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机制:高校教师专业化的最佳路径

[摘要]职业道德、学科研究和教学专业,是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三个方向。当前,应该从促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被广泛应用但又未能充分利用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化 方向路径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89—03

[作者简介]付八军,井冈山大学高教所副所长、副教授(江西吉安343009)

在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的培养与发展问题开始纳入到高校教师专业化的视野中来,成为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时代课题。高校教师具有区别于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性,其专业化路径不能沿袭注重职前培养(即传统上的师范教育)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应该在分析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以及现实路径的基础上,寻找更为有效的路径。

一、高校教师专业化的三个方向

目前,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并不明确。但是,结合教师专业化的研究现状以及高校教师教育的改革实践,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三个:

1 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享有人类赞誉最多的职业之一。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这是各行各业的生命底线。但是,为何教师的职业道德受到社会各界的如此关注?应该说,这与教师职业的社会贡献、服务对象、劳动产品等息息相关。一方面,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重大使命,是社会文明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另一方面,教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而学生不可能像其他行业的消费者那样,可以直接感受或者评价其服务产品的质量,并做出相应的处置。因此,对于直接关系到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教育问题,其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觉和良心,使得社会对教师职业赋予了更为特殊的道德要求和精神内涵。

但是,强调教师为懵懵懂懂的学生默默无闻地奉献,并不意味着将毁灭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作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方向。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既是个人生存的手段,也是自身发展的阶梯,它有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守则,任何神圣化、无限崇高化的行为都是虚幻的和有害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应该明确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规范作为学术职业的基本秩序,推动师生关系由传统的伦理关系向现代法律关系转向,并使高校教师的学术活动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 教学专业

长期以来,教师的专业被视为“双专业”,类似于一块金币的两面,是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即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的统一。严格来说,这里的教育专业应该称为外延较小的教学专业,是指通过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获得的“‘如何教’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专业,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社会职业的特殊之所在。高校教师,首先是教师,同样必须以教学为天职,以育人为己任。因此,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必须以教学专业为努力方向,这是高校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本性所在。

然而,在高校教师培养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教学专业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正如有些学者所言,中小学兼顾了教师的师范性,高校教师则是学术性取代了一切。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良师必为学者”的理论假说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并认为这是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特殊要求。殊不知,正如所谓“学者未必良师”,教学专业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学术水平的提升并不意味着教学水平的提升。尤其在科研与教学相对分离的今天,科研已经成为一项相对独立的职能,保证教学专业的中心地位显得非常迫切。可见,在推进高校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突出教学专业的地位和意义,着力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3 学科研究

为了改善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目前在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中过多地强调了教师是研究者的角色。应该说,把中小学教师的行动研究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拓展看成高水平的学科研究,这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误区。但是,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进行高水平的学科研究既是其教学育人的需要,也是其服务社会的基本保证。一方面,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科研是实现良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育人,仍然是大学的第一天职,但是,高等院校的教学,相对于中小学来说,是一种较高水平和层次的专业教学,没有科研,就没有新的养料,就难以培育出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一位从事非语言类、技能类教学的大学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一定搞不好大学教学。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大学科研是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者。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科研条件和潜能,应该利用此优势,为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事实上,科研还是课程和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教师成长与进步的通道,是学校稳步发展的台阶,是凸显大学孤傲本性的生命之所在。因此,致力于高深学科专业的研究,是高等院校的特性所在和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必须毫不动摇地植根于高等院校的阵地,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高校教师专业化的路径分析

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专业发展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向,将教师的职前培养、人职教育以及职后培训统一起来。以此分析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可以发现推进高校教师专业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专业独霸的职前开放培养

高校各个学科专业教师的来源,主要是相应学科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这些学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除了教育学硕士生与博士生外,并没有接受各种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完全致力于自身学科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这种重视学科专业而轻视教学专业的高校教师职前培养体制,可以称之为学科专业独霸的教师教育体制。与此同时,对于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前培养来说,既没有专门培养院校,也没有定向型的高校师资培养计划,只要在学科专业方面有所成就,都可以自主地直接应聘高校教师,这可谓一种完全的“开放型”教师教育模式。

学科专业独霸的职前开放培养模式,有利于保证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实现研究生多元自主择业。但是,这种培养模式,对未来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关注不够,甚至可以说没有顾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教学育人的中心地位。为此,是否需要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教育课程,进行“双专业”教育?西方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注重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改变了学习单一学科专业的高校教师培养模式。例如,为了培养未来的高校教师队伍,美国大学协会开展了关于“博士生到学院进行教学观察与交流活动”的项目。还有人提出,随着我国高校教师数量平台的构建,高校教

师的人职选拔应更侧重于教育教学能力。。但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教育课程的学习势必挤压学科专业的学习,何况教学专业相对于学科专业来说,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可以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同时,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是高校教师专业教学的支撑条件。有文强调指出,青年教师应该首先过科研关、学术功底关,升到副教授以后再去教学。可见,虽然学科专业独霸的职前开放培养模式不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但是,这种模式的存在与发展也有其合理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将仍然是我国高校教师职前培养的基本模式。

2 缺乏实效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在教师专业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从1997年开始正式推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以《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课程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着重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与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以弥补高校教师在教学专业上的先天不足。但是,目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若干突出问题。缺乏专业的培训组织,培训机制不够合理科学;缺乏专业性的课程编制,教材知识体系陈旧;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培训流于形式;偏重理论知识灌输,教学技能培训不足;等等。因此,这种以拓展高校教师教学专业为宗旨的岗前培训,在内容和效果上都远远没有达成既定目的。

3 形式多样的高校教师职后培训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后培养与发展问题就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 953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进修暂行办法》,拉开了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序幕。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至今天,我国已经形成了主体多元、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以及方式灵活的高校教师职后培训工作新体系。诸如青年教师导师制、单门课程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国内访问学者、高级研讨班、短期进修、出国进修、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学术支边计划、外语与计算机等常规培训、校本培训等,都是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缺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上我国高校普遍负债经营,经费短缺成为制约高校教师职后培训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使得形式多样的高校教师职后培训难以实质性地推进。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更为经济与更有实效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三、评价机制是推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最佳路径

依前所述,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来看,我们应该加强以法律与责任为核心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继续鼓励高校教师肩负学科研究之重任,当前尤其要特别关注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遵照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在完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应该将评价机制定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常规和核心路径。

第一,评价机制是一种具有较高效率的激励机制。无论是奖惩性评价还是发展性评价,均建立在一定的评价标准基础之上,这本身就是一种目标导向,能够很好地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发展性评价来说,它能够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带有人文关怀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就奖惩性评价来说,这是直接与教师利益相挂钩的一种评价方式,虽然显得刚性和武断,但是,在激励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富有实效。古往今来,利益原则是一项促进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最根本、最持久和最具有普遍性的原则。从某个角度来说,奖惩性评价相比发展性评价的效率更高、驱动性更强。

第二,将评价机制置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核心地位,是基于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学习能力。明确了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三个方向,有利于聚合各种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校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各种力量中,高校教师是内因,是专业化建设的主体。而高校教师相对于其他职业工作者来说,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经历了系统的、探究式的学科专业训练,受过多年学习文化、教学文化的熏陶,能够在专业化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外在的各种评价机制,自主地走向学科研究的高深化、教书育人的科学化以及教育教学的规范化。事实上,在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三个方向中,学科研究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的自觉行为,评价机制在此显见成效;职业道德建设相对滞后,主要源于高校教师职责分工的模糊,有待在明确职责和义务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机制贯彻落实;教学专业已经成为三个发展方向的薄弱点,最根本原因正是评价机制的疲软。

第三,评价机制是一种专业化成本相对节约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如前所述,形形色色的高校教师培训,不仅缺乏实效,而且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存在经费瓶颈。评价机制,在我国高校已不是新事物,通过各种评价机制,让高校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以便实现专业的自我成长,则是一种既无客观障碍又显实惠方便的高效机制。某些教师某些方向的专业成长,或许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需要借助外在的教育培训,从而催生出市场化的各种培训,由教师根据自我需要自我选择。这种培训,不可能变成政府直接或者间接指令性的培训,而是在消费需求的刺激下自发形成的选择性市场。显然,从专业发展核心路径的高度来运用评价机制,有利于推动高校教师培训的市场化与个别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培训『市场,这不仅有利于节约高校培训成本,实现高校教师的自我选择,更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总之,评价机制已在我国高校内部普遍应用,诸如高校教师年度考核、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职务晋升与聘任等。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的各种评价机制,很少从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高度来思考和推行。事实上,作为高校一种普遍应用甚至熟视无睹的机制,蕴藏着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同样的评价形式,不同的理念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要从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来审视与完善,将评价机制作为我国高校当前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根本路径,实现评价机制的常规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促成高校教师不断走向成熟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