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

王晓宏

(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 230012)

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施,强化了高校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意识,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打破了长期以来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互相隔离的状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课程思政的稳步推进要求高校各级各类课程的协同,当前高校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依旧在各自的领域单兵作战,没有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专业课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如何互补共生,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协同育人是破解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两张皮”现象的必然要求,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指出了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指明其他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不能单独发挥作用,而是要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才能达到理想的育人功效。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许多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固守在各自的领域,各行其道,专业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缺位,思政课也脱离专业课教学,协同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实施的初衷就是旨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思政课和专业课长期缺乏协同,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造成高校人才培养的片面性。因此,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具有强烈的紧迫性。

(二)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政课和专业课融合的优势,实现二者互补共生

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才能够在实际育人环节中实现优势互补,共生发展。“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也促使专业课教学回归价值理性,丰富了专业课教学的内容,赋予了专业课教学以灵魂和方向,使专业教育更加有深度有温度。”[2]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不仅能够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师自我教育的目的,实现自身道德修养、认知能力和育人水平的提高。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深入地了解,拓宽了自身的知识面,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针对性地进行思政课教学,做到因专业而施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同时思政课也能够吸取专业课程的科学意识,更加注重专业性、科学性。思政课和专业课的交融渗透和协同配合也打破了学科隔阂和壁垒,有利于高校形成团结合作的良好育人工作环境。

(三)协同育人形成的强大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能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形势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艰巨,诸多不良思潮时刻准备侵蚀大学生的头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依靠思政课进行价值引领还远远不够。“各种科学知识无不反映人们一定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各种科学知识无不反映科学知识的内在属性,科学性和思想性是互相渗透、统一的。”[3]课程思政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路径。只有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才能形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共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完成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类课程只有凝聚共识,协同发力,才能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

(一)教师协同意愿不强,协同能力有待提高

课程思政的实施虽然打破了思政课和专业课长期的隔离状态,但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由于学科背景不同,职责相对独立,长期以来形成了各自的思维定式,对课程思政和协同育人缺乏认同和主动。思政课教师面对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自身课程任务繁重,无暇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协同育人。课程思政提出以后,很多专业课教师也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中基本缺位的现状,但是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缺乏精准掌握,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容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知识简单拼接、罗列在一起,生搬硬套,反而失去了课程思政的教育优势。协同育人意愿不强也导致教师协同育人的素养和能力准备不足,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

(二)协同育人平台尚未全面搭建,协同渠道不通畅

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关键,是要打破思政课和专业课业已形成的壁垒,建立多样化的沟通交流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达成协同育人目标。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由于归属不同的院系,彼此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相对独立,日常交集较小,平时很难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实践中真正协同合作的不多。因此要全面搭建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平台,保证思政课和专业课沟通交流渠道的通畅,实现思政课和专业课的交融渗透。

(三)考评机制不完善,协同育人效果缺乏有效检验

考核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评估能全面总结经验,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成果,同时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与完善。协同育人工作绩效评估得当,激励合理,也会提高教师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考核评估体系不完善,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模糊性。高校对教师业绩进行评估与考核时,一般都以教师是否公开发表过论文以及论文的数量、是否出版过著作、获得过怎样的教学与科研成果等为重点,以便评价与考核更具有可操作性。[4]仅以这些指标进行教学评价,必然带来教师对立德树人目标的漠视和教师自身发展的片面性。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协同育人缺乏内在动力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能够激活育人主体协同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育人主体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当前许多高校往往是根据教师自身学科方面的成果对教师进行评价激励, 课程思政和协同育人作为高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职称评审、绩效奖励和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体现得还不是很突出,加上协同育人的评估机制也不完善,这也是导致教师协同育人意愿不强,宁愿单兵作战也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协同育人的重要原因。

(五)制度设计没有同步推进,协同育人缺乏相应保障

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育人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达成协同育人,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需要在管理上打破条块分割的运作模式。当前高校“在管理机制上,缺乏针对不同课程和不同育人主体之间联动的制度设计,导致协同育人理念在实践中面临层层弱化,甚至发生层间断裂的风险。”[5]因此要从学校层面为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做好政策与制度保障,化解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协同育人工作有章可循。

(一)强化协同育人共识,形成协同自觉

不同育人主体只有达成协同育人共识,自觉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主体协同才有实现的可能。要达成协同育人共识,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明确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协同理论认为,如果一个系统内部的人、组织、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6]拥有共同的目标愿景,育人主体才会投入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形成协同自觉,同时也会减少不同育人主体间的磨合时间和协同成本。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共同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与建设者。目标协同是协同育人成果能够实现共享共赢,推动协同育人自觉的重要前提。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有利于实现功能上的互补共生,促进了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了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增强了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1]协同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一方面需要育人主体的自我提升,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对育人主体的培训。要将“立德树人”“大思政”“三全育人”“协同育人”等理念有意传递渗透到到育人主体的意识中,促使育人主体扩大育人视野和格局,深化协同育人认知,增强协同育人的使命感。

(二)组建协同育人发展团队,打造多元化交流合作平台

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平时都忙于耕耘自己的专业核心领域,沟通交流相对较少,实现二者的协同育人,搭建二者交流合作的平台很重要。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前要组建由优秀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组成的协同育人发展团队。协同育人发展团队围绕共同的目标,相互协同,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发展团队的建设离不开合作交流平台的搭建。协同育人发展团队合作交流的实践平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教学上的合作。打破教学隔阂,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上的融合与渗透。思政课教师参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课教师引领政治方向,和专业课教师相互提供教学上的指导和建议,相互参与对方的课程设计、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建立共同备课,相互听课制度。教学合作能够增强教师对对方课程的真正认知和教学体验,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和专业课的热情。(2)科研项目上的合作。设立“协同育人”专题科研项目或思政课和专业课的交叉项目,鼓励教师合作申报,激发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研究热情,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协同育人实践。(3)专业实习见习平台。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见习与实习,思政课教师既获得了专业知识的积累,也加强了与学生的经常性联系和交流。(4)定期的研讨会和交流会。研讨会和交流会就协同育人的经验和教训进行讨论总结,修正不足之处,对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行强化。(5)协同育人资源库。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深度沟通后围绕协同育人理念,结合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共同构建协同育人资源库,使得各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共享。(6)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可以选取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这样思政课教师会加强对学生专业的了解,专业课教师也会自觉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多元的协同育人考核评价体系

实践是检验教育成效的客观尺度,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效果评价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学生思想品德是否提升,立德树人目标是否达成。因此高校要改变单一地把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作为工作考核的主要指标,积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多元评价体系。首先,要设置思想政治素养考核指标。具体表现在协同育人的考核中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伦理道德,团结合作品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衡量检验。以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实现为评估标准实际上是一种倒逼机制,促使专业课教学提升课程思政素养与能力,与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当然,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很难用指标体系去衡量,需要经过长期的经验观察和典型事件的检验,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综合分析,因此在检验路径上还要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实践表现、日常生活表现等进行多元的思想道德考量。其次,要细化协同育人考评标准,并有效监督执行情况。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并建立系列督查考核办法,由协同育人督导委员会根据标准定期组织同行专家评教团队检查考评,对协同育人的整体实践情况提出建设性评估意见,确保协同育人各项制度的切实落实。第三,要注重反馈整改。建立协同育人的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分析已经进行的协同育人实践,对教师在实施协同育人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督促学校相关部门修订完善协同育人制度,通过不断反馈使协同育人真正落到实处。对取得的优秀成果树立典型,并给予表彰和宣传推广,对考核评估不理想的教师要指出问题,并加以培训指导,提高其协同育人素养和能力。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协同育人主体的内在动力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激励制度也要与时俱进,适时更新。首先,要修订和完善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和评奖评优的标准,加大教师德育业绩的比重,将教师协同育人的贯彻执行情况与年终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调整、工资待遇挂钩,强化教师开展协同育人的内生动力。其次,激励标准的制定要能实现教师的职业成长的需要,让教师在职业发展上实现自我价值。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对激励主体的物质需要满足必须放在首位考虑,但是物质需要的满足不能够达到持久的激励效果,随着物质的满足,激励主体会更加倾向于对精神的追求。”[7]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老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组织、研讨和推广工作,多角度展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成果并表彰奖励。在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之中开展“协同育人优秀团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的评选活动,让教师获得职业上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再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考评结果的激励效用。协同育人的考核结果要合理运用。协同育人考核评估的结果要成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晋职晋级的重要考量指标。依据考核结果对在课程思政和协同育人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专门表彰和奖励,并通过校内外媒体进行宣传,发挥其典型示范与带动作用,从而进一步强化教师协同育人意识,浓郁高校协同育人氛围。

(五)建立联动机制,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协同育人中的引领作用

课程思政的推进是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上的重要变革,不仅是教师教学理念和认知的改变,也是高校教学实践及各项制度的改进与适应。课程思政视域下协同育人制度的建设,除了要完善常规的党委领导下的协同运行机制,还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同引领作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方向明确坚定,有着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队伍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不必重新整合组织,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力量和资源,立即实现与学校及其他专业学院的联动,因此理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中承担起引领作用。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校协同育人各部门的联动。课程思政视域下,建立以党委领导下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高校党委全面主导和部署高校协同育人工作,制定协同工作实施细则,其他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主动自觉配合,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多元育人主体的同向同行。在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中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成立协同育人业务指导委员会,开展协同育人课题研究,负责协同育人指导、咨询、督查工作,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第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专业学院的联动。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龙头,选取优秀思政课教师与各专业学院对接。在业务交流与指导、听课评课、培训交流等环节建立规范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再次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内部的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自身要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为课程思政和协同育人提供理论支撑。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加强协同育人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同时积极关注和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或素材用于课堂讲解,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热情。

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协同育人有助于实现不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助于加快完成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当前,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和协同育人都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和经验。今后一段时期,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建设应重点探索操作性强且具有可推广性的协同育人具体方案和机制,并使之深化、优化、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思政课和其他各级各类课程的同向同行,形成“大思政”格局,真正完成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思政课专业课协同——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13期)2021-01-14“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四化”协同才有出路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2期)2016-05-17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15年2期)2015-11-08协同进化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