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西北地区歌唱传统研究

王占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

歌曲是一个民族展现自身的特点,讲述自己的生活,倾诉悲伤和忧愁的鲜活的声音。歌声中饱含了一个民族最隐秘的情感和最真挚的希望。俄罗斯的民间歌曲反映了传统上人们对世界的哲学艺术感知、时时刻刻的关切和思考。俄罗斯的许多民间歌曲都是阴郁而悲伤的,其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就是哭歌。直至今日,民间歌曲在很多方面仍是无法逾越的艺术巅峰,它善于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最深沉的内容,概括了自古已有的基本的民族性格特点。因此,民歌在文化和艺术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民间歌曲是民族独特性的源泉,不仅在俄罗斯音乐中如此,在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中亦如此。拉赫玛尼诺夫曾这样说:“许多欧洲音乐大师的作品都和他们国家的民间音乐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作曲家并不是从民间选取主题并将其移入自己的作品(虽然这一点多次出现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而是吸收自己民族所特有的经典旋律的精髓,使他们的全部作品都具有该民族独特而又典型的特征,犹如这个民族的美酒和水果所散发的芳香”。

论及没有韵律的俄罗斯民间歌曲,最好将它们的章节称为反复曲式,因为分节歌这一概念和押韵的歌词相关。在反复曲式或分节歌中,词曲之间不存在连续关联。曲调不断重复,如果它非常准确、具体地传达了第一部分的反复内容,或者传达了其全部的音调特征,那么它可能就不会再出现在第二部分和随后的反复曲式中。反复曲式中的曲调能够反映歌词的大致内容,而并非其中独特的部分,却也因此能够很好地和不同的反复曲式结合在一起。但是创作这样一种曲调并不容易。只有经过很多代歌手的努力,他们不断使歌曲趋于完善,剔除曲调中的冗余和偶然,才可以最终实现民间歌曲的这种包容性。

多声部歌曲之所以美妙动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嗓音的范围(音域)和声音的润色(音色)上的差异。这也使得合唱时能够产生美妙的声音融合。

俄罗斯西北地区(诺夫哥罗德州、普斯科夫州、特维尔州、列宁格勒州、伏尔加格勒州和卡累利阿共和国)抒情歌曲的传统,在内容题材和音乐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并有多重的历史修辞特性,流传方式也丰富多样。在某一特定地区的歌曲文化中,这类由女性歌者演唱的抒情歌曲在该地区的歌唱文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歌曲是当地传统音乐保护者的保留曲目,也是衡量诗学形象的现实性和稳定性、题材源起、抒情歌曲的音乐修辞特点的标准。

(一)歌曲的公式化

歌曲形式的修辞特点也说明了女性传统的抒情歌曲属于民间创作中早期的历史修辞层面,并且和古老的民间仪式体裁间存在着联系。

曲调的公式化是形成歌曲体系的重要原则。有如下几种表现公式化的方式:一组同源歌曲的流传、多文本性(不同诗歌文本被固定在同一曲调上)、多功能性(同一曲调在不同仪式场合的功能)。

曲调中的和谐调式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音律的特点决定的。音调构成上的不同变异决定了和音列的基本流动性,以及诸如与音列间的不平均关系等特性相关的抒情曲调和的音响特点。

(二)歌曲的功能性

抒情歌曲的特殊功能使人们能够判断某个特定演奏环境下民间创作文本确切出现时间,这是俄罗斯西北部和俄罗斯北部流传的抒情作品的重要特征。其中一种抒情歌曲的定型形式——其在婚礼仪式中的参与度。最稳定的形式是在最后一场青年晚会上送别新娘,以及在已经许配出去的姑娘的窗下演唱歌曲的传统。也许,抒情歌曲中“婚嫁”功能的优势地位和地方的民间创作特点有关,其中的主要体裁就是婚嫁民间创作。

民间抒情歌曲最喜欢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内部心灵状态和外部自然表现的伴随出现。这种伴随现象以对比和象征的形式出现,现在很少有歌者能够意识到象征物的最初含义,象征形象的使用只是沿袭传统。人和自然,其中包括同动物、植物、河流、咆哮的风声同样是民间抒情歌曲的典型形象。民族抒情歌曲同样使用了传统的常见修饰语。很少有人研究个别歌曲的历史,因为歌曲中的大量变异和各种变化增大了研究的难度。在18—19世纪期间,不少抒情作品(诗歌、浪漫曲)从书面文学和文献资料中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谓的歌者在传播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北地区的俄罗斯演唱传统中包含了大量古代文明,考古发掘工作也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者们正是在这里发现了古代乐器的样本(古斯里琴、古多克琴、竖琴、木笛、号角等)、桦树皮文献、各种古代遗迹等。该地区的音乐同样也具有悠久历史。该地区形成的民间创作传统与俄罗斯西北地区民族传统文化截然不同。所研究地区的音乐诗歌创作的独特性,怪异、鲜明的旋律形式,以及创作出来的形象、诗意的系统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是记录以日期为基准的仪式的民间创作体裁、婚礼歌曲、哭别歌,以及早期的女性抒情歌,是诺夫哥罗德地区最古老的音乐形式,其流传形式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普遍参与到人类全部的活动领域中。

低声吟唱可以和对口唱同时出现在森林中,或者按照当地人对其的称呼——“简短的歌曲”。低声对口唱在林间回响,或是在送葬的时候唱起,因其多样的音乐诗歌形式而与众不同。女性歌者区分出在晚会上手风琴伴奏下演唱的对口唱和在林间演唱的对口唱这两个不同主题。

这些对口唱在内容方面都和抒情对白相关——以姑娘的角度进行叙述,她们抱怨自己痛苦的命运,不成功的爱情,和父母的分离;
很多对口唱中都会出现杜鹃的形象,它和痛苦、孤独和无依无靠的主题相关:

等待着你的眼泪滴落

哪怕只有短暂一瞬

哦,也许这会改变

伪装出来的玩笑

这一传统的俄罗斯抒情歌曲因其极富特点的循环旋律让人耳目一新。它们的特点是在反复曲式中出现短暂的错位,这也促成了这些歌曲和叙事叙述体裁的比较。这些抒情歌曲的另一个特点是开头处的高呼声:“啊哦!”这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由日期决定的仪式周期的系统中的抒情歌曲所具有的功能确保了能够以念神奇咒语的方式演唱抒情歌曲。很多抒情歌曲都是在春夏季节演唱。

婚礼歌曲中的抒情开端体现在演唱者着力表达对所进行的事情的情感和态度。婚礼仪式——这是某种特定的戏剧场景,是告别作为未婚妻的自己,她们在获取新的社会地位并与此同时和过去的世界分别。分别时刻总是伴随有哭歌,和旨在博得人们对未婚妻同情的歌曲。透过很多婚嫁歌曲素有的抒情叙述这一中介,群体对具体仪式场景的态度可以得到间接展现,或是挠头或是和未婚夫见面。因此,婚嫁歌曲中的抒情转折进一步加深,并将未婚妻和自己同伴的分别时刻戏剧化地展现出来。

在歌曲《不是吹小号》中描写了和挠头相关的活动,之后对姑娘随后的情感状态进行了描写:

头唤醒了我

疼,嗡嗡响

狂热的心唤醒了马柳莎

心酸呀,心酸

就像马柳莎一样

哭呀,苦呀

在未婚夫前往未婚妻家的时段,未婚夫一方同样也在为见面做准备。未婚夫备好行囊准备上路,人们为他唱歌,其中就有《沿着花园,曾经的小花园》这首歌。

未婚妻一方在未婚夫到来时刻演唱婚礼歌曲《布尔人,布尔人,参加送亲的瓦西里耶夫一家》,这首歌曲以象征的形式描绘了未婚夫的到来,他要前往“亲爱的玛利亚哭泣的地方”。姑娘哭泣着,她痛苦的形象装点了这一场景,她在自己的父母那里祈求万事顺遂。

女性演唱的传统抒情歌曲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他们只在固定的情境下演奏,并严格地恪守固定的时间或婚礼仪式,在功能相似的仪式活动中的参与度,这些都确保可以得出抒情诗歌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间确实存在有某种规律性的这一结论。观察发现,歌曲声音活动(“传递声音”)具有仪式活动的地位,并展现出明显的交际倾向(呼唤—命令、抱怨—交往)。

女性演唱的传统抒情歌曲的重要规律性和歌曲形式的语言形象特点有关。在研究过程中确定了一系列音乐风格的特点,证明了所研究的这类音乐确实属于早期的历史修辞层次:和谐调式和节奏组成属于不同音调—意义范围,如高声呼喊、哭号、叙述(讲述)等,它们的形式主义原则是建立在女性传统抒情歌曲曲调的根本原则之上的。乐式构成的局限性是女性传统的抒情歌曲最重要的修辞特征。以曲调为基础的乐式系统是形式的组建——以在窄间距范围内(第三级音、四度音、五度音)的连接语调为基础的结构。

每个类型的和谐调式都具有特殊的表现潜能和语义场。在分析语音发展原则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和谐调式构成的典型特征。第三音的抒情歌曲在传统抒情歌曲中占有特殊地位:根据我们的观点,它们共同构成了特殊的修辞层,其属性使确定抒情歌曲和哭号文化(转化为第三级音旋律范围内的演唱传统和渐变运动的曲调)间的关系成为可能。四等分和谐构成的歌曲的修辞特点表明了其在体裁上近于仪式性民间创作,反映了声调的高喊类型(三声音阶音调、四等分的上升音调)。五度抒情歌曲,一方面保持了同早期歌唱风格间的联系(无伴音伴唱),另一方面,更靠近于后期的历史层面的歌唱修辞(音域的扩大、和谐组调的作用)。

这里所研究的抒情歌曲的和谐构成所具有的重要趋势之一,即它们都存在有超过一秒钟的调式转换——可以在作品的不同章节中观察到调式支点的可变性。曲调的调式构成所具有的这一特点交代了抒情叙述的叙述环境,并可以确立抒情诗歌和民歌叙述形式间直接的修辞关联。

抒情歌曲节奏构成的特点遵从诗歌和音乐重拍的一致性,实现了早期民间创作形式所特有的曲调和诗歌文本对比关系的朗诵叙述样式。抒情歌曲的曲调和诗歌形式相协调,通过不同的诗歌程式——声调系统、音节系统、重音音节系统。声调诗歌的组织原则在此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它们发挥了自身的调试功能,对另一种类型的诗歌结构产生影响,并使其变形。

歌曲样本多变的节拍结构在俄罗斯的西北地区得到巩固和发展,并成为统一的修辞系统的组成成分。个别环节在节奏构成方面的相似性,或是其相同的持续时间,保证了作为音节节奏区间基础的节奏构成的相似。

俄罗斯西北地区流传的抒情歌曲构成了两个类型的音乐诗歌形式,根据特点和吟诵的不同可以分为:朗诵类型的歌曲形式和扩展类的歌曲形式。

曲调的公式化是流传在俄罗斯西北地区的歌曲系统的主要构成原则。研究结果揭示了公式化表现的不同程度:类型上相似的曲调的流传、不同内容的诗歌文本固化在同一曲调上(多文本性)、不同仪式场景下的曲调功能(多功能性)。上述全部的抒情歌曲的修辞体裁特征体现在某一地区特有的传统歌曲形式中。论文中采用了俄罗斯西北地区划定抒情歌曲流传区域的相关经验,并据此分出了两个大型的历史文化区,这两个区域分别和该地区的东北以及西南部分相关。上述区域中包括数个具有地方音乐传统的独立地带。

歌曲的音乐特点让它们在俄罗斯民族的民间创作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不可逾越的民族文化巅峰。曲调具有特殊的穿透力和美感,无比宽广、无限悦耳、自由,此外歌曲还具有歌者即兴创作的节奏,并在结构具有不对称性。每首歌曲从最初含有无限旋律的简短引子逐渐扩张。歌曲的合唱(有独特的多声部伴唱)和独唱(没有乐器伴奏)传统。同一诗歌文本上的多重旋律。

抒情歌曲作为综合的音乐语言体裁,它的作用是创建“形象感知”,即以音乐语言作为工具表达自身,并向听众传达抒情主人公在其生命中某个时刻的情感状态。抒情歌曲的表现力反映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状态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主观看法,通过将歌曲文本融入艺术整体这样一种基本的言语设计工具,构成了抒情歌曲中一种无情节体裁。

猜你喜欢曲调民间形式小议过去进行时疯狂英语·爱英语(2019年5期)2019-09-10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布谷鸟新教育(2018年3期)2018-05-25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7年9期)2017-09-25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中华戏曲(2017年2期)2017-02-16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1期)2016-07-05高人隐藏在民间爆笑show(2016年4期)2016-06-17高人隐藏在民间爆笑show(2016年2期)2016-04-11高人隐藏在民间爆笑show(2015年5期)2015-07-09高人隐藏在民间爆笑show(2015年1期)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