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已经成为其技术进步、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陕西省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现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对策研究。研究结果对优化陕西省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环境,提升协作配套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协作配套 中小企业 大企业 配套模式
  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地位突出,是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陕西经济保持蓬勃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近年来,陕西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后,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规模小、技术弱、管理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协作配套能力不足等问题。从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来看,与大企业开展协作配套无疑是中小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
  一、陕西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现状
  近年来,陕西各地市在推进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产业集群协作配套已有一定基础,省内配套率已达到一定水平
  陕西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及中小企业发展,各地政府及企业积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作配套机制,在大多数重点产业集群中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协作和产品配套,部分地市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省内配套率已达到一定水平。2011年陕西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从产业集群角度来看,食品产业、机床工具产业、输变电设备产业、石油天然气及化工产业的省内配套率均在37%以上;从区域角度来看,榆林、铜川、延安、汉中、宝鸡、西安等地区的省内总体配套率也超过了30%。
  2、中小企业技术不断进步,具备了一定的配套能力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陕西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建立公共技术支持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使陕西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同时,一些配套企业自加压力,加大资金投入,瞄准领域内先进水平,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陕西中小企业围绕重型汽车、飞机制造、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能源化工、机床工具制造、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专业化协作,具备了一定的配套能力。
  3、协作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协作配套取得了一定成效
  各地市在认真落实国家政策、优化协作配套环境、建立信息资讯和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小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生存和发展环境。一些城市为了完善协作配套服务体系,推动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协作配套,做了积极探索。宝鸡通过抓配套对接、抓配套信息服务、抓政策激励、抓园区承载等措施,协作配套成效明显。宝鸡市2011年总配套量约155亿元,本地配套量47亿元,市内配套率达到30%以上,带动了550户中小企业的发展。西安市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配套活动,出台产品配套奖励政策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小企业为大企业的专业化协作工作。2011年配套采购金额为46.6亿元,比2010年配套采购38.9亿元增长16.5%,并带动了600多户中小企业的发展。
  4、协作配套专业园区开始出现,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目前,陕西已出现了一些协作配套专业园区,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西安阎良“一基地五园区”的空间布局已经形成产业链完整、专业分工合理的航空产业集群。汉中航空工业配套园区已经初步形成,吸引了大批配套加工企业入驻。乾县瞄准汽车制造业,围绕“进群入圈”、实施跟进配套产品的思路,加快专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重庆凯仁重型汽车车桥铸造及车桥总成生产基地项目、陕西泰丰百万只轮毂盘制动器生产线项目的同时,积极发展生产汽配零部件民营企业,形成了乾县重型汽车配套园区。此外,中国西部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已在高陵启动建设。
  二、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面临的主要问题
  陕西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工作,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省内配套率较低。以装备制造业为例,湖南装备制造业省内配套率接近35%,陕西仅为28.66%;以汽车产业为例,安徽的省内配套率为60%,陕西仅为29.80%。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配套能力较弱,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一方面,中小企的规模、技术、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协作配套能力。然而,陕西大部分行业龙头企业的主要配套产品从外省购进,除省内无合适协作配套供应商,采购件由客户指定,龙头企业已有固定的配套厂商,大宗采购件面向国内公开招标等原因以外,大部分龙头企业认为中小企业规模小,技术、管理水平低,总体配套能力弱,是陕西龙头企业到省外采购的最重要原因,这种状况亟待扭转。另一方面,龙头企业的数量、规模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直接影响产业配套的水平。近年来,陕西培育、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对促进陕西工业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总体上看,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与兄弟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2011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陕西仅16户,而同处西部地区的四川为45户,内蒙古为36户,重庆为21户,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数据差距更大。
  2、配套对接渠道不畅,协作配套衔接不理想
  配套对接渠道不畅主要表现为陕西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配套企业和配套企业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缺乏高标准、多层次的协作配套园区;协作配套服务体系尚需建立健全。协作配套衔接不理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配套形式多为市场交易型和订单合同型,缺乏长期合作基础,很少能上升到共生互助的战略联盟型和股权结盟型;二是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联系松散,不能相互协调,无法形成有效配套;三是大企业在发展中往往考虑自身利益多,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未能形成协作配套、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