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引进人才的举措及其启示

[摘要]科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人才,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和推动。美国是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了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历届政府都特别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把它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研究和分析美国引进人才的举措,对中国引进海外人才和技术,推动改革开放,实现科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国;引进人才;举措;启示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14-(0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在经济和军事等领域竞争的优势和主动权。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高速发展的历史,就是借助人才优势的支持和推动实现的。

一、面向世界招揽人才

美国为了取得并保持其世界科技经济大国的地位,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招揽海外人才。他们通过引进、收买等手段把世界不同国家的优秀人才引入美国或为美国科技经济发展服务,建立起了一支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

据有关资料统计,1946—1974年,美国共引进包括世界级科学巨匠、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外高级人才24万人。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德国犹太人,原子核物理的奠基人费米和西亚德分别是意大利人和匈牙利人,电子计算机奠基人若曼恩是匈牙利人,还有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如宇宙线的发现者、物理学家赫斯是奥地利人,物理学家德拜是荷兰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是中国人,等等。在大力引进高级人才的同时,在1969—1979年,美国还从发展中国家接收了50多万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特长的移民。20世纪初至80年代末,美国最杰出的360名科学家中,有65名是从国外引进的;11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40名是从国外引进的;631名科学院院士中,有141名是来自国外引进人才[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完成的《华人科技人才在海外的发展现状分析》表明,海外华人科技人才的总数接近100万人,仅美国就吸纳了其中的3/4。美国13所最著名大学中的系主任、IBM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阿波罗登月工程中等华人科技人才都占到1/3以上。美国机械工程学会的12个分会中有1/2以上是华人;美国权威的电脑研究中心19名部主任中,华人占了12名。在美国硅谷,每年涌现的5000家初创企业中,约1/4是由海外华人科技人才创办。这些企业创造的财富中,40%有华人参与[2]。有些美国人甚至说,没有中国教授的大学,不能成为第一流的大学,没有中国医生的医院,不能成为第一流的医院。

二、引进人才的主要举措

(一)办学引才

美国是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是世界上名牌大学最多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美国高校先进的教学手段、优越的实验条件、宽松的教育环境、丰厚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学生的青睐,到美国留学进修成为许多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纷纷到美国留学。1999年留美学生达到49.1万人,占全球留学生的近1/3[3]47。有些留学生学业完成后,留恋美国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乐不思蜀,选择留在美国工作和继续深造。事实证明,办学已经成为美国吸引和引进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移民引才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多次修改移民法,为各国科技人才进入美国大开方便之门。美国移民法规定,凡是著名学者、专家和有某些一技之长的人才,不论其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优先入境,并给予长期居留权和优厚待遇[4]。据美国移民局的统计数字显示,1993年财政年度,中国大陆就有65500名合法移民进入美国,如果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移民合并计算,总数则达到79800多人。这些移民中不乏高技能高学历人才[5]。

(三)高薪收买人才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人才就是“人财”。美国为了得到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往往不惜一掷万金,用重金收买。据资料显示,截至1992年底,仅英国航空界就有数千名高级工程师被美国重金挖走[6]47。在美国,专以收买高级领军式人才的“猎头公司”遍布全国。有时他们为了得到一个有特殊管理或者创造才能的优秀人才,会不惜出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美金的高价将此人和所在公司全部买下。

(四)利用他国的社会动乱揽才

战争和社会的动乱会使得科技工作者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生活出现困难,不得不中断学术研究。美国便趁乱而为,乱中取利,以慈善者的姿态接受并安置他们,为美国服务。如在20世纪60年代初,古巴发生革命后,美国趁古巴大批科技人员外逃之际,接受了古巴医生多达1300多名,占当时古巴全国医生总数的1/4。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美国又趁机接受了捷籍科技人才1500多人[1]。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和日本又趁机挖走了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9万多名科技专家,仅高级核专家就被美国挖走了2000余名[6]47。

(五)就地聘用引才

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在国外成立了很多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而这些跨国公司所雇佣的人才,除少数公司主管是从美国本土派出的以外,大多数是聘用当地的人才。以中国为例,截至1995年9月底,在三资企业(含美资企业)中工作的中国人多达1200万,其中担任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就有100多万,大大减轻了企业对本国人才的依赖[3]47。

三、启示

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引进人才、收买人才甚至是掠夺人才的具体举措,中国不能照搬也不应该照搬。但是,美国政府重视人才,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将大量世界顶级人才吸引到美国,使其经济、军事得到快速发展,给中国诸多启示。

(一)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在美国科技经济发展中,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美国省略或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为科技经济的领先发展赢得了时间;节省了巨额的人才教育培养经费,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建立起了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因此,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已成为美国迅速壮大本国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也是在较短时间内突破技术瓶颈、提升科研水平的一条宝贵经验。

中国建国之初,以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吴文俊等杰出科学家为代表的海外留学人才回国,为发展新中国的工业、科研、教育和国防建设事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的新形势下,引进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对在科技经济发展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更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2008年12月25日和28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在北京召开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优化人才环境,提高人才待遇

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优厚的生活待遇是人的天性。美国引进人才的种种举措之所以行之有效,其人才生活环境和生活待遇方面的优势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优厚的待遇,提高了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生活大环境的优化,涉及到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相比之下,人才学习、研究和工作等发展环境的优化更容易实现。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所做的“海归调查”显示,83.4%的留学生表示,特殊政策并非吸引他们回国的主因。吸引留学生回国,更多的是一项改善国内人才环境的系统工程[7]。中国要通过加强基础实验设施建设,改善学习、科研及工作条件,创建有利于人才搞研究、出成果、成就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发展环境。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贯彻执行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人才政策,人才的生活待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采取措施逐步提高人才的物质待遇。既为他们创造有利于事业成功的发展环境,同时又努力为他们提供体面的生活待遇。这也是吸引海外人才回归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难求所有,但求所用

中国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然而,中国急需的某些高精尖人才的引进却往往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在世界人才竞争大格局中还处于弱势地位,这势必造成一定时期内某些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现象。因此,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应树立“难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筑巢引凤”遇到困难的时候,应通过“借鸡生蛋”方式,解决科技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难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核心在于“用”,即如何用活、用足海外的智力资源。在当前形势下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采取“季节型”、“假日型”、“候鸟形”、“契约型”等柔性形式把海外高层次人才请进来,或让国内的人才通过参加国际会议、短期进修、学术访问等形式走出去,在人员来去自由的流动中,实现智力资源的有效引进和利用;二是以课题、项目、产品等为载体,通过市场招标、技术入股、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形式,利用海外智力资源服务中国科技经济的发展;三是利用企业走出国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的智力资源,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针对引进智力资源已出台了一些政策规定,目的是有效利用海外智力资源,解决某些技术瓶颈问题。

(四)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在逐步加大。但是,2007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3.32%[8],不仅明显的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5.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4.9%,而且比欠发达国家的4.1%还低0.78个百分点。中国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要培养大批优秀人才,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中国学习、研究和创业,要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持,就必须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同时,中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教学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尤其要大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五)引才与稳才并举

“引才”与“稳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两个方面,不可或缺。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认识不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忽视人才引进工作;或一味追求引进高层次人才,忽视人才队伍稳定工作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忽视人才引进工作,急需人才引不进来,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稳才”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反之,忽视人才稳定工作,高层次人才留不住,“引才”必然是劳而无功。只有树立“引才”与“稳才”并举的观念,既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又扎扎实实地做好人才稳定工作,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稳得住,人才引进工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数量才能逐步提高。

现在不少地区、单位针对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缺乏的现状,为缓解人才短缺矛盾,赢得人才竞争优势,纷纷允诺优越的条件、丰厚的待遇吸引高层次人才。然而,这个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处理、协调好“引才”与“稳才”的关系,切忌过度拉大引进人才与原有人才的待遇差距,防止引进“女婿”气走“儿子”,引进几个人,气走一批人的不良后果,因为这是与引进人才的初衷相背离的。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是人口大国,要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变人口大国为人才资源大国;要吸引和引进大批优秀人才,推动国家科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美国引进人才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德明.从美国引进人才谈起[N].中国人才报,1989\|11\|15(4).

[2]孙自法.中国怎样推动华人专才创业?[N].中国妇女报,2008\|10\|11(2).

[3]帅传敏.聚焦人才大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12).

[4]汤水富.美国再掀人才引进浪潮[J].真理的追求,2000(7):5.

[5]翁里,夏虹.论美国新移民法的国际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144.

[6]刘丽君,黎大有.国外人才战略及启示[J].科技•人才•市场,2001(4).

[7]韩妹.83.4%留学生表示好的人才环境比海归政策更有吸引力[N].中国青年报,2009\|01\|22(7).

[8]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N].中国教育报,2008\|12\|01(2).

[责任编辑:张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