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的关系:相关性、问题分析与优化建议——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

黎 静 余 华

(岳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综合科,湖南 岳阳 414006)

就业人口是产业发展最关键的要素,而产业发展是解决人口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和载体,两者的协调性决定着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1]。深入开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和人口就业关系研究,对探索洞庭湖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岳阳市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的调查及分析发现,当前湖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虽然逐步提升,但就业结构仍无法完全适应产业结构的改变,应从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力,以提升产业结构与就业布局的协调性。

1.1 经济发展量质同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1.1 经济快速增长

2010—2020 年,岳阳市GDP 年均增长9.0%,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0.3 个百分点,其中,2020年增长4.2%,居全省第1 位。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3.5%、9.2%、10.2%,分别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0.1、0.1、0.7 个百分点[2],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1.1.2 经济总量持续壮大

岳阳市GDP 由2010 年的1447.47 亿元增加到2020 年的4001.55 亿元,净增2554.08 亿元,是2010 年的2.77 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9.91亿元,净增249.42 亿元,是2010 年的2.18 倍;
第二产业增加值1622.25 亿元,净增895.17 亿元,是2010 年的2.23 倍;
第三产业增加值1919.39 亿元,净增1409.5 亿元,是2010 年的3.76 倍[2]。

1.1.3 人均均量持续增加

岳阳市人均GDP 由2010 年的27127 元增长到2020 年的78868 元,净增51741 元,是2010年的2.91 倍,按2020 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 达到11434 美元,高于湖南省人均GDP 2315 美元[2]。

1.1.4 经济质量持续提升

第一产业比重小幅下降,2020 年为11.5%,比2010 年降低了3.0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下降,2020 年为40.5%,比2010 年降低了9.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2015 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0 年达到48.0%,比2010 年提高了12.8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 由2010 年 的14.5:50.2:35.3 调 整 到2020 年 的11.5:40.5:48.0[2],实现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转变。

1.2 人口缓慢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1.2.1 人口增速缓慢下降

岳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岳阳市常住人口为505.19 万人,与2010 年岳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547.79 万人相比,减少了42.6 万人,下降7.8%,年平均下降率为0.8%。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133.57 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6.4%,比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29.08 万人[2]。

1.2.2 劳动人口急剧下降

2020 年,岳阳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93.24 万人,占18.4%;
15-59 岁人口为309.55 万人,占61.3%;
60 岁及以上人口为102.4 万人,占20.3%。与2010 年岳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44 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83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39 个百分点[2],劳动力人口大幅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

1.2.3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2020 年,岳阳市常住人口中,15 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06 年,比2010 年增长0.48 年。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96 万人,比2010 年增加11.44 万人;
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9.54 万人,比2010 年增加3.7 万人;
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8.47 万人,比2010年减少41.42 万人;
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3.46 万人,比2010 年减少14.39 万人;
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6.42 万人,比2010 年减少3.24 万人,文盲率下降比率为1.27%,比2010 年降低0.49 个百分点[2]。

1.3 就业规模缩小,产业就业结构优化

1.3.1 就业规模急剧萎缩

2020 年岳阳市从业人员258.86 万人,比2010年的315.01 万人减少了56.15 万人。

1.3.2 产业就业结构优化

2020 年岳阳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61.11 万人,比2010 年减少了77.93 万人;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73.90 万人,比2010 年增加6.87 万人;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123.85 万人,比2010 年增加14.91 万人。就业结构由2010 年的44.1:21.3:34.6调整为2020 年的23.6:28.6:47.8,就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三、二”向“三、二、一”的转变。随着就业结构的不断改善,全员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人均收入由2010 年的人均3.73 万元提高到2020 年的人均11.82 万元,增长了216.9%[2]。

表1 2010—2020 年岳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2.1 基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表示各产业的规模比重与各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计算公式为:结构偏离度=(某产业占GDP 比重/同期该产业就业比重)-1。

根据2010—2020 年岳阳市产业与就业相关数据,对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进行测算,结果见表2。

表2 2010—2020 年岳阳产业结构偏离度

从表2 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岳阳市产业偏离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到2020 年下降至1 以下,表明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逐步增强。

从第一产业来看,2010—2020 年以来,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均为负值,在-0.5 至-0.7 之间,表明该产业劳动力占比高于其产业占比,劳动生产率偏低,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转型升级滞后。自2012 年开始,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加剧,结构效益持续降低,劳动力流出的势能随之增大,将转化为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动能。

第二产业是非劳动要素密集部门,其劳动生产率高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结构偏离度始终为正值,2012 年之前高达1.2 以上,表明该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强,产业劳动力流入严重不足,之后结构偏离度逐年下降,2017 年出现短暂反弹,这一阶段第二产业的发展更多依靠资本的投入来带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吸纳就业的能力。2018 年之后,政府大力推动“双创”,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该产业结构偏离度再次下降,劳动力流入加快,产业与就业逐步协调。

第三产业是结构偏离度最小的产业,趋势先减后增、震荡变化,到2020 年降至0,表明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逐步向均衡状态靠近。初期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接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2014 年之后,偏离现象有所加剧,表明新兴经济兴起,对就业人员的学历、技能等要求相对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面临招工难和就业难的困境。由于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附作用大,加之第一、二产业的劳动力不断涌向第三产业,其结构偏离度可能重新抬高,因此,需要通过提高第三产业的占比,提高服务产品的附加值,以确保提高产业的均衡性。

2.2 基于就业弹性系数的分析

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变化的反应程度,就业弹性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就业的能力则越强,反之越弱[3]。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根据相关数据,对2010—2020 年岳阳市的就业弹性进行测算,结果见表3。

从表3(不考虑少量异常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5 年岳阳市GDP 就业弹性为正,且呈下降趋势。自2016 年开始,就业弹性系数由正转负,GDP 增速为正,这种趋势说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贡献率逐渐下降,虽然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劳动在生产要素体系中的作用下降,资本与技术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作用上升,反映出岳阳市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逐步提升。由各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劳动力流出,第二产业劳动力小幅流入,第三产业劳动力逐年增加[4]。

表3 2010—2020 年岳阳市就业弹性系数

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总体水平不高,波动较大。2010年以来,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基本为负值,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量减少并未导致第一产业增加值减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主要表现为挤出效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由2010 年的141.13万人减少至2020 年的61.11 万人,减少了80.02万人,农村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流出。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两分趋势明显,2011—2016 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正值,且数值变化趋势有所增大,表明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对就业增加有一定的拉动作用,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出现较大波动,总体为负值,就业人数明显下降,出现结构性失业,大批劳动力流向第三产业,由此表明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将逐渐减弱。2016—2020 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了39%,产业就业人数下降了21.3%,呈逐年递减趋势。

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相对稳定,大多以正值为主,且绝对值较大,平均就业弹性远高于其他产业,说明第三产业已成为岳阳市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主要行业。自2016 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下降,且多为负值,尤其是2020 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弹性系数降到最低点。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由于产业发展加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的边际收益降低。另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新型服务业的增长快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5],故而使岳阳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下降。

2.3 基于协调性系数的分析

结构偏离度及就业弹性的分析侧重测量结构内部两大系统间的协调契合关系,而协调系数指标则从整体上测量两大结构间的相似互动程度[4]。协调系数越趋近于1,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高度协调;
协调系数越趋近于0,表明发展不均衡。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Hxy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系数,介于0 和1 之间;
Xi表示第i 产业增加值比重,Yi表示第i 产业就业人数比重。

表4 显示,2010—2020 年,岳阳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总体稳定,协调系数处于0.7-1.0 之间,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20 年趋近1,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处于高度协调、发展均衡状态。

表4 2010—2020 年岳阳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系数

综上所述,岳阳市就业与产业增长过程虽然不尽相同,但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相关性逐步增强。岳阳作为湖南省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副中心和增长极,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就业人口强力支撑,同时,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也必将带来大量劳动力的流入,形成就业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3.1 产业结构拉动效应不强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政策,三次产业应按照“一产降、二产稳、三产升”的趋势发展[6],岳阳市产业发展基本遵循这一趋势变动,但自2019 年开始,第一产业占比提升,第三产业占比下降,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导致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大大降低[6]。此外,从第三产业内部来看,各行业比重失调也十分明显,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当地区人均GDP 达到一定水平时,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主要依靠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社会及个人服务业来拉动[6]。岳阳市的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增加值份额虽有所上升,但占比较小[6],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不明显。同时,占比较大的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对就业的吸纳作用不强。

3.2 就业结构均衡性不够

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调整较慢。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2010 年岳阳市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重为14.5%,到2020 年降至11.5%,随着第一产业经济规模占比不断下降,农业从业人员也不断减少,但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虽然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份额趋于下降,仍有较多的劳动力滞留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虽较2010 年下降了20.5 个百分点,但仍高出其产业占比12.1 个百分点,需继续转移第一产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二是工业、服务业吸纳劳动力不足。2020 年岳阳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2010 年增长了2.23 倍,但第二产业就业总人数仅增长10.2%,就业发展远远滞后于其产业发展步伐。2010 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但由于发展水平不高,从业人员主要集中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信息、咨询、科技等新兴行业仍发展不充分,其吸收劳动力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出来。

3.3 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岳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20年,岳阳市常住人口中,15 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06年,仅比2010年提高0.48年[7]。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96 万人,仅占9.7%;
拥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81.93万人,占55.8%;
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6.42 万人,占1.3%。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日趋提高,目前岳阳市劳动力现有技能素质与产业结构需求失衡,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4.1 第一产业视角:积极扶持“弱势产业”,对内消化与对外转移并重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偏低,但就业比重较高,因此,第一产业既要注重向其他产业转移,又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渠道[8]。一是坚持创新发展,激发农业发展活力。要创新农业服务机制及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拓展农产品营销方式,创建“大美洞庭”等农产品线上销售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产业价值链。二是坚持协调发展,补齐农业发展短板。要结合当地实际,推动农业内部协调发展,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提高农业效益。三是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大美湖区优质农产品基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依托湖南自贸区岳阳片区等开放平台,立足岳阳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引进一批全国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4.2 第二产业视角:大力调整工业结构,劳动密集型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并重

第二产业既要承接第一产业的富余劳动力,又要通过创造对第三产业的需求,间接推动劳动力流向第三产业[6]。因此,要加快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提质传统产业转型。传统产业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岳阳市的支柱产业,如石化、食品、医药、造纸等。通过采用高技术改造来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壮大新兴优势产业发展。推动临湘市、岳阳县、华容县对接中心城区发展,联动打造新材料、现代物流、电力能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引导平江县、汨罗市、湘阴县加强与省会长沙市的区域合作,提高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配套协作能力。

4.3 第三产业视角: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规模扩张与就业创造并重

要继续提高第三产业份额,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全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一是要实施市场化战略,鼓励和促进服务业市场竞争。二是要实施国际化战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三是要实施品牌战略,扶持发展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市场,打造市场品牌。四是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和就业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集中支持服务业优势明显的区域,发挥辐射带动功能。

猜你喜欢就业结构岳阳市第二产业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第一中学云帆文学社中学时代(2022年7期)2022-09-07岳阳市鸿达蜂业有限公司产品参考价目蜜蜂杂志(2022年5期)2022-07-20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楼小学395中队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12-02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中国财政年鉴(2017年0期)2017-07-04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智富时代(2017年4期)2017-04-27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智富时代(2017年4期)2017-04-27湖南省岳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岳阳市公安局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仇岳刚中国法治文化(2016年3期)2017-01-19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新疆农垦经济(2016年6期)2016-12-01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商(2016年23期)2016-07-23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6年3期)20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