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伦电子治理优良难抵主营萎缩

2005年“《新财富》100最佳治理上市公司”排名中,“精伦电子”(600355)拔得头筹。但是,与优良的治理结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公司2005年1季度亏损、中报预亏的不佳业绩。要分析这种反差,必须具体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治理优良缘于结构简单

“精伦电子”1994年12月设立,主要发起人是6个自然人:张学阳、曹若欣、蔡远宏、罗剑峰、刘起滔、黎亮。其主营业务始自电话计费器,并一直定位于公用通信终端领域。公司背后没有控股的法人股东,股权结构、股东结构单纯,业务结构简单,没有关联交易,这些基本条件保证了公司的业务独立、资产独立、人员独立、财务独立。反观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都是由母公司分拆部分资产上市,上市公司和母公司及其他关联企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股权关系和关联交易,像“精伦电子’’这样全自然人的股东结构、业务单纯、基本没有关联交易的公司是非常少见的。正因如此,“精伦电子”才在治理结构方面获得很好的排名。

但是,治理结构和经营业绩之间短期内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经营业绩首先取决于公司的产品结构、技术水平、销售能力和市场状况等等因素,即使治理结构不好,如果公司产品所处的行业快速增长,公司经营绩效短期内也可能很好;反过来,即使治理结构很好,但产品结构和行业状况不好,业绩也可能很糟糕。其次,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那些治理结构不好的上市公司,由于有大股东的支持,在业绩不好的时候往往还能够通过关联交易和不断的资产剥离和注入维持表面上比较好的业绩水平;而像“精伦电子”这样的公司却不可能有大股东的支持。

主营产品市场萎缩是亏损的主因

“精伦电子”从电话计费器起家,主营产品定位于公用通信终端领域。从图1的主营业务构成中可以看出,2001年以前,该公司处于高速增长期。公司发展到目前为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9年以前是第一阶段,公司完全依靠计费器业务获得高速成长;2000—2001年是第二阶段,计费器业务大幅下滑,但IC卡电话机业务大幅增长,公司顺利完成产品结构调整;2002年以后是第三阶段,公司主营产品IC卡话机大幅下滑,虽然智能电话业务有所增长,但是盈利能力已经大幅下滑,而新的产品如监控产品、伺服系统还难以成长并产生贡献,公司业绩快速下滑到亏损(图2)。

总体来看,公司业绩的高峰期是1999—2001年,主要是抓住了我国公用通信的发展高峰以及公用通信由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的转型。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电信行业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公用通讯只能是电信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热点,自2002年以来,公用电信业由热转冷,而“精伦电子”的主营结构却难以转型,导致了公司业绩的大幅下滑。公司200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实际已经亏损,而2005年继续亏损。

电信业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快车,但是这辆快车并非平稳直线行驶,而是时常遭遇弯道,并由此导致行驶轨迹和方向的改变。只有能够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轨迹的乘客才能顺利搭乘这辆快车,否则其可能在弯道上被摔出列车,而只能搭乘其中的一段,“精伦电子”就是这样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