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以通道,道以承教

李猛

摘要:
字以通词,词以通道,道以承教。“道”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异常丰富的内涵,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的著作《元典关键词研究的理论范式》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的重要成果暨“中国元典关键词研究丛书”(六种)和“中华字文化大系丛书”(八种)的基础和纲领,通向元典之“道”,又以元典为“道”,开辟了中华元典关键词研究的通变范式,同时,又根植学术,耕耘讲坛,赓续传统,指向未来。

关键词:
关键词研究;

元典;

传承;

教育;

理论范式

中图分类号:
G122; H13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2.05.020

“道”这个字,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多重内涵。“道”的本义是人们脚下行走的道路,而“道路”又有方向、规则、方法、路径的意思,“道”作为动词则有“说”的意思,在中国的审美传统中,“道”从形而下的道路引申出了形而上的丰富哲学内涵。本文所讨论的“道”,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指形而上的“道”。“道”涵盖了轴心时代儒道墨法兵各家的璀璨思想,以及经秦汉以后儒道释三教交融传递而融刻成中华文化基因的元典精神。能够通“道”的词,因其具有窥一字而识“道”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了解读中华元典精神的关键词。何谓“元典”?元典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冯天瑜先生指出:“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是《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经’……因《乐》亡佚,中华元典实为“五经”。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先秦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1]5-6。而所谓“元典精神”则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1]5-6这种原创性精神,可视为中华民族的“道”。第二层意指路径和方法,即是把关键词研究作为解锁元典精神的钥匙和方法。元典关键词的研究担负着文化传承、文论传承和教育传承的三重责任,既指明了传承的路径,亦给出了实施的方法。词以通道,是武汉大学教授李建中先生所著《元典关键词研究的理论范式》一书孜孜以求的学术理想;
道以承教,则是这一部大书践行理想的路径和方法。

一、 文化传统的传承之道

文化是历史,也是一种现场。当代世界的文化生活,没有不受到各自文化历史影响的存在。处于21世纪的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对于传统的态度经历了很多次变化,在信息时代,种种文化的交锋又引发了诸多的争论乃至尖锐的争议,从中依然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总体而言,中国人在西方文化面前,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不够自信的。与此同时,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普遍的民族情怀、民族情结中,因为对传统的了解和理解不足,也不免有失之偏颇的情绪存在。

中华元典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创性精神,它的文化基因是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的,正因如此,中国文化才能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平等地构成一个多元化的当代文化生活。初读《元典关键词研究的理论范式》(以下简称《元典关键词》),便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感受,即本书的作者李建中先生是一位热心之人,急切地想要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更多的青年人真正了解和认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把这种传统代代相传,使我们原本就熠熠生辉的文化在世界的面前更加明亮,让青年一代在世界面前更自信地展现中国气质与中国风度。这也使得《元典关键词》一书,在严谨的理论架构上,更多一份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

说起中国文化,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很自豪地说上一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要真正阐释中国文化究竟怎样博大而又如何精深,却又殊为不易。盖因中国文化的时间太久远,空间太辽阔,在时空纵横的交错点上留下鲜明印记的人和事太丰富,这些斑驳成历史光影的人和事所蕴藏的精神世界又太深奥广博,以至于后人每每谈及,只能以一句“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来应付,难免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虚构感和敬而远之的疏离感。那么,究竟怎样认识和理解我们津津乐道却又很容易被解读得似是而非的传统文化?这很复杂,需要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和坚实的学理基础;
但在某种意义上,这又很简单,只需要你能挑出一个具有元典意义的汉字来,你就有机会认识这个字背后蕴藏的文化,你就有机会跟随这个字到中国的文化史中旅行、漫步。因为元典精神即是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源头,元典精神对后世的价值观、审美观乃至思维方式,跨越两千多年,从轴心时代至今,依旧对我们的文化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元典精神是不朽的,但它并非僵硬不变的,元典精神的意义通过现代性的解读,直至今日它对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的判断和指涉依旧能提供十分积极的意义。

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言,研究一个字就是研究一部文化史。一字一世界,这是一种文化解码。《元典关键词》全书洋洋洒洒28万字,上编十章解决了元典关键词为何的学理构架,从理论模型到实践路径,从学术前史到当下境况,最后确立了元典关键词研究的批评示范式;
下编十章则详论元典关键词何为,并通过具体运用和个案分析,选择“人”、“天、道、人、文”、“博雅”、“趣味”、“大学”、“文章”、“观”、“怨”、“力”、“雷”共十组关键词(字)作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切入点,透过这十组字词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这十组关键词就是十把打开元典宝库的钥匙,可以次第纵览中华文化传统的脉络,也可以打开任意一扇门,领略一字之后的文化意象。开创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关键词批判方法”的雷蒙威廉斯,曾致力于“通过词语意义的考辨梳理,寻找有效研究社会和文化的独特方法,以呈现问题的起源、发展与流变,揭示隐身于词语的意识形态,绘制出认识文化与社会的路线图。”[2]在这一点上,《元典关键词》一书将关键词方法作为一种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一种解读传统文化的方法和路徑,不但与威氏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充满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性的。

二、 文论传统的传承之道

学术是难的,但学术也可以是美的。《元典关键词》是一本严谨缜密而又宏大精深的学术理论著作,同时也是一本深沉而充满情怀的散文集,它的语言魅力,趣味旨归,与中国传统文论的诗性美可谓一脉相承。它以“关键词”作为入门的钥匙,打开了中国文化传统之门,读一本《元典关键词》,便开启了一场一字一世界的中国文化审美之旅。此书的第一个关键词即是“元典”,李建中先生对于元典是怀有深情的。将中华元典这个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宝库通过“关键词”加以赓续、传承、阐扬并使之在21世纪焕发新的时代价值,既是李建中先生及其学术团队的学术追求,也是基于学术基石上的文化审美追求。在这部大书中,我们看到的不是艰深晦涩的、单向性的理论输出,不是刻板守旧、资料堆砌的知识搬运,而是既钩沉历史,又与时代同行,既释名彰义,严谨认真,又活泼新鲜,充满共鸣和互动的审美之旅,它更像是一名出色的导游,陪伴着读者认识元典,走近传统,切身感受元典精神的活力和诗意。

在表述上,西方的文学理论著作总体而言就是逻辑严密、论证严谨、思维抽象的哲学化话语风格。在注重学科“科学化”的今天,国内的文学理论著作长期学习西方,在话语风格上也难免浸染了西方学术话语抽象与晦涩的一面,往往显得面孔严肃刻板而令读者望而却步,因其过于注重理论语言的严密而失去可读性。而中国文论的语言传统本身则是诗性的,多元的,审美的,刘勰讲文章“非采而何”,即便是严谨的理论著作,也可以文采鲜明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元典关键词》一书,既有出自于对于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与热情,又有融通中西、交汇古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既是学术范式的理论建构,又是有感而发、为情而作的审美“散步”。

《元典关键词》一书,既是李建中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项目团队共同的心血“中国元典关键词研究丛书”(六种)和湖北省学术出版基金重点项目成果“中华字文化大系丛书”(八种)的基础和纲领。整个项目团队历时十年,成果愈三百万字,形成了“中国元典关键词研究”的理论范式,这一范式在融通中西的基础上,更承继了中国文论的诗性审美传统,用饱满的热情和深沉的热爱,使冰冷的学术理论著作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唤醒更多人重新認识和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
用诗性的语言和审美漫步的技巧,沟通并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理论不再板着面孔,传承也不再是一种单方面的愿望输出,而是作者与读者的结伴旅行。

全书探讨了元典关键词的创生、诠解、传播三大路径,确立了元典关键词研究的语言学、阐释学、学术史和批评史四大范式。从“人”义多“方”对“人”这个中华元典第一关键词的多元解读,到“天、道、人、文”的中华审美传统的深层剖析,我们可以看到元典中的“人”的观念对先秦以后整个中国文化传统中人的自我认识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可以看到我们的文化传统对于天、道、人、文之间的联系以及围绕着这种关系法则而产生的审美原则;
我们也可以看到博雅精神在中华审美教育对于完整人格的塑造和精神自由的追求,看到趣味对于教育和人生的积极引导;
还可以通过对“大学”的中西融汇和古今意义的贯通,看到古今教育通过“大学”追寻“大道”、塑造“大人”的不懈追求,感受师者三乐的切身体会;
从“雷”这一元典震卦到网络“雷”人、“雷”词的后现代解构,不但体现了作者的与时俱进,亦充满了童心不老的诙谐幽默,读之不忍释卷。

三、 “大学”传统的育人之道

李建中先生既是一位沉潜学术近半个世纪的学者,又是一位在教坛上耕耘了近半个世纪的教师。在本书问世之前,李建中先生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已有三十多年,并在长期的科研与教学实践中新创了“关键词讲授法”。遴选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和范畴,通过一字、一词,观澜索源、振叶寻根,揭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传承机制、基本特征及人格精神,并通过这门课,带领学生步入了中国文化的意义世界。而《元典关键词》一书,也正是李建中先生中华文化育人之道的延续、扩展与升华。

育人之道,重在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犹如对元典的阅读,找对了方法,就能登堂入奥,领略传统文化的厚重与辽阔,若方法不对,历史也成了死记硬背的包袱,非但没有美感,还会令人敬而远之。大学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相对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来说,大学既要传授“技”,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要传授“道”,即做人的准则和思考的能力。

育人之道的首义,即是“人”的确立与养成。“人”是《元典关键词》一书出现频率最高,内涵的挖掘最深,外延的拓展最广的一个词,也是在作者为学之境和育人之道中贯彻始终的一个词。书中用了一个专门的章节论述了“人”义多“方”、“人”言在“我”、“人”命关“天”三个核心命题,同时在多个重要章节中反复探讨“人”的丰富内涵。“人”是什么?自古以来,“人”的定义都是困难的,中西方对于人的理解和定义有所差异,更有相通之处。而在中华元典中,“人”是多元的,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秀,人是在世的,也是超越的。从育人之道而言,《元典关键词》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人’就是中国文化第一关键词,也是大学教育第一关键词。”[3]的观点。大学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教育,何以为人,成为何人,如何成人是每一个初进大学的青年学子都需要直面的困扰和疑惑,而解惑的过程就是一个化茧成蝶,走向成人的过程。把元典中蕴藏的先哲智慧作为根基,引领青年学子认识“人”;
把元典作为“育人之佳肴”和养份滋养“人”,把元典关键词研究的理论范式实施于教学之中,既传承了中国古代黉门传递的教育方法,又实现了现代大学教育中科研与教学关联互动的不断创新……一语言之,将关键词的讲授作为育人之道,是《关键词研究》一书的育人方法,也是对“成人”教育的念念初心和不懈追求。

大学的教育既然是一种“成人”的教育,则“大学”本身,就是这种“成人”教育最好的路径和方法。中国古代的“大学”本身就是“大人”之学,是通向“大道”、博学的教育方法。“大学”与“小学”的区别不在于入学年龄,而在于学习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和最终的目标——“修齐治平”的仁人君子。中国古代教育的辟雍、泮宫、杏坛、书院、国子监等,与西方教育史上的大学在形式和组织上固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大学”的教育精神却也是相通的,尤其是在对人的培养上,中西方大学也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强调中西元典的阅读和元典精神的传递,也是《关键词研究》一书将学术研究转换为教学实践的意义所在。李建中先生从2016年开始主持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通过关键词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把“成人”的教育、博雅精神的传递、师者三乐的感悟融汇贯通,在学术研究和通识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跨越了专业和学科,使每一届的本科生都因为武大的通识教育而终生受益。其中,博雅精神的传递,既是一种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以及养成“通”的意识和眼界的教育方法,更是中华美育的核心关键词。“大学”教育的“大”追求的是完美人格的养成,“大人”的养成,离不开博雅精神的培育,博是培养博观、博通的视野,雅是培养阅读经典,升华精神境界的能力。《关键词研究》阐述了博雅精神对于完美人格的塑形作用,通过对刘勰《文心雕龙》博观理论在文学、绘画领域的批评实践,探讨了“博”与“雅”在中华传统美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当下这个西方文化席卷全球的时代,博雅教育既强调打开眼界,勇于学习西方文化,更强调积淀底蕴,涵养雅正气质,立足于中华文化的滋养而自信地面对西方文化,使中华传统美育的当代意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与传递。

教育是苦的。要成为一名教育者,首先要经历长久的学习和积累,取得相应的资质和许可;
其次还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己积累的人生经验通过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并不是每一个学有所成者都能将自己的学识修养在课堂上作有效传递,在大学讲坛,自身科研能力很强,学术底蕴也很丰富,但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的老师也大有人在。遇到这种情况,则教育者苦,受教育者也苦,教育在输出和接受之间就变得十分难受。但教育更是乐的,一旦找对了方法,学生获益,乐在其中,作为传道者的教师更乐在其中。方法很重要。《关键词研究》一書,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将学术研究转化成教学实践的好的方法。李建中先生用“趣味”作为教育的关键词,并领悟出了“衰而不老、独而不孤、烦而不忧”的“师者三乐”。笔者也在一所大学做老师,对于“趣味”教学,也是深有体会:一堂课自己以为讲得有趣,学生未必觉得有趣,但一堂课若是自己都觉得讲得无趣,则学生必定觉得无趣了。而一位教育者对教学趣味的感悟能力,唤起学生趣味的感召能力,则又要回到博观和雅正上来。博观了,讲起课来既能引经据典,给学生以知识,又能与时俱进,与学生产生共鸣;
雅正了,则不仅将三尺讲台视为谋生的饭碗,更能生成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和摆渡人生的情怀,虽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在大学一届一届学生的迎来送往间,师者的授业之乐,却历久而弥新。

四、 结语

用一句网络热词来说,学术的尽头是“道”。清代顾仲有言:“学以明道也。学者止从事于口耳之间,不究其源流本末,终不能以见道,其于全体大用终无当也。”[4]《元典关键词》一书的寻根索源,是在学者的明道和教育者的传道之间建立一条融通交流之道,是一条追求“大用”之道。21世纪的中国处于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新阶段,它不同于历史上农业文明王朝兴废的波形上升期,也不同于被工业文明打破闭关锁国之后封建帝国的历史下沉期,它所面临的世界格局以及经济、技术、文化现状都没有太多直接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元典精神在中华民族悠长的历史中发挥的精神支柱作用越发重要,《元典关键词》将具有元意义的儒道墨法兵以及经义、文章之学代入时代新变,也为传统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学术路径兼有西学方法和中学智慧,在交流、对话的平等视野中展现文化自信,正是中国风度的完美诠释。

[参考文献]

[1] 冯天瑜.元典精神的近代转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6.

[2]方维规.关键词方法的意涵和局限: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重估[J].中国社会科学,2019(10):116-133,206.

[3]李建中.元典关键词研究的理论范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

[4]顾仲.序[M]//陈惇.北溪字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93.

(责任编辑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