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的禹形象书写价值探究

陈 琳,王启才

(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吕氏春秋》是一部成书于先秦末百科全书式的杂家著作,是吕不韦及其门客博览群书、著其所闻而成,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总晚周诸子之精英,荟先秦百家之眇义”[1],是一部集大成之作。据统计,《吕氏春秋》中“禹”字出现46次,涉及31篇,具体为:《孟春纪·去私》1篇,《仲春纪·当染》1篇,《季春纪》有《先己》《论人》《圜道》3篇,《孟夏纪·尊师》1篇,《仲夏季·古乐》1篇,《季夏纪·音初》1篇,《孟冬纪·安死》1篇,《仲冬纪·当务》1篇,《有始览》有《应同》《谨听》《务本》《谕大》4篇,《孝行览·慎人》1篇,《慎大览·贵因》1篇,《先识览·乐成》1篇,《审分览》有《审分》《知度》2篇,《离俗览》有《上德》《用民》《举难》3篇,《恃君览》有《长利》《知分》《召类》《行论》4篇,《开春论》有《开春》《爱类》2篇,《慎行论》有《疑似》《求人》2篇,《士容论·务大》1篇。这些记载作为论据材料而出现,目的是为所要论述的观点服务,但客观抒写了禹征讨不服教化之国、治理洪水、建立夏朝、治国有道等伟大功绩和勤于民事、公而忘家的高尚品格。从史料来源看,部分引用了先秦典籍当中的禹事迹;
也有部分不见于他处记载,为本书所独有,可补禹之史实。《吕氏春秋》中关于禹的资料比较丰富,而至今未见有专文探讨,实有探讨之必要。探析《吕氏春秋》中的禹形象,既可从中窥见该书的一些思想主张,又可了解禹形象在先秦的演变和发展状况。

《吕氏春秋》所载禹的功绩主要表现在攻伐三苗等国、采用恰当的方法治理洪水、建立夏朝、治国有道等方面。

1.1 禹之征伐

主要包括征伐三苗、曹、魏、屈骜、有扈等。

关于禹征伐三苗,《吕氏春秋·上德》记载:“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2]451该篇举此例是为论证“崇尚德治”的主题,未具体展开禹攻伐三苗的事迹,然三苗最终归服舜,禹的征伐应起了很大作用。

三苗部族十分凶顽,尧时,便虐政作威,不肯用善化民,而作五虐之刑,杀无罪之人,帝尧怜惜民众,便发兵“遏绝苗民”[3]536。

舜登帝位后,又“窜三苗于三危”[3]66。至禹治水之时,苗民亦凶蛮,不予配合,“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功。”舜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3]123于是,禹乃率师征伐三苗。《尚书·大禹谟》中的一段记载与《上德》篇所记相似:

(禹)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3]97-99

禹伐三苗,誓言坚强,抱必胜决心,战争之后,苗师溃败,苗民势力衰微,从而为舜行德政、三苗归服奠定了基础。《墨子·非攻下》曰:

昔者三苗大乱……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苗师大乱,后乃遂几。[4]

《荀子·成相》亦曰:

禹劳心力,尧有德,干戈不用三苗服。[5]547

《吕氏春秋·上德》参考了先秦典籍中的相关记载,用简明的语言书写了禹伐三苗,削其势力后,舜施德政,三苗归服之事,表达了“尚德”的主张。

《吕氏春秋·召类》记载:“禹攻曹、魏、屈骜、有扈,以行其教。”[2]487-488该篇书写禹的此项事迹,是为论证“凡兵之用也,用于利,用于义”[2]487的主旨,然征之先秦其他典籍,所言非虚,如:

(帝尧)七十六年,司空(禹)伐曹魏之戎,克之。(《竹书纪年》)[6]45

可知,有禹伐曹、魏之事。

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膾、胥敖。”(《庄子·齐物论》)[7]95

孙诒让曰:“胥为骨讹,骨敖即屈敖”[8],则有禹伐屈敖之事。

禹攻有扈。(《庄子·人间世》)[7]147

则有禹攻有扈之事。

《吕氏春秋》据先秦典籍中的资料,对禹征伐三苗、曹、魏等地作了总结,完整呈现出禹征伐不义之师、治理国家内乱的功绩,展现了禹勇毅果敢、坚持正义的英雄形象。吕不韦认为秦国是正义之师,他当政期间,多次发动对韩、赵、魏三国的战争,获得大量的城池和土地,新建了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又在庄襄王三年(前247)和秦王政六年(前241)分别瓦解了东方六国的最后两次合纵。吕不韦还利用东方各国的矛盾,分别与燕、韩两国连横,对东方各国形成了分割包围的局势,大大推进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另外,他也希望借助禹征伐三苗等国的成功经验,启示秦王朝采取义兵与德政并用之法征服戎夷国家。

1.2 禹之治水

禹最主要的功绩是治理洪水,“五害之属,水最为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9]在禹的努力下,肆虐的洪水得到有效治理。在民众心中,禹是伟大的治水英雄,其治水事迹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吕氏春秋》中的相关记载也很丰富。

尧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3]40,尧问四方诸侯谁可担任治水职务,他们都推荐鲧,尧于是命鲧治水。鲧用“鄣”的方法,“九载,绩用弗成。”[3]41舜便“殛鲧于羽山”[3]66,又让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吕氏春秋·开春》记载:“故尧之刑也,殛鲧于虞而用禹。”[2]514鲧、禹治水的事迹在当时普遍流传,先秦典籍多有记载,如: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韩非子·五蠹》)[10]

鲧鄣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国语·鲁语上》)[11]

禹并未因其父鲧被杀而衔怨,尽心竭力治理洪水,终日奔劳在外,以致皮肤黧黑,腿生跛疾。尽管如此,也毫不懈怠。

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吴刀。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为司空,以通水潦,颜色黧黑,步不相过,窍气不通,以中帝心[2]498。(《吕氏春秋·行论》)

不有懈堕,忧其黔首,颜色黎黑,窍藏不通,步不相过,以求贤人,欲尽地利,至劳也。(《吕氏春秋·求人》)[2]541-542

禹治水时的辛劳形象,在战国典籍中记载颇多,如:

禹亲自操稾耜而九杂天下之川;
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庄子·天下》)[7]1080

禹跳。(《荀子·非相》)[5]88

禹之劳,十年不窥其家,手不爪,胫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曰禹步。(《尸子》)①

《吕氏春秋》引用了这些资料,并有所新创,以“颜色黧黑,窍藏不通,步不相过”三个词语,生动地描绘出禹劳苦治水的形象。

禹治水时,注重顺应自然,因势利导。

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2]336。(《吕氏春秋·贵因》)

禹顺应水之力,疏通三江五湖,凿伊阙山,使水道畅通,让水流入东海。《孟子》书中也提到禹顺水流之势,治理水灾: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告子下》)[12]924

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离娄下》)[12]632

禹主要用“疏”的方法“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3]113。他开凿龙门、吕梁、孟门,疏通黄河,疏导长江,筑彭蠡湖堤防,帮助一千八百个国家免除水患的困扰。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古乐》)[2]106

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名曰鸿水。禹于是疏河决江,为彭蠡之障,干东土,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吕氏春秋·爱类》)[2]524

以上《吕氏春秋》的资料与下面《尚书》《孟子》等先秦典籍所载禹治水行迹与疏通江河、“人得平土而居之”等事有所不同,可互相补充。

既载壶口,治梁及岐。(《尚书·禹贡》)[3]134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
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北过降水,至于大陆;
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入于海。(《尚书·禹贡》)[3]160-162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滕文公下》)[12]482

《吕氏春秋》还记载了禹在疏导江河之时,有些民众并不理解,反而堆积瓦石去阻挡他。

禹之决江水也,民聚瓦砾。事已成,功已立,为万世利。禹之所见者远也,而民莫之知。(《乐成》)[2]360

《乐成》篇旨在论述“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2]360,即不能与民众一起谋划革新、创始之事,却能和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这种抬高贤人功绩、贬低民众作用的观点,有失偏颇,但所用资料未见于其他典籍,客观写出了禹治水时一些民众的表现和做法,可作为“禹史”之补充材料。

禹为治水,终日劳苦奔波,“随山刊木”[3]133,“疏九河、沦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12]404,“平水土,主名山川”[3]540,历经13年,最终获得成功,“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3]165,禹遍行四方,助民治理水患、平水土,促进了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安稳的生活,这为他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他后来受禅称王的重要原因。

《吕氏春秋》中用较多篇幅叙述禹平治水土,使民众安居乐业。这种安排除颂禹之功外,也反映出吕不韦对于秦国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农业生产的重视。在吕不韦当政期间,秦兴建了两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采取“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方针,“深淘滩,低作堰”,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②。这样浩大工程的顺利修建,除了李冰等人正确的修筑方法外,相邦吕不韦的支持也起了重要作用。郑国渠兴建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郑国“引泾入洛”的建议,得到吕不韦的认可,工程完备之后,能灌溉“泽卤之地四百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③。不管是修都江堰还是郑国渠,都体现了吕不韦的治国理政才能。

1.3 禹之建国

禹受舜禅让而立为王,是夏朝的第一位君王,德配其位,实至名归。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
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吕氏春秋·去私》)[2]20

《去私》篇举尧、舜禅让的例子,是希望君主能像尧、舜一样公正无私。上博简《容成式》中关于尧、舜禅让的记载与此相近:

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舜有子七人,不以其子为后,见禹之贤也,而欲以为后。[13]

尧、舜都有自己的儿子,但为天下着想,把帝位传给了贤者。禹是一位贤能之人,又治水有功,自然得到了舜的青睐和民众的拥戴,但他“自以德劣于前,谦而不称为帝”④而立为王:

禹欲帝而不成,既足以王海内矣。(《吕氏春秋·务大》)[2]610

禹没有称帝,但已统一海内,“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14]1641,为万邦之君。《吕氏春秋·用民》:“当禹之时,天下万国。”[2]455这在先秦典籍中有类似记载,如:

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战国策·齐策四》)[15]640

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禹之力也。” (《左传·昭公元年》)[14]1150

可见禹时,天下万国是有史料根据的。禹治国期间,有典有则,赏罚分明,举贤纳士,“正殊俗”,使万国安宁。

《吕氏春秋·长利》引《庄子·天地》说:伯成子高认为“禹时,行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不愿立为诸侯。成玄英疏:“郭注云弊起于尧而釁成于禹者,欲明有圣不如无圣,有为不及无为,故尚远迹,以明绝圣弃智者耳。”[7]432庄子列举此事虽是表明其“绝圣弃智”的主张,但客观反映了禹之时已明赏罚之道。

禹作为君王,明御臣之道,使臣得法,如《吕氏春秋》记载:

主也者,使非有者也,舜、禹、汤、武皆然。(《圜道》)[2]65

禹曰:“若何而治青丘,化九阳、奇肱之所际?”(《知度》)[2]396

尧、舜之臣不独义,汤、禹之臣不独忠,得其数也。(《审分》)[2]378

三王之佐,其名无不荣者,其实无不安者,功大也……三王之佐,皆能以公及其私矣。(《务本》)[2]262

除使臣有道外,禹还重视任用贤人,虚心纳谏。如《吕氏春秋》记载:

非其人而欲有功……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知度》)[2]398

禹染于皋陶、伯益。(《当染》)[2]36

得陶、化益、真窥、横革、之交五人佐禹。(《求人》)[2]542

禹的这五个贤臣在战国子史典籍中就有所记载,如:

禹有五丞。(《战国策·齐策四》)[15]640

禹傅土,天下平,躬亲为民行劳苦,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荀子·成相》)[5]548

皋陶掌管“五刑”、伯益掌管“上下草木鸟兽”。皋陶曾劝谏禹要“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3]102。他认为君主应注重修身,思长久之道,宽厚待民,禹对此予以赞同。皋陶又提出“亦行有九德”⑤,禹亦深表赞同,并付诸实践,如《吕氏春秋》说:

三代之兴王,以罪为在己,故日功而不衰,以至于王。(《论人》)[2]60

勤劳为民,无苦乎禹者矣。(《爱类》)[2]524

禹把百姓生活不够安稳、国家不够稳固的罪过全归于自己,“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12]643,注重自身德性修养,每日勤勉为政,宽厚待民。可知,禹之所以能成就大业,是因为其自身贤明,能知人善任,善使贤才。

首先,禹为人勤劳顽强,勇于担当。面对滔天的洪水灾害,禹没有畏惧,不辞劳苦,毅然担起治水的重任,《吕氏春秋》说: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古乐》)[2]106

禹周于天下,以求贤者,事利黔首、水潦川泽之湛滞壅塞可通者,禹尽为之,人也。(《慎人》)[2]294

禹周游天下,寻求贤德之人,做对百姓有益的事情,把淤积阻塞的水流湖泊疏通,辛勤操劳,毫不懈怠。《吕氏春秋》说:

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
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龙俯耳低尾而逝。则禹达乎死生之分、利害之经也。(《知分》)[2]483

禹内心坚守道义,即便遇到黄龙把他所乘船只驮了起来,也凛然不惧,面不改色,最终黄龙伏下耳朵、垂下尾巴游走了。这一传说引自《竹书纪年》:

南巡狩,济江,中流有二黄龙负舟,舟人皆惧。禹笑曰:“吾受命于天,屈力以养人。生,性也;
死,命也。奚忧龙哉!”龙于是曳尾而逝。[6]49

两项比较,《知分》描写更具体生动,真正通晓死生大义的人,能坚守道义,不为外物所惑,从而凸显了禹正义英勇、不惧危难的形象。

其次,禹为公弃私,心怀天下。《吕氏春秋·音初》记载:“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2]119禹为早日治理好洪水,一刻也不敢耽误,幸遇涂山氏之女,尚未来得及成婚,又匆匆去巡视南方。关于禹为治水而没有时间归家的故事,先秦典籍多有记载,如:

(禹曰):“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尚书·益稷》)[3]123

禹疏九河……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12]404

禹娶涂山氏,婚后仅四天就受命治水,治水期间虽有时途经家门,也因怕耽误治水而未回。《音初》引用禹这则传说,书写了禹心怀天下、公而弃私、勤劳治水的英雄形象。

再次,禹谦逊有礼,尊师重道。当舜让禹担任“百揆”时,禹稽首拜,让于稷、契、皋陶。舜欲禅位于禹时,禹认为自己“德罔克,民不依”[3]90,向舜举荐皋陶。见舜执意传位于己,又说:“枚卜功臣,惟吉之从。”[3]95“禹见耕者耦立而式,过十室之邑必下。”[5]582可见,禹是一个谦逊有礼的人。

禹之裸国,裸入衣出,因也。(《吕氏春秋·贵因》)[2]339

禹到裸国,遵循该国礼俗,“解衣而入,衣带而出。”[16]10《贵因》篇举此例既体现出禹尊礼谦逊的品格,又表达了要善于顺应客观情势的主旨,且未见于先秦他书记载。

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吕氏春秋·谨听》)[2]258

禹洗一次头要多次握住头发停下来,吃一顿饭要好多次站起身来,为的是依礼待贤,弄懂所不了解的知识。

禹师大成贽。(《吕氏春秋·尊师》)[2]74

舜为御,尧为左,禹为右,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奚故也?其知之审也。(《吕氏春秋·疑似》)[2]538

可见,禹礼贤下士,尊师好学,不耻下问。

禹生活简朴,严于律己。禹治水时是衣着简朴、手执耒臿、面容黧黑的形象。山东嘉祥县武梁祠西壁上有禹的画像(图1),画像中夏禹身着短袍,头戴尖顶草帽,衣着简朴,左臂平伸,手掌向上,右手平曲上抬,持耒,象征禹的勤劳和他率民治水的功绩⑥。

图1 武梁祠夏禹画像

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其自律精神。《吕氏春秋·勿躬》篇记载:“仪狄作酒。”[2]391此传说见于《战国策·魏策二》中: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15]1353

禹品尝美酒后,便预感到后世会有因嗜酒而亡国者,遂以身作则,不但戒酒,而且疏远做酒的人。禹还告诫人们在内勿恋女色,在外勿大肆游猎,不要嗜酒耽乐、大兴土木。如《尚书·五子之歌》曰: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3]178

从中可以看出他自律的品格。

禹死后,节葬在会稽,无所兴造,不扰民。

禹葬于会稽,不变人徒。(《吕氏春秋·安死》)[2]199

禹一生勤勉为民,劳苦功高,乐官作《大夏》以旌其功。《吕氏春秋·古乐》说:“命皋陶作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2]106典籍中多有与此相关的史料,如:

大夏。(《周礼·春官宗伯下》)[17]231

注:禹乐,夏亦大也。郑注云:“禹治水傅土,言其德能大中国也。”[17]233

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14]1107

总之,禹“为人敏给克勤;
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
亹亹穆穆,为纲为纪”[18]39。他一生“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19]。正因为有这些懿德伟功,大禹的事迹才被人们历代传颂。

3.1 正统性

吕不韦召集门客编著《吕氏春秋》,是为了适应秦统一天下的大势,欲立典作则,为日后治理天下提供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和治国纲领。禹是古代圣王,勤政为民,事迹与吕不韦的编著思想不谋而合。如《应同》说:

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2]251

禹的时候,上天先显现出草木在秋冬不凋零的景象。所以,夏朝以木德王,崇尚青色。这一说法源自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根据五德终始的原理,朝代更替,代火者必然是水。“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以为水德之始。”[18]190禹行事取法于木,建立夏朝,“天下万国”,标志着以“夏”命名的民族统一体开始出现,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战争,直接推动了华夏民族一体化的进程⑦。《吕氏春秋》称引禹,效法禹,强调“代火者必将水”,意欲兴义兵,一统天下,实现华夏民族的大一统。

《吕氏春秋·当染》曰:“禹染于皋陶、伯益……所染当,故王天下”[2]36,论证了君王举贤纳士的重要性。《审分》曰:“汤、禹之臣不独忠,得其数也”[2]378,论证君王应正名审分、懂御臣之道。《用民》曰:“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今无存者矣,皆不能用其民矣。民之不用,赏罚不充也”[2]455,论证君王对待民众应赏罚分明。《吕氏春秋》中描写禹的部分,集中于禹的功绩、治国之道、美德等方面,大多是为其所论述的治国思想服务,充满了王朝递嬗、合理合法的正统色彩。

3.2 质实性

《吕氏春秋》中禹的事迹,多来源于先秦典籍,如《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左传》《国语》《战国策》《山海经》等,取材较为客观。且书中禹的形象质朴,是德行完备的贤圣之君。此外,《吕氏春秋》中的禹形象书写全面客观,除记载禹的功绩、美德外,亦写到一些禹受诋毁之处,这对禹形象从神话到人化演变,具有特别的意义。如《举难》曰:

人伤……禹以贪位之意。[2]468

注曰:“舜推荐禹为继承人,舜死后,禹避舜之子于阳城,而天下百姓却跟从禹,禹这才继承了帝位。所以有人诋毁他‘贪位’。”[20]在前王朝时期,接受禅位的统治者故意将王位让给其他人,以缓解违背道德和接受原本无权拥有王位所带来的相关恶名[21]42。所以,舜避尧之子,禹避舜之子⑧。而所有的统治权转换,无论世袭与否,都视为同等有效的上天意志的显现,或者由人民的孝忠来决定[21]33。《尚书·大禹谟》记载舜禅让帝位给禹时,“鬼神其依,龟筮协从。”[3]95《孟子·万章上》记载:

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12]697

可见,禹受禅让,既顺从天意,又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而不是“贪位”。

《吕氏春秋·当务》曰:

(跖)备说非六王、五伯,以为……禹有淫湎之意。[2]219

高诱注:“禹甘旨酒而饮之,故曰‘有淫湎之意’。”[2]219“仪狄作酒”之事前文已述,禹预见到美酒误事,便戒酒,并立典则告诫后人,并没有耽溺于美酒。总之,《吕氏春秋》取材客观,所书写的禹质朴真实、较为全面,是一个可敬可亲的形象。

3.3 独创性

《吕氏春秋》所保存的一些禹资料在先秦其他文献中未曾有过,弥足珍贵,且对后世《淮南子》《史记》《汉书》等书中禹的书写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吕氏春秋·贵因》篇写禹曾到过裸国,入乡随俗。《淮南子·原道训》征引说:“故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之也。”[16]10司马迁《史记·赵世家》也引用了这一资料,说:“禹袒裸国。”[18]1307《吕氏春秋·谨听》篇写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依礼对待贤士。《淮南子·汜论训》对禹有相似的书写:“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16]317

《吕氏春秋·求人》曰:

禹东至榑木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攒树之所,抿天之山,鸟谷、青丘之乡,黑齿之国;
南至交阯、孙朴、续樠之国,丹粟、漆树、沸水、漂漂、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
西至三危之国,巫山之下,饮露、吸气之民,积金之山,其肱、一臂、三面之乡;
北至人正之国,夏海之穷,衡山之上,犬戎之国,夸父之野,禺彊之所,积水、积石之山。不有懈堕……以求贤人,欲尽地利,至劳也。得陶、化益、真窥、横革、之交五人佐禹,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2]541-542

此段书写是《吕氏春秋》独创的,其中“青丘”“黑齿”“羽人”“不死之乡”“其肱、一臂、三面之乡”“犬戎之国”“夸父之野”“禺彊之所”等,均采自《山海经》⑨。受其影响,《汉书·晁错传》说:

昔者大禹勤求贤士,施及方外,四极之内,舟车所至,人迹所及,靡不闻命,以辅其不逮;
近者献其明,远者通厥聪,比善戮力,以翼天子。是以大禹能亡失德,夏以长楙。[22]

《吕氏春秋》中独有的禹史料,既强化了文章的主旨,又可以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禹的事迹,全面深刻地把握禹的形象,为后世书写禹的形象、弘扬大禹精神提供了文献参考。

《吕氏春秋》对禹的书写质实客观,有自己独有的资料,语言精炼生动,较为全面、简明地刻画了禹的形象。大禹作为勤劳朴实、公而弃私、勇毅刚强、礼贤纳士、功勋卓著的治水英雄和人间君主,与《吕氏春秋》欲建立的治国思想与编写主旨十分契合。《吕氏春秋》借禹讨伐不服教化之国表达了兴“义兵”的思想,适用于秦国当时为统一天下而进行的征伐战争;
写禹礼贤下士、重用贤才等事迹,表达了君主应求贤任能、御臣有道;
写禹为民辛勤治水的事迹,表达了君主应进德修身,仁民友爱;
大禹治水的成功经验,对当时秦国正在修建的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提供了借鉴。《吕氏春秋》中一些独有的禹事迹,如“袒入裸国”“遍步求贤”等,既可补充禹史,又对后世典籍中大禹形象的书写、大禹精神的弘扬提供了文献依据。因此,《吕氏春秋》对禹形象的书写,既有不见他书独有的珍贵资料,带有对先秦时期禹形象归纳、总结的特点,又对两汉时期禹形象的书写、传播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禹传播史、大禹精神生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注释

① 参见《荀子·非相》注.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88页。

② 参见李静波《李冰父子和都江堰》,《中国水利》,1962年第21期。

③ 参见梁安和《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丰碑——郑国渠》,《历史教学》,2000年第10期。

④ 参见《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注。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39页。

⑤ 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⑥ 参见(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180页。

⑦ 参见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

⑧ 据《史记·五帝本纪》可知,从黄帝至尧之前都是依血缘袭帝位。

⑨ 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巴蜀书社,1993年版。

猜你喜欢吕氏春秋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天中学刊(2022年4期)2022-11-08《吕氏春秋》“四维”领导方略的运用之道公民与法治(2022年9期)2022-09-20吕氏春秋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4期)2019-10-08吕氏春秋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3期)2019-05-08《吕氏春秋》成书三题安康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3-15《吕氏春秋》养生之道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慧琳音义》引《吕氏春秋》略考青年文学家(2016年36期)2017-04-26秦昭襄王非秦武王之子乃秦武王之弟——高诱《吕氏春秋序》订误西夏研究(2016年1期)2016-07-19《庄子·让王》篇形成年代考略西部学刊(2015年5期)2015-06-08《吕氏春秋》引《诗》考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1期)201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