅导服务工作,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其次,发挥辅导员队伍与心理咨询中心的合力。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能夠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辅导员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因此,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中心教师需要相互紧密合作,对学生的发展给予温暖的指导和关怀。再次,发挥辅导员队伍与就业指导中心的合力。辅导员的工作也必须直接面对学生的就业问题,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给予直接的指导,对学生的就业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就高度敏感。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相互合作,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学生就业中遇到实际困难,也为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提供切实保障。因此,创新辅导员队伍培养,要注重全员育人,加强辅导员与班主任、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的协同育人。

(二)强化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认同,激发个人能动性

马克思提过:“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和才能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辅导员想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工作中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敏感事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对高职学生自由性较强的特点还要能够及时预防和处理突发性事件,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理论研究能力,对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要进行理论提升,为指导其它学生工作提供思想引领。再次,高職院校辅导员要把自身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实现学生、学校、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自觉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视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实践,促进所培养的人才为企业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三)优化高职院校[6]辅导员队伍结构设计,提升队伍战斗力

学会处理好辅导员队伍职责与待遇的关系,对辅导员队伍的激励需要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正确对待辅导员队伍的需要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从精神层面出发,满足辅导员队伍继续发展的需要,提高其工作的成就感,满足其荣誉和自尊的需要。从物质层面出发,提高辅导员八小时以外工作的津补贴,改善其校内住宿条件。综合运用物质和精神激励两支杠杆,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作用。

学会统筹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关系,一方面,重视工作研究,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学生工作成果化,引导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培训、使用和交流等形式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业务素质,使其专业理论更加扎实,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前沿动态,使思想富有创造性和开拓性。

学会统筹辅导员队伍流动与稳定的关系,流动与稳定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要在流动中求得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流动。通过创设良好的政策制度和环境氛围,留住骨干辅导员,发挥其正面影响和带动作用;根据辅导员任职年限和实际工作表现,允许辅导员队伍进行合理流动,对不适合在辅导员队伍中发展但有其它专长的辅导员引导其流向新的岗位,既能促进个体实现新的发展,又能保障群体结构的整体水平和稳定。

(四)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动态机制,保证队伍稳定性

1.严格辅导员进出机制

改善辅导员队伍结构,必须严把辅导员进、出口关,形成进出顺畅、规模适度、流动有序的调控机制,用制度保证优秀人才进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实行弹性机制,理顺出口关系,把学历高,素养能力强的辅导员留得住培养好,拓宽上升渠道和未来出路。高职院校还可以为辅导员设立专项资金,帮助辅导员到知名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鼓励有经验的辅导员攻读思政类博士学位,考取职业生涯规划师、创业指导师、体验教育师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不断向职业化的道路发展。

2.完善辅导员队伍考核机制

“以考核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为目标,兼顾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并重,集中考核与不定期考核并重,形成以素质考核为重点、实绩考核为手段、民主评议为关键的综合考评机制。重视显绩和潜绩,考评方式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首先,完善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的激励制度。除了在传统的物制方面提供保障之外,还应该重视对辅导员队伍完善能力提升的精神层面的激励,辅导员的能力提升最终受益的是学生,但对辅导员自身而言其职业生涯的发展高度和宽度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拓展,大多数辅导员也都十分在乎这一方面。学校为了激励辅导员队伍能力不断提高,可以从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角度进行引导,为辅导员指导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对于达到相应要求或者能力突出的辅导员给予更多的锻炼学习提升的机会,拓宽辅导员的上升机会,并树立模范典型激励其他辅导员自觉向先进学习。其次,完善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的考核

制度。

3.明确工作界限,改进交流培养机制

明确区分有关部门与辅导员的职责,着力解决一切事务和责任推给辅导员的问题,降低辅导员工作负荷,缓解其工作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从而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辅导员即是教师又是党政管理干部,管理干部的成长培养需要经过多岗位的交流和锻炼,增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多重环境的应变能力。因此,需要结合管理干部的成长特征,明确和细化辅导员队伍的岗位职能,将辅导员的任职经历作为未来提拔任用的关键参考,形成有利于辅导员交流的政策导向,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保持辅导员队伍充满朝气。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第24号令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Z].教思政[2014]2号

[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4] 赵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 赵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1.韦宁照,男,广西武鸣人,讲师,现任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学生工作部主任,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2.莫天荣,男,广西忻城人,讲师,在读博士生,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3.刘莹莹,女,黑龙江依安人,现任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辅导员,研究生学历,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桂林理工大学2015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资助 课题编号:GUTDJ20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