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患者简便安全的高压氧治疗

气管切开患者尤其是神志不清者高压氧治疗时,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且呼吸力度较弱,不能使用高压氧舱配备的普通二级供氧装置,该装置需患者足够的吸气负压打开自动供气调节器,吸气阻力较大,对患者呼吸力度要求教高,不适合体弱、痰多、意识障碍的患者。必须用特殊的一级供氧装置,同时安排医护人员陪舱进行吸氧、吸痰的操作和护理,才能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疗效。但很多二级医院高压氧舱不具备一级供氧装置,本人经仔细研究并验证,得出一种利用"舱内普通吸氧+带储气袋呼吸囊+Y型供氧罗纹管+呼吸机延长管"构成的简便改良供氧装置,目前已应用于多例气管切开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1舱内改良供氧装置

带储气袋呼吸囊+Y型供氧罗纹管+呼吸机延长管 。

使用高压氧舱原有的普通供氧连接带储气袋呼吸囊、Y型供氧罗纹管(内含单向阀)、呼吸机延长管、气管切开套管,使之有效连接,将排气管连接舱内原有排气通道。打开舱外控制台供氧,打开舱内供氧流量旋钮(流量选择为5~8L/min),使呼吸囊的储气袋适度(50%~80%充盈)。患者通过气管切开套管、呼吸机延长管、Y型供氧罗纹管吸入预先储存在呼吸囊及储气袋内的纯氧(又称一级吸氧),有效降低了吸气阻力[1],呼吸机延长管的使用避免了Y型供氧罗纹管硬性连接对气管套管的牵拉刺激[2]。更适合意识障碍、病重、呼吸力度较弱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由于有医护人员的陪同并密切观察,舱内配有脚踏式负压吸引器,再舱内压力未升、舱内吸引装置还无法使用时也可以吸痰,以免引起窒息,必要时可人工使用呼吸气囊行辅助通气治疗。由于装置持续供氧,需医护人员随时调节供氧流量,尽量保持储气袋50%~80%的充盈度;使用过程中注意气囊充盈情况,防止供气不足或供气过量。

2进舱前准备

①物品准备:预先消毒Y型供氧罗纹管、呼吸机延长管、带储气袋呼吸囊,开盖灭菌水500ml 1~2瓶,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或密闭式吸痰管),5ml一次性注射器数个,脚踏式负压吸引器,常规急救药品。②高压氧舱准备:调试空气加压氧舱,同时连接、检查、调试舱内普通供氧装置。③气管切开套管气囊内抽尽空气并注入灭菌水4~5 ml,将患者使用担架抬入高压氧舱。④安排有经验医护人员陪舱。

3舱内吸氧操作及护理

舱内吸氧:患者气管切开套管连接呼吸机延长管,开启氧气流量计的开关,先调节流量为5~8 L/min,使储气囊渐渐充盈,并根据患者呼吸幅度的深浅和呼吸节律调节供氧流量,保持患者吸气末、呼气末储气袋充盈度介于50%~80%。如患者需吸痰,可分离呼吸机延长管与气管切开套管连接并立即堵住呼吸机延长管,以免过多氧气进入舱内,吸痰结束后重新连接,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则更为方便,吸痰后需注意及时调整氧流量尽量保持储气袋50%~80%的充盈程度。舱外工作人员需密切观察舱内氧浓度监测数据,保证舱内氧浓度低于23%。

舱内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呼吸,在吸氧间隔期按舱外指令暂停吸氧时关闭供氧,视情行气管内湿化、吸痰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人工使用呼吸气囊行辅助通气治疗[3],充分保障患者安全。高压氧治疗结束舱门打开后用注射器抽出气管切开套管气囊内灭菌水,注入适量空气。

3临床应用

"舱内普通吸氧+带储气袋呼吸囊+ Y型供氧罗纹管+呼吸机延长管"简易高压氧舱供氧装置集简便性、实用性、安全性于一体,所需材料均易获取。我院自今年开始使用该装置治疗气管切开患者6例,有效解决了我院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难题。治疗方案:压力0.20~0.25 MPa(2.0~2.5 ATA),时间120 min,吸氧3次,每次20 min,吸氧间歇5 min,加压及减压时间合计50 min。无1例窒息、肺气压伤、氧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舱内浓度一直控制在22%以下。

4讨论

以往高压氧主要应用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减压病和气性坏疽等。近些年以来,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危重症患者得益于高压氧治疗,疗效显著,但危重症患者往往需气管切开,没有专用一级供氧装置情况下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根本无法实现。我院高压氧科使用该简易高压氧舱供氧装置治疗气管切开患者6例,包括意识障碍的脑外伤患者、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颈髓损伤患者、胸髓损伤患者、敌敌畏农药中毒导致的迟发性多神经病变患者等,均是安全有效的。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在保证患者高压氧治疗时吸入高浓度氧气、降低呼吸气阻力、减少呼吸道的刺激同时尽量减少氧气泄漏,密切观察舱内氧浓度,以免引发意外事故。②由于舱内空间有限,每舱次安排气管切开患者不超过2名,便于舱内护理和舱内氧浓度控制,保证疗效及安全性。③气管切开患者必须安排医护人员陪舱,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器材,特别注意舱内常压或压力低时舱内吸引装置无法使用,必需配备脚踏式或手拉式负压吸引器。④入舱前套管气囊抽尽空气并注入灭菌水4~5 ml,治疗结束舱门打开后用抽出灭菌水,注入适量空气。

参考文献:

[1]罗毅,范宝华.一种供气管切开患者在高压氧舱内使用的装置[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8,5(3):187-188.

[2]杨海平."L"管在高压氧治疗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2,9(4):238.

[3]孙素琴,赖凌英.简易皮囊加压通气在高压氧舱内应用的护理10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15.

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