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城市改革的标本


  从重百改制到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厂长,从工贸中心衰落到“摩托之都”崛起,重庆30年改革的许多创举,使这座城市在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之前,就更早地尝到了经济体制变迁的酸甜苦辣。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而在此之前的198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关于在重庆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报告》,当时还隶属于四川省的重庆市比全国其他地方提早将近两年,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其实,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密集的城市,重庆的城市改革早在1978年就开始了。
  
  国企改革的先锋
  
  1978年,四川省首批17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试点单位中,就有重庆钢铁公司以及重庆百货商店(下称重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重百改革,因为他几乎完整地经历了国营企业改革的所有阶段——“放权让利”,打破“铁饭碗”和“股份制”改造。
  重百成立于1950年5月,位于重庆最繁华的地段解放碑八一路。1959年光荣出席全国群英会,被评为全国百面红旗之一。1974年,重百被原商业部列为全国十大百货商店。
  肖诗新,现任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30年前,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售货员。
  据肖诗新回忆,30年前,重百也和重庆其他地方国企一样,吃的是国家“计划饭”。商场销售什么,由国家计划。职工是全民所有制工人,工资以工龄档次按月发放,干多干少一个样。
  1978年11月,一份由重庆市经委批准,市一商局颁发的《关于在重庆百货商店扩大经营自主权的试点意见》的文件寄到了重百办公室。这份《意见》给了重百经营自主权,具体为重新核定利润指标、制定来年增产增收目标;同意重百在年终完成计划后,提留少量利润作为奖金发给职工。
  这一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自主采购销售商品;在管理上重新设计了内部员工考核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职工收入构成中有了一栏新项目——奖金,多干多奖。
  这场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整整进行了10年。10年间,重百的销售利润翻了三番。1990年,重百被国家统计局列为全国26家综合效益最佳商店之一,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团。1992年,又被原商业部评为全国百家最大零售商店和全国百家最佳效益商店,成为西南地区惟一同时获得“双百”的商业企业。
  1992年,重百又迎来了新一轮改革。此前,一些商业国企,比如北京西单学习西方企业模式,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进行股份制改造,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国企认购股权。当时所有权和经营权并不明晰,也有人担心这样改会使国企的钱进入私人腰包。在这样的情况下,重百进行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股权结构变为国有占35%,社会法人占40%,个人投资占25%。这一改革,让当时已担任经理的肖诗新认识到,他的官帽不再由政府职能部门任命,而是改由公司成立的董事会任命了。
  1996年,重百上市。经过12年的发展,重百现已发展成为一家股份制的企业集团,现在的股价已是当初发行价的十几倍。
  重庆红岩机器厂是重庆另一家在上世纪80年代名扬全国的国有企业。
  1986年9月的一天,重庆红岩机器厂大门外的一则招聘启事引起路人的注意。启事称,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允许在市机械局所属红岩机器厂试行资产经营目标责任制,现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厂长。
  9月27日,公开竞聘如期举行。招聘现场有100多人观战,厂里通过闭路电视对招聘进行了直播。参加竞聘的有4个人,除了当时的红岩机器厂厂长许竟成、总经济师李建春外,另两个人是从外地赶来的。公开招聘分面试,笔试两部分,同时,评委根据竞聘者提供的目标承诺书,给竞聘者打标值成绩以及资格分。最终,许竟成胜出,成为红岩机器厂实行资产经营目标责任制的第一任厂长,任期5年。
  这次招聘,打破了国企干部由上级任命的惯例,在全国开了先河。
  许竟成在厂长位子上连任两届后退休,回到了上海老家。在此期间,红岩机器厂几经波折,最后发展到了资不抵债申请破产的境地。2003年底,红岩机器厂提交了破产预案,但由于有一笔2000多万元的外债没有还清,致使这个负债已高达160%多的企业无法破产。
  直到去年,红岩机器厂(后改名重庆红岩内燃机有限责任公司)的破产重组依然被重庆北涪区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工贸中心的盛与衰
  
  在重庆主城区南岸,有一个公交站名叫工贸。距站牌百把米远,有一栋曾经的重庆第一高楼,即工贸大厦。这座大厦见证了重庆工贸中心由盛而衰的历史。
  1988年,工贸大厦开业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亲自剪彩。工贸这个站名,还是工贸大厦花了3万元从公交公司买来的。然而,现在的工贸大厦,仅有一人留守,他也不是原来工贸中心的人,只负责清理债务,处置职工信访等事务。
  重庆工贸中心的过往辉煌,要回溯到1984年1月10日。这一天,重庆一商局利用朝天门商储公司的一幢仓库,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工业品贸易中心。最初,百货,文化、纺织,针织服装,交电,五金、化工7个交易厅由一商局下属的7个工业品专业站(司)各自派员组成,实行开放批发,打破了原一,二,三级站的传统模式,厂商与经销商直接见面交易,当时工贸中心提出的口号是:人不分公私,地不分南北,谁都可以来买,谁都可以来卖。进场客户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议价,自由交易。现在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交易方式,但在当时,全国只有重庆工贸中心敢这么做。
  全新的经营方式,使工贸中心受到交易者的热捧。重庆衬衫厂通过工贸中心先后引进新买主70余家;川棉一厂、热水瓶厂、洗涤剂厂和18家针织服装厂,也在工贸中心打开了销路;重庆油漆厂出现困难,工贸中心为油漆厂销售了近千吨的油漆,以至于油漆厂主动拿出两万元作为补贴送给了工贸中心……
  从1984年到1986年,工贸中心先后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4000余家工商企业设点,商品成交总额逾10亿元;组织全国性、地区性交易会20多次,成交总额逾4亿元;常年经营商品达3万余个。受重庆工贸中心的影响,后来所有大中城市都建立起了工贸中心,成为当时的一股风潮。
  工贸中心迅速发展,朝天门有限的空间已无法容纳。重庆市规划局很快在南坪给工贸中心拨出一块土地,并在附近规划了酒店、停车场,公交站等配套设施,力图将该地段打造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品贸易集散地。当时的国家商业部也非常支持这个项目,不仅提供了技改资金900万元,还主持设计了工贸大厦。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座新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