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人为本的小学班级管理

作者简介:李冰,河南郑州人,现为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12级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全面,缺乏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等。以人为本思想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可以从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树立积极的班风,设定合理的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行民主开放的班级管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激励机制、建立完备的评价系统等方面入手,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人性化。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小学班级管理

一、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内涵

小学时期为整个人生的成长都奠定了弥足重要的基础,而班级是小学生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搞好小学班级管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还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优化班级管理的较为有效的手段。

二、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一,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于成绩都过于重视,学生的好与坏通常以分数来定义,这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学生的价值观、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发展都深受其害。第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实行权力至上,用权利和强硬的态度去管理学生,动辄就体罚、谩骂,狂风暴雨多过春风化雨,这就造成了学生怕老师的局面,同时学生的人格尊严也未得到充分的尊重。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与班主任实现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同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管理,无法参与到班主任管理工作中。

(三)学生个性化培养缺乏

传统教育体系中,往往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定义一个学生的好与坏,很少从其他角度去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以统一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表现,自然而然学生的个性就被磨灭。要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个性、培养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就必须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三、以人为本思想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树立积极的班风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良好的班级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班风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

班级环境分为有形的环境和无形的环境两种。在有形的方面,小学生生性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班主任要利用他们的这种天性,在教室的设计和布置上匠心独运。很多小学班级都在教室内外进行了美化,比如教室墙外设有班级明星风采展示,贴出一些品学兼优或有特长的学生的照片和感言。教室内部墙壁上贴有名人名言,学生佳作欣赏,黑板报也做的图文并茂。

在无形的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谈心会、演讲会、辩论会,或组织社会调查、开展课外活动,在班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积极健康的学风、班,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使学生的心理在春风化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二)设定合理的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班级目标是维系班级全体成员的纽带,是促进班级发展的驱动力。设定一个合理的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以人为本思想下的班级管理目标应该遵循心理学上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应根据班级及个人的具体情况设立可行性目标。这样不仅激发起学生前进的动力,而且实现的每一个小目标都使学生们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对班级来说,利用校内外的各项活动都可以设立目标。例如学校的常规评比和各种文娱比赛。班主任抓住机会,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然后一起向既定目标努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信心和班级的凝聚力。都会在这些过程中渐渐增强。

对个人来说,小学阶段是整个教育生涯的基础阶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此阶段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弥足珍贵,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班主任应经常引导学生体验挑战自我的快乐,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有效的自我教育计划,踏踏实实地攀登上成功的顶峰。

(三)实施民主的班级管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班级管理的民主化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小学班级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也需要科学民主的管理。

首先,在选拔班干部上,要实行公平的选举制度。许多小学都是班干部终身制,这样弊端很多。不仅容易让班干部产生自我优越感,从而飞扬跋扈,公私不分,仗势欺人,而且容易使班级管理陷入瓶颈或定势,不利于班级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采取“班干轮换制”,采取自荐、民主、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竞选产生新的班干,每学期由任课教师和全体同学根据班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评选优秀班干。

其次,在师生关系方面,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众所周知,小学生有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因此许多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都采用强硬、武断的“高压政策”,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表面上臣服,实际是口服心不服,屡教不改,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思想,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着自身特点的有血有肉的人,教师应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找出一些行为问题的根源,做到严而不厉,宽厚容忍,这样形成一种教师爱学生,学生敬教师的局面。

(四)运用“柔性管理”,促进班级的良性发展

小学班级中的学生是一个流动的整体,他们的知识状态、道德水准和素质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管理策略。“柔性管理”即用温柔热心的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方式。例如表扬策略的运用,只要学生表现出色,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不遗余力地表扬,表扬给小学生带来的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他们更加奋发地学习,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有些学生年龄娇生惯养、性格乖张,但是学生都需要被关注被关爱,班主任可以采用交朋友的方式来时刻关注细节,打开心扉,运用“柔性”策略,需要班主任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教育手段,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需要融合。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特别突出对学生的信任,这样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但可以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而且还可以激活出每个人的强大动力。

五、尾声

教育家罗杰斯曾经说过: “教师的态度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总之,作为教育者,教师应努力为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们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学到全方面的知识,并时常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只有采取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手段,才能焕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优化班级管理的效果,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地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王景英.教育“以人为本”辨释[J].当代教育科学,2003,(21):1 2- 1 4.

[2]李海毓.浅析“以人为本”[J].学理论,2009,(6):1 05- 1 06.

[3]冯文清. 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 法制与社会,2011,(07) .

[4]颜耀忠,班主任之友.班级人本管理的理论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2002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