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邹丽梅,肖荣

1.三明市清流县里田卫生院内科,福建三明 365309;
2.三明市清流县里田卫生院全科,福建三明 365309

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群体,65 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占发病率的20%以上,且老年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较差,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导致遵医行为较差,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糖尿病是一种终生代谢性的慢性病,其致残率很高,老年人是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由于现阶段的医疗技术无法彻底治愈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主要以药物治疗和饮食干预等方式来控制疾病,以达到改善患者的预后[2]。二甲双胍是治疗2 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在二甲双胍治疗上联合利格列汀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3-4]。利格列汀是选择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受体激动剂,它可以通过抑制GLP-1 激活β 细胞上分泌的5-羟色胺样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5-HT)刺激胰岛素分泌来实现降糖效果。利格列汀单片制剂的药理作用与二甲双胍相似,主要通过增加胃肠道蠕动和胰岛素敏感性而发挥降糖效果,而且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水平[5]。本文选择2019 年11 月—2022 年7月期间于三明市清流县里田卫生院就诊的60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就诊的60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 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利格列汀治疗。对照组,女16 例、男14 例;
年龄65~82岁,平均(71.15±6.11)岁;
病程4~20 年,平均(12.25±2.05)年。观察组,女14 例、男16 例;
年龄65~83 岁,平均(71.23±6.09)岁;
病程3~18 年,平均(12.35±1.99)年。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65 岁;
②患者经免疫学检测,确诊为2 型糖尿病;
③患者入组前未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④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②合并糖尿病肾病和感染性疾病者;
③临床资料缺失者;
④精神类疾病患者;
⑤癌症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51653,规格:0.5 g×10 片×4 板)治疗,口服,2 次/d,0.5 g/次,治疗时间3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利格列汀(国药准字H20213378,规格:5 mg)治疗,口服,1 次/d,5 mg/次。治疗时间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②统计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空腹C 肽、胰岛素抵抗指数。③统计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8.99±0.89 8.98±0.90 0.043 0.966治疗后5.98±0.23 7.61±0.52 15.702<0.001餐后2 h 血糖(mmol/L)治疗前13.23±1.56 13.26±1.38 0.079 0.937治疗后7.89±0.52 8.54±0.69 4.121<0.001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9.12±0.56 9.15±0.61 0.198 0.843治疗后6.12±0.52 7.77±0.65 10.857<0.001

2.2 两组患者体质指数、空腹C 肽、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体质指数、空腹C 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空腹C 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体质指数、空腹C 肽、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体质指数、空腹C 肽、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s)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体质指数(kg/m2)治疗前24.46±3.12 24.47±3.15 0.012 0.990治疗后24.01±1.52 24.78±1.36 2.068 0.043空腹C 肽(nmol/L)治疗前0.72±0.21 0.73±0.23 0.176 0.861治疗后0.90±0.14 0.81±0.06 3.236 0.002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前4.88±1.42 4.87±1.11 0.030 0.976治疗后3.35±1.22 4.13±1.52 2.192 0.032

2.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s),mmol/L]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s),mmol/L]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总胆固醇治疗前6.32±0.69 6.31±0.77 0.583 0.562治疗后4.40±0.45 4.78±0.42 3.381 0.001三酰甘油治疗前2.87±1.09 2.86±1.11 0.035 0.972治疗后1.52±0.48 1.77±0.44 2.103 0.04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1.02±0.61 1.01±0.58 0.065 0.948治疗后1.66±0.33 1.44±0.38 2.394 0.02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3.09±0.85 3.08±0.75 0.048 0.962治疗后2.42±0.75 2.86±0.72 2.318 0.024

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年龄增大,胰岛B 淋巴细胞的机能下降,并且有各种基础病症,长期服药会使肝脏、肾脏的储备功能下降,特别是在肾脏不完全失代偿期后,其自身的血糖水平会下降,从而使血糖变化波动增大,从而呈现出较高的易损性和危险性[6]。所以,在保证总体血糖水平的同时,还要降低血糖的波动,以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型的药物,可以减少空腹和饭后的葡萄糖含量,不会导致低血糖症。二甲双胍具有改善人体对血糖的敏感度、加快糖分解速率、改善血糖利用率等作用。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常用的胰岛素增敏药物,可降低胰岛素的耐受性,通过抑制肝脏糖的分泌,延缓身体对葡萄糖的摄入,对肝脏糖异生产生抑制效果,从而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7-8]。但是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的疗效有限。利格列汀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具有抗二肽基肽酶的作用,通过双重调控二肽基肽酶,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9]。利格列汀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peptidase 4, DPP4)抑制剂,其主要功能是延长胰高血糖素样肽的半衰期,并能延长胰高血糖素样肽和抑胃肽的持续时间,利用葡萄糖浓度对D细胞和B细胞进行双重调节,降低胰高血糖素的释放,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分泌[10]。联合利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以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范围,并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轻其对人体的损伤,保护靶脏器,防止病情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空腹C 肽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因为联合治疗下,二甲双胍可以减少患者的脂肪沉积,使其体内脂肪酸含量下降,并能明显减轻其体内器官性肥大。利格列汀可以减少患者的肝脏糖原含量,提高胰岛素的释放,从而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含量[11-12]。所以,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利格列汀和二甲双胍时,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调节血脂指标。

综上所述,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利格列汀脂蛋白空腹采血为何要空腹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空腹运动,瘦得更快?恋爱婚姻家庭(2021年17期)2021-07-27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糖尿病新世界(2018年13期)2018-12-10对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格列汀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当代医药论丛(2017年22期)2017-04-12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1期)2016-11-12空腹喝水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6年8期)2016-09-24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治疗中的临床观察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12期)2015-06-10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5期)2015-02-27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年3期)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