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租三洋品牌悬而未决,合肥三洋回收荣事达又遭阻挠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itzk/itzk201202/itzk2012021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itzk/itzk201202/itzk20120212-2-l.jpg
  松下对于三洋品牌的遗弃,让中国的合肥三洋不得不考虑“后三洋时代”的品牌之路。
  日前,合肥三洋宣布正式进军冰箱领域,并将考虑以独立品牌陆续推出微波炉、洁身器和空气净化器等家电品类。业界有观点认为,这标志着一直以“三洋”单品牌运作的合肥三洋公司未来将进入多品牌经营和业务更加多元化的新时期。
  据本刊记者了解,合肥三洋启动新的经营战略实属无奈。根据中日双方在1994年建立合资企业时达成的协议,“三洋”商标使用期限到2013年结束。因此,国内市场上由合肥三洋提供的三洋品牌的产品暂时不会消失。但是,松下公关部门负责人克里斯托弗·李姆近期对外透露,公司将把旗下的所有消费者产品的品牌名称统一为Panasonic(松下),这就表明了松下决意弃用三洋品牌,具体的时间确定在2012年的4月份。
  松下于2010年1月收购了三洋电机已发行的50.19%的股份,收购金额约4037.8亿日元(近46亿美元),松下因此成为三洋电机的最大股东。
  对于三洋品牌的后续问题,合肥三洋董事长金友华接受采访时表示,合肥三洋目前使用的三洋品牌是从日本租赁来的,只适用在洗衣机、微波炉领域,因此,合肥三洋推出新品类的产品也必须有新品牌。另据悉,三洋商标协议到期后是否续签的问题仍一直困扰着金友华。此前,合肥三洋曾向松下公司争取能够继续使用三洋商标。
  不管如何,业内分析人士大都认为合肥三洋已经进入“后三洋时代”,应该尽早启动产品多元化以及自主品牌之路。而据合肥三洋方面介绍,它已经为冰箱系列业务确定了名为“帝度”的自有品牌。
自主品牌
  其实,令合肥三洋感到被动的不仅有松下对三洋品牌的弃用,更有海尔集团对三洋电机业务的并购。
  2011年7月,松下将收购后的三洋电机在日本及东南亚的洗衣机和冰箱业务出售给海尔集团。然而,由于合肥三洋此前替三洋电机东南亚部分地区的业务代工,海尔完成收购后,该部分代工业务的前景顿时显得暗淡起来。
  按照合肥三洋此前的规划,公司为三洋电机的东南亚市场制造洗衣机产品,以此进军海外市场,并扩大出口市场规模。更为现实的是,在合肥三洋的海外业务中,其过去3年向三洋电机及其下属子公司销售的商品合计分别为14153.27万元、3527.72万元、2732.07万元,占合肥三洋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64%、1.74%、2.56%。有分析认为,如果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叫停这部分代工业务,那么,合肥三洋的部分产能将被闲置。而且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发生。
  “每次都扯上我”,合肥三洋董事长金友华如此向媒体抱怨合肥三洋在海尔收购三洋电机的业务中“躺着都中枪”的窘迫。
  事实上,2010年松下并购三洋电机后,松下将如何整合三洋品牌就一直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金友华也意识到将有可能再无三洋品牌使用的尴尬问题。于是,他于2011年9月正式推出“帝度”新品牌,此后将在水洗领域打出“合肥三洋”及“帝度”的双品牌运作,并表示“帝度”将以高端产品的形象去冲击高端市场。
  据《2011年度洗衣机市场白皮书》显示,虽然高端机型在销量上只占到22.34%的比重,但销售额的比重却高达42.57%,高端产品业已成为对企业利润贡献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成为各企业的主攻方向,合肥三洋希望能够通过“帝度”来攫取高端市场的相应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帝度”系列产品不光有洗衣机,也有冰箱制冷产品。这就意味着,金友华意图通过打造全新的“帝度”品牌来进军冰箱领域。根据他的规划,合肥三洋的冰箱项目,一期产能是150万台,二期目前已经在规划中,产能预计在2013年达到400万-500万台。合肥三洋计划用2-3年时间完成冰箱产能的布局。如果目标得以实现,3年内产能达到400万台,合肥三洋将实现冰箱、洗衣机的并驾齐驱。
  金友华表示,目前的国内外家电业,企业品牌、品类多元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多品牌、多品类发展,成为很多企业实现规模化运作的最主要手段。但目前合肥三洋使用的三洋品牌是租赁来的,品牌授权仅限于洗衣机、微波炉领域使用,想要进军更广泛的新品类,金友华也必须打出新的品牌,在意图多元化和悬而未决的三洋品牌使用权的背景下,“帝度”品牌应运而生。
淡季上市
  对于合肥三洋来说,推出“帝度”品牌有些赶鸭子上架的味道,而在业内人士眼里,这一新品牌的前景并不光明。
  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即向本刊记者表示,新品牌需要时间获得渠道和消费者的认可,想在2013年之前就培育出一个让消费者满意的高端品牌难度太大。
  据GfK(捷孚凯中国)监测的65个城市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5月间,中国洗衣机零售销量达到307万台,同比销量增长率为0.1%,而2010年同期销量增长率为23%。销售额达到62亿元,同比下滑2%,而2010年同期销额增长率为31%。数据显示,“帝度”的推出时间正值水洗市场增速放缓的尴尬时期。
  “我们不会淡化三洋品牌,还要在余下的时间里充分利用其营销资源和平台。而新品牌的推出只是为了持续发展。”金友华期望选择一条最便捷的途径以迅速扩大规模,也就是运用三洋已有的品牌、渠道和营销资源,把“帝度”品牌直接移植进去。
  与洗衣机市场类似,冰箱市场同样也遭遇了增速放缓的窘境。据GfK(捷孚凯中国)全国零售推算数据,2009年和2010年前三季度,冰箱同比增速分别达35%和40%,但2011年前三季度,冰箱同比增幅仅有5%。合肥三洋此时大举进攻冰箱领域实在让外界担忧。
  同时,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强悍实力也不会给合肥三洋太多的生存空间。据《2011年上半年中国冰箱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海尔、西门子、美的分别以31.1%、16.2%以及10.4%的品牌关注度分列前三名,美菱、容声、LG等品牌也在谋求自己更大的市场份额。其中长虹打造的“美菱+华意压缩”的冰箱产业链协同模式,有可能使美菱成为2011年冰箱行业增长较快的品牌。
  对于上述观点,合肥三洋副总裁、营销总经理章荣中并不认同。他认为同属白色家电的洗衣机和冰箱是一个“大家庭”,从洗衣机向冰箱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渡,冰洗不分家,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共享,无论是品牌还是渠道资源都可以进行大量共享。他介绍,从技术的储备到人才的储备等方面,合肥三洋为冰箱项目的推出已经准备了三五年时间。
  而在小家电领域,窥视这块市场的行业巨头也不在少数,美的、海尔、志高和TCL等大家电品牌纷纷携巨资以品牌影响力的优势杀入小家电市场。其中,TCL小家电将产品线进行纵向拉伸,除现有产品外,还在引进国外先进的净水技术和产品。
  国外家电巨头同样对国内小家电市场磨刀霍霍。2011年7月11日,飞利浦电子公司宣布,同意收购奔腾电器。而就在飞利浦收购奔腾的消息正式公布前3天,苏泊尔控股股东法国SEB(赛博电器)对外宣称,已收到中国商务部批复,原则同意苏泊尔集团及创始人苏增福向其转让大约20%的股权,完成对苏泊尔的收购。
抢夺荣事达
  除了开发“帝度”这个自主品牌外,金友华也打起了合肥当地的旧品牌——荣事达的主意,他还希望合肥市政府到期能够收回这个品牌的使用权,并希望“媒体给我们呼吁,我们本地需要自己的品牌”。
  合肥三洋与荣事达之间的历史渊源让金友华有足够的信心去收回荣事达品牌的使用权。
  合肥三洋的前身是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它是由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等于1994年共同投资组建的中日合资企业,其股份构成为:荣事达集团(后为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公司)33.57%、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及其关联公司29.51%、无限售流通股36.92%。
  2008年12月1日,荣事达集团与合肥国资委签署《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协议》,荣事达集团将持有的合肥荣事达三洋公司的33.57%股权(11178.4万股)无偿划转给合肥国资委,同时合资公司更名为“合肥三洋”。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合肥国资委成为合肥三洋的第一大股东,也是合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2011年3月,合肥市国资工作会议传出消息,荣事达集团清算关闭在2010年基本完成。其中,荣事达集团关闭后,相关资产和商标由合肥国资委持有。
  金友华对于荣事达的觊觎引起了美的方面的强烈不满。美的制冷家电集团中国营销总部副总裁、新闻发言人王金亮强调荣事达品牌并不是属于合肥三洋的,美的是向合肥国资委租赁荣事达品牌,而且双方合作良好。“政府都还没有发话,合肥三洋凭什么说要把荣事达收回?”王金亮愤慨道。
  据王金亮介绍,虽然美的电器控股的小天鹅正式收购了荣事达洗衣机业务的资产,但在商标使用上,荣事达品牌是荣事达集团持有(被关闭后为合肥国资委持有),因此美的在冰洗领域使用荣事达品牌仍是采用租赁形式,五年为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将于2013年到期。
  2004年11月,美的电器收购美泰克与荣事达集团的合资公司(成立于1996年)51%的股份,并通过此后的增资,使其持有合资公司股权比例升至75%。美的在完成了对小天鹅、荣事达的整合后形成了美的、小天鹅、荣事达多品牌的冰洗集团军团,在洗衣机领域,美的系洗衣机已经初具市场规模,目前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25.4%。
  美的制冷相关负责人表示:“荣事达在洗衣机领域历史悠久,特别在三四线城市拥有固定的消费群体,正好与另外两个品牌进行差异化发展。”该负责人称,荣事达有利于美的争夺三四级市场。
  由此看来,美的方面的不情愿将给金友华制造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