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干线断线故障同步时序信息检测方法

吴 寒

(三峡大学,湖北宜昌 443000)

随着新一代建筑的出现,其内部配线的复杂性和供电要求日益提高,对配电线路中干线安全要求也提高,对建筑低压配电线路也越来越重视。在工民用建筑中,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干线。对于向三相负载供电不平衡的线路,干线断开会导致整线出现不同等级的过压情况,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或火灾。特别是在住宅区,更容易发生用电设备烧毁的情况,可见断线对居民的危害是巨大的[1]。故障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基于FP-Growth算法的配电网主干断线故障检测方法。在现有数据源的基础上,利用电气特征建立故障诊断特征库,并挖掘相关规则,由此判断干线有无接地故障,判断故障位置。另一种为基于改进AdaBoost算法的配电网主干断线故障检测方法,采用纯数据驱动的方法对配电网进行特征筛选,实时检测故障。两者均可在较短时间内检测出故障,但受负载电路的谐波突变量影响,配线中的主干断线故障信息检测精度较低。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配电网中主干线故障同步时序信息检测方法。

在辐射型配电网中,线路故障通常会引起线路电流大于电流保护的整定值,考虑到线路长度短的特点,为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在每段线路上都设置三段电流保护。

1.1 三段式电流保护

为了避免配电线路干线断线故障影响整个配电线路,出现无法使用故障录波器检测故障电流波形的问题,采用了三段式电流保护方法,为同步时序关系模型构建起到保护作用[2]。

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的瞬时、限时和定时电流速断保护在保护周期上起到相互配合作用,只要达到了电流值,保护装置就应立即停止保护[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模式主要发生在电流I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模式主要发生在电流II段,定时电流速断保护模式主要发生在电流Ⅲ段;
Ti,I,Ti,II,Ti,Ⅲ分别表示第i条干线断线故障电流三段上的保护延时[4]。

三段式电流保护行为所耗费的时间与电流整定值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假设故障发生在E点、F点和G点,这三点三段式电流保护动作如下:当故障发生在E点时,同时启动B干线处的I、II、Ⅲ段保护电流及A干线处的II、Ⅲ段保护电流。对于B干线处的保护机制,存在T3,I<T3,II<T3,Ⅲ时间关系,同时T3,I<T4,II,此时B干线处的I段保护电流突然消失,说明采用了跳闸动作[5]。

图1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

当故障发生在F点时,同时启动B干线处的I、II、Ⅲ段保护电流及A干线处的Ⅲ段保护电流。对于B干线处的保护机制,与故障E点的保护机制一致,都是B干线处的I段出现跳闸[6,7]。

当故障发生在G点时,同时启动B干线处的II、Ⅲ段保护电流及A干线处的Ⅲ段保护电流。对于B干线处的保护机制,存在T3,II<T3,Ⅲ时间关系,同时T3,I<T4,II,此时B干线处的II段保护电流突然消失,说明采用了跳闸动作[8-10]。

1.2 同步时序关系模型构建

配电线路干线中出现断线故障后,首先启动三段式电流保护模式,在相应的保护延时后,按照一个保护动作按配合关系启动断路器。通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断路器跳闸,跳闸后的故障波呈现为故障录波器[11]。因此,根据配电网络的故障演化过程,建立如下无时间误差的同步时序关系模型:

式(1)中,tBRK表示故障录波器记录的跳闸信息时间;
ts表示三段式电流保护启动时间;
ΔTRP表示三段式电流保护动作时延;
ΔTBRK表示跳闸动作时延[12]。

忽略配电线路干线断线故障到启动跳闸保护这一过程,通过公式(1)可得到故障时间,公式为:

结合公式(2),可确定具体故障时间。

1.3 配电线路干线断线故障位置判定规则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间特性说明断路器和保护动作都正确,电流的起动状态与故障发生位置相关,准确地反映了故障录波信息[13]。根据保护配合可以初步确定故障位置,见表1。由表1可知,本干线保护I段起动可初步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若I段启动,则故障发生在本干线电流I段保护范围内;
否则,它不属于本干线I段保护范围。如果本干线I段启动,上一干线II级启动情况下,可进一步缩小故障定位范围[14]。如上一干线II段启动,则表明故障发生在本干线上II段后备保护范围内;
否则,在上一干线II段后备保护范围外及本干线I段保护范围内。

表1 故障位置初步判定规则

为了避免在故障信息检测过程中出现信息丢失的问题,设计了如下保护步骤:假设配电线路干线断线故障后产生了故障电流,该电流通过干线后没有出现预警的概率为pM;
该电流没有通过干线后出现预警的概率为pE[15]。基于此,充分考虑拒动、误动的判别行为,改进故障位置判定规则,如表2所示。

表2 故障位置最终判定规则

1.4 基于同步时序信息的断线故障检测流程

结合故障位置初步判定规则和故障位置最终判定规则,简化决策数据,消除由于断路器开断而出现的误动行为,同时也简化了现有的保护条约。该条约能够有效解决复杂配电环境下的条约混乱问题,扩展性较强[16]。

根据保护同步时序信息的特点,提出了故障检测流程的具体步骤,步骤一:配电网中每条线路均配置三段电流保护;
步骤二:采集配电网故障信息样本,按线路关系对各故障信息进行简化;
步骤三:这一决策表是以断路器在处理后的故障信息、保护动作状态为条件属性,以相应的故障单元、故障时刻和故障位置为指标建立决策表;
步骤四:约简步骤三中的决策表时,应根据粗糙集定义,确定配电线路干线所对应的故障因素集。由于配电环境复杂,决策过程也极为复杂,由此产生了条约组合式爆炸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结合决策信息,分析不同配电线路干线断线之间的关联关系。

改进的决策表约简步骤如下。

(1)假设故障发生在断路器,断路器所在的干线出现断线问题,其所对应的P1(n)、PⅡ(n)、PⅢ(n)为线路的三段保护模式;
而其余线路对应的三段保护模式分别为上级、本级和下级保护模式。

(2)在决策属性方面,除了断路器所在的干线出现断线问题,其余线路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上级线路L(n-1),本级线路L(n),下级线路L(n+1),这三个部分所对应的故障,分别为T1(n)、TⅡ(n)、TⅢ(n)。将其带进保护线路I、II、III中,并通过动作时间间隔区分故障时刻,由此进行时间推算。

(3)利用简化样本决策表的属性约简和值约简得到诊断决策表。

(4)当配电线路干线断线出现故障问题时,可在故障位置附近线路上,采取三段电流保护模式,及时检测电流突变量,并在同步时序信息下确定跳闸原因,避免因断路器跳闸而出现整个配电线路无法稳定工作的问题。同时,记录跳闸时刻。

(5)找出断路器所在线路为本干线路。

(6)对记录保护的起动情况按一级标准执行,分为上级保护、本级保护和下级保护。

(7)确定上级保护、本级保护和下级保护所对应的决策表属性信息,由此确定故障位置。

根据时序同步信息可知,如果线路没有发生断线故障,线路阻抗小于负载阻抗因子,使非线性装置的三次谐波电流经主干线流向系统侧;
当线路发生断线故障时,谐波电流将在断线后向负载阻抗方向传递,且不返回馈线起始位置。在这一时刻,线路起始位置产生的三次谐波电流是断线处前三次谐波电流。因此,在环形电路的起始位置,可得到主干线上的三次谐波突变量。

因为线路路径未发生改变,所以所有的环路波电流都能在前端检测到,并根据实际负载变化情况而发生改变。三次谐波电流的突变量ΔI3被界定成如下公式:

式(3)中,k代表采样数据;
ΔI3是前后数据采集值之差。因此,三次谐波电流突变率为:

在不平衡状态下出现干线断线时,会产生三次谐波电流和基波电流,该电流在线路起始位置处产生了非均匀负载。在出现故障点后,出现负载不平衡现象时,干线的起始端可以检测到突变谐波电流。但主干电势在此时会出现偏离情况,而偏离程度则取决于负载的不均。当主干电位偏离较大时,会导致低压配电线路电压过高;
当重相电压接近零时,低压配电线路无法正常工作。

按照电流、电压大小,将负载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恒定功率负载、恒定电流负载和恒定阻抗负载,在一个特殊的结构中,负载是由上述三种特性组合而成的。在低压配电网中,大部分线性负载会以恒定阻抗形式展示出来,小部分线性负载会以恒定功率形式展示出来。

当主干电位发生偏离时,基波电流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突变。由电位偏移干线引起的突变性基波电流ΔI1可以用以下公式获取:

式(5)中,I1表示故障后负载;
Vad表示非平衡干线电压;
Vr表示额定电压。

在配电线路干线断线故障发生时,在环形电路起始位置三次谐波发生突变,甚至产生基波电流突变。发生故障前后的基波和谐波基本特征,是造成线路起动时出现断线现象的主要原因。如果三相负载平衡出现故障时,线路中的线路没有明显的干线电位偏差。在检测方法设定数值时,误判率较低,能更精确地检测出主干线断线故障。

以图2所示的某地区220 kV配电线路为例,验证配电线路干线断线故障同步时序信息检测方法研究合理性。由图2可知,线路2180出现A相接地问题,主保护动作为A相跳开,说明重合成功;
线路2297出现BC相接地问题,主保护动作为拒动,说明后备保护是三相跳开动作。故障发生后,位于W1、W2、W3以及相邻厂区的故障录波器都开始录波。

图2 某地区220 kV配电线路

3.1 数据分析

以W1、W3故障录波为例,分析干线路电流波形,如图3所示。由图3(a)可知,A相电流在时间0.0~0.5 ms范围内,电流在[-0.80 A~0.80 A]范围内波动;
B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40 A~0.40 A];
C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50 A~0.20 A]。由图3(b)可知,A相电流在时间0.0 ms~0.3 ms、0.7 ms~1.0 ms、1.3 ms~1.5 ms范围内,电流在[-0.90 A~0.80 A]范围内波动;
B相电流在时间0.0 ms~0.6 ms范围内,电流在[-0.10 A~0.10 A]范围内波动。在时间0.6 ms~2.0 ms范围内,电流在[-0.60 A~0.60 A]范围内波动;
C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25 A~0.20 A]。

图3 W1、W3位置干线路电流波形

3.2 结果与分析

分别使用FP-Growth算法、AdaBoost算法和同步时序信息检测方法检测配电线路干线断线故障电流,并与试验数据对比,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a)可知,使用FP-Growth算法检测到的A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65 A~0.45 A],B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20 A~0.55 A],C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30 A~0.30 A];
使用AdaBoost算法检测到的A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50 A~0.55 A],B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05 A~0.15 A],C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60 A~0.50 A];
使用同步时序信息检测方法检测到的A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80 A~0.85 A],B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35 A~0.40 A],C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50 A~0.25 A]。

图4 三种方法配电线路干线断线故障电流对比分析

由图4(b)可知,使用FP-Growth算法检测到的A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25 A~0.25 A],B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60 A~0.50 A],C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05 A~0.01 A];
使用AdaBoost算法检测到的A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90 A~0.90 A],B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10 A~0.45 A],C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45 A~0.30 A];
使用同步时序信息检测方法检测到的A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85 A~0.80 A],B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60 A~0.60 A],C相电流波动范围为[-0.25 A~0.20 A]。

通过上述分析结果可知,本方法配电线路干线断线故障电流与实验数据最大误差为0.05 A,由此可知,该方法故障信息检测误差小。

本研究方法能有效提高检测率和检测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干线断线所带来的危害,结合故障检测算法,将通信规约转换工作量达到最小,使故障判断时间更加充裕,保证检测结果更加可靠。使用同步时序信息检测方法,除了检测配电线路干线断线故障外,还可以对海量故障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并由此构建故障信息挖掘系统,及时判断断线出现的误动和拒动问题。

猜你喜欢断线相电流干线T型三电平逆变器合成脉冲宽度调制相电流重构策略电工技术学报(2022年20期)2022-10-29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单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年5期)2022-06-18断线的珍珠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22年5期)2022-05-26基于过采样相电流重构相位误差抑制方法微电机(2022年1期)2022-03-21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汽车实用技术(2022年3期)2022-02-23归来吧!精灵(连载八)学苑创造·C版(2019年10期)2019-11-16浅析干线传输网升级改造勘察注意事项中国交通信息化(2018年9期)2018-11-09一起10kV开关控制回路断线故障分析及回路完善通信电源技术(2018年5期)2018-08-23断线的风筝琴童(2017年1期)2017-02-18电动汽车用电机控制器三相电流不平衡检测电路设计客车技术与研究(2015年3期)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