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决定成败


  经过2006冷冻年度开盘以来近半年疲软淡季的洗礼,空调行业不论厂家还是商家都感受到这个“冬季”的寒冷。对于行业寒冬的悄然而至,很多企业的准备并不充分,似乎看不出有什么更好的抵御寒冷的办法。观望等待成为大多数厂商无奈的选择,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旺季的到来上,用旺季市场的爆发弥补淡季的不足。
  因此,今年厂家都在期盼旺季的快些到来。春节刚过一些厂商就开始起动终端市场,而往年这个时候还在做渠道的准备工作。3·15前后,厂商纷纷开始试水市场,力图尽快启动市场,以摆脱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无奈市场是无情的,不论是试水也好,启动也好,咋暖还寒的春季终究不是终端销售的好时机。
  对于2006年的空调旺季市场,不论是厂家还是商家都抱有很大的期望,毕竟国内市场的容量占据了全球几乎近一半的份额、有些人认为,淡季的不好反而会给旺季积攒能量,一旦条件成熟,不排除会出现旺季爆发性行情。
  
  品牌整合 渐趋稳定
  
  经过近几年来市场的强势洗牌,空调的品牌一直处于逐渐减少的态势。市场强势品牌由2000年前后的百十家,减少到现在的约30家左右,品牌的集中度已经大大提高。
  2005年,东洋电机的出局和科龙因顾雏军遭遇的信誉危机,对整个行业的负面影响非常之大。虽然,东洋电机子口科龙的问题都是个案,但东洋电机和科龙过去都曾经是行业的话跃品牌,尤其是科龙品牌的影响力很大,在行业长期处于强势地位。有经销商坦言,向科龙这样的品牌都能够出问题,还有哪些品牌可以叫人放心?可以说,东洋电机的出局和科龙因顾雏军遭遇的信誉危机,对经销商的信心打击非常大,造成经销商对各个品牌的担忧。而且这种担忧,已经构成了对业内已形成的行业潜规则的挑战。
  因此,在行业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很多品牌开始反思近些年来的发展战略是否适应形势发展,主动选择了进行战略调整。改变了单纯依靠价格竞争的手法,开始追求经营的质量和效果。包括像奥克斯这样过去擅长于炒作的企业,现在的策略已经变得相对理性多了。一些企业还进行了战略性的收缩防线,变在全国到处开花不结果的策略为在区域市场做大做强的思路,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自己的强势区域,获取局部的竞争优势。
  一位空调企业老总说,从今年的市场开局看,大多数企业已经开始理性操作市场,不再像前些年那样进行非理性的炒作。在这种背景之下,可以判断今年市场旺季品牌的动荡不会再像前些年那样激烈,活跃品牌之间的比拼也就是行业排序上的变化。只要品牌不自己犯错误,仅仅是市场的竞争不会有那么多的品牌再被淘汰出局。今后一个时期,将是品牌相对稳定的一段时间,行业的休养生息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在经历行业洗牌后,外资洋品牌有逐斩活跃的迹象。不仅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在蛰伏多年后开始调整战略,积极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力图重新在中国市场驭得竞争的有利态势;同时一些过去没有在中国市场出现过的品牌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如美国的GE、日本的东芝今年开始在中国市场露脸。旺季来临,洋品牌必定会携产品的优势,借助时机扩大其在市场上的影响。洋品牌活跃将是今年旺季的一个显著特点。
  
  价格涨跌 期望各异
  
  对于空调产品来说,价格是永恒的主题。过去是厂家极力配合商家进行价格战,而今年在价格走向上,厂商的观点似乎并不统一:各个厂家满面愁容的列出原材料涨价、能效标准实施带来的成本大幅上升等理由,而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大连锁们,却抛出了近百亿元的巨额订单,来抵御厂家们的涨价行为。
  厂家力主涨价是因为,一方面,经过多年的价格战,空调的市场销售价格已经接近或者低于制造成本。厂家过去还能够通过扩大产能,利用规模优势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给商家提供价格低廉的产品,现在这种空间已经基本没有了。用美的制冷家电集团总裁方洪波的话说,“去年美的内销470万台空调却没有赚钱”。在卖价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下,规模越大生产的越多,赔得就越大。另一方面,近三年来原材料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整机厂家过去在很大程度上是把降价的损失转嫁给上游企业。但是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这种空间也被封杀掉了。批发商也好还是终端卖场也好,今年的空调市场价格相比往年高出3-5%。但是涨价并不容易,厂家的涨价基本上都是以推出新产品来实现的。
  商家,尤其是家电连锁企业不愿意涨价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担心涨价影响到销售。经济学有一个需求定律,数百年颠扑不破。定律指出,商品价格上涨,则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则需求上升。况且空调并不是像油、米、面、盐那样的生活必需品,仅仅是改善生活质量的耐用消费品,价格的高低对需求的影响非常大。二是树立为民代言的形象。家电连锁企业们之所以喊出“誓把空调价格拉下来”,“今年夏天不涨价”等口号,就是力图在消费者面前显示实力,证明自己有能力为消费者争取到便宜商品。从而吸引消费者到自己的卖场消费,达到扩大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的目的。
  在厂商这种价格博弈中,家电连锁的有力武器就是大订单采购。继国美3月初抛出50亿元的空调采购大单,接着苏宁也抛出总额40.3亿元18095台的定制空调。其他家电连锁永乐、五星、大中相继也有空调大订单采购计划出台。通过大订单采购,家电连锁是把整体价格拉了下来,但是厂家也利用推出新产品、减少特价机等措施,整体上把价格稳定在比去年略高的水平。可以预见,2006年旺季到来厂商在定价权上的博弈还将继续,谁能取得主动权谁将主导市场价格的走势。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今年旺季价格的波动不会很大。
  
  热点有三 特点不同
  
  空调行业是一个善于制造市场热点的行业,每年各个品牌都会制造一些概念来刺激市场的活跃。随着消费者的日渐成熟,那些“空调能治病”、“一分钱买空调”这样不着边际的概念已经被消费者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一些具有实实在在功能的概念才能让消费者动心。据市场观察,实用、时尚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首选,2006年旺季将有三大概念主导整体市场。
  一、健康。现时的消费者已经大大成熟,不仅讲求商品的质量,而且更看重商品的品位。非典时期海尔空调凭借“氧吧”空调这一健康概念,在市场上取得了竞争的优势。随后,各个品牌几乎都研发推出了自己的健康空调。志高新近推出的“三超王”空调,在健康功能上有了巨大的突破,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成为空调健康市场的新宠。事实上,健康空调的概念早在2000年前后就已出现,但消费者对健康的认知度还比较低,当时健康概念并没有形成气候。非典过后这种局面得到改观,不但社会舆论呼吁褒奖健康产品,消费者消费取向也在同步往健康方面转。此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