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是中国人群主要杀手

公共卫生的理念是先改变环境,再关注人群、个人。因而控制慢性病,需在法律层面推动相关政策的建立实施,并普及医疗卫生知识

中国人群疾病死亡谱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早产并发症、肺炎、疟疾等传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大幅减少,慢性肾病、老年痴呆症、肺癌导致的死亡率均翻番。好消息是,与1990年相比,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都大幅提高,平均增长了8.6年。这一研究结果已刊发在近期出版的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这份名为《1990年-2013年全球、地区和国家的特定年龄—性别全死因以及特定病因死亡率: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系统分析》的报告,由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IHME)牵头完成,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超过700名研究人员,针对188个国家的具体人口死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66岁延长到73.5岁,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则从70.2岁延长到80岁。

从全球来看,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比1990年延长6.2岁,2013年的预期寿命提高到近72岁。在研究所覆盖的188个国家或地区中,中国女性的预期寿命排名51位,男性的预期寿命排名59位。

上述报告撰写者之一、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江国虹分析,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与政府加大医疗保健投入、建立全民医保体系等举措密切相关。

不过,与1990年相比,2013年,中国慢性肾病和老年痴呆症导致的死亡率分别上升了147%和121%;肺癌导致的死亡率增加了103%。

医学界把所有疾病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包括传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女性疾病;第二类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下称慢性病);第三类为伤害,包括车祸、摔伤、溺水、烧烫伤、非故意中毒、自杀、暴力等。

在所有疾病中,早产并发症、肺炎曾在中国造成大量死亡人数,1990年导致75.5万人死亡;23年后的2013年,早产并发症的死亡率降低了87%,肺炎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56%,它们导致的死亡人数减少了50.7万。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原卫生部医政司司长吴明江分析,中国人生活条件伴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大有改善,政府在医疗卫生系统的投入日渐增长,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受到严密防控。

而慢性病高发,则源于居民消费结构的骤然升级、不合理的膳食习惯,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也在推波助澜。

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直接吸烟与二手烟的危害也再次凸显,尽管有的地方已经出台了比较严格的禁烟令,但短时间内仍然难以抑制整体吸烟形势,其造成的危害继续加强。

慢性病的特点为病程长,并可能导致患者功能衰弱或丧失。在慢性病中,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成为当前国人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胁。这四类疾病致病危险因素相似,包括膳食不合理、缺乏运动、心理压力大、吸烟、酗酒等。“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吃什么和怎么吃的观念很难一时全部改善。”吴明江说。

“发病增长快,疾病负担重”是中国慢性疾病的主要发展态势。

2012年,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形容中国的慢性疾病全面高发,“状若井喷”。2012年,全国已有2.6亿确诊的慢性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9%,慢性病死亡占中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疾病总负担的70%。

中国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病的患病率仍在持续增加。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编制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未来20年内,慢性疾病患者人数将增长2倍到3倍,2010年到2030年,心肌梗死、卒中、糖尿病和慢阻肺的疾病负担预计将增长近50%。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治医师告诉《财经》记者,中国的医疗资源配置过度倾向于治疗,而轻视了预防;过度重视发展医疗事业,而轻视了最基础的国民健康教育,导致公众在慢性疾病面前普遍免疫力不强。

公共卫生的理念是先改变环境,再关注到人群,然后是个人。因此,控制慢性病,尤其需要在法律层面推动相关政策的建立实施,制定相关标准、规则,比如,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强制约束食盐使用量等,对所有的食物半成品的食盐含量定上限,效果要好于发放盐勺。

吴明江认为,目前国内的状况是,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知识尚未全面普及、公众健康常识有待改善,宣传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