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研究


  摘 要: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成为近几年来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普遍关注。产业集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对产业和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辽宁省25个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辽宁省产业集聚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得出相应结论。
  关键词: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 定量分析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产业集聚现象在国内外大量出现并不断升温,成为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辽宁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产业集聚现象,制造业集聚特征明显。多年来,辽宁省的产业集中度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高的水平。尤其在上世纪80、90年代制造业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1994年,辽宁凭借其较好的工业基础,制造业的空间集聚达到11.11%,主要布局在辽中、辽南等地,在全国来说处于较高的水平。沈阳市机床及机械产业集群、大连市装备产业集群入围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大连高新产业园,正在成为世界IT产品外包中心。
  国内外产业集聚现象的发展实践表明,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是区域和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产业集聚通过系统内部优势资源的整合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实现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创新速度加快、创新能力及产业吸引力和扩张能力增强等显著优势,从而提高产业乃至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二、辽宁省产业集聚的定量分析
  
  产业是指具有相同属性的企业的集合。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大至部门,小至行业,都可以称之为产业。本文中的产业是用国家标准分类法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划分的,研究的对象是25个大类。
  1、辽宁省产业集群的识别
  产业集群的识别,就是要识别一定区域内的产业是否存在集群现象。本文对产业集群的识别运用区位熵法,也叫做LQ系数法,这种方法通过计算区位熵系数LQ来判断辽宁省是否存在产业集群现象。LQ系数的经济含义就是某一特定区域中产业占有的份额与整个经济中该产业占有的份额的比值。区位熵系数的计算公式为LQ=,其中E是指i地区j产业的就业人数,E是指i地区总的就业人数,E是指k国j产业的就业人数,E是指k国总的就业人数,LQ大于1表明i地区存在产业集群。本文计算了辽宁省1999年-2006年的区位熵系数LQ。根据LQ大于1表明存在产业集群现象再结合计算出的1999年-2006年的区位熵系数,将25个大类是否形成集群分为四组:
  第一组(1999年-2006年的区位熵系数全部大于1且平均值大于1)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有16个产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交通运输设备、金属制品工业、煤矿采选、食品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及炼焦、通用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及冶炼、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这就表明这16个产业在辽宁省存在集群现象。
  第二组(1999年-2006年的区位熵系数全部小于1且平均值小于1)只有烟草制造业,表明这个产业在辽宁省没有形成集群现象。
  第三组(1999年-2006年的区位熵系数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但是平均值小于1)有纺织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两个产业,其中纺织业在1999和2001年区位熵系数大于1,其余年份则小于1;通信设备计算机在2003、2005和2006年区位熵系数小于1,其余年份则大于1。这两个产业在1999年到2006年的区位熵系数大部分是小于1的,且平均值小于1,因此认为这两个产业在辽宁省存在产业集群现象不明显。
  第四组(1999年-2006年的区位熵系数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但是平均值大于1)包括剩余的6个产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化学纤维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仪器仪表、饮料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的区位熵系数在1999年-2005年是大于1的但是在2006年却小于1;化学纤维制造业则在2003年是小于1的,其余年份则均大于1;食品制造业在2001到2003年小于1,其余年份均大于1;仪器仪表在2005和2006年小于1,其余年份均大于1;饮料制造只在2003年小于1;造纸及纸制品业在2003,2005和2006年小于1,其余年份全不大于1。这六个产业在1999年到2006年的区位熵系数虽然不一致,但是大部分是大于1的,且平均值大于1,因此认为这六个产业在辽宁省存在产业集群现象。
  2、辽宁省产业集聚程度的测算
  根据上述产业集群的识别结果,本文进一步对第一组、第三组和第四组中一共24个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
  本文对产业集聚程度的计算采用产业集中度指标,但是这里的产业集中度不同于研究市场结构时的产业集中度,这里的产业集中度是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指标。具体计算公式为:ηfk==,ηfk表示k地区f产业的集中,具体计算指标可以运用就业人数或者工业增加值。在本文的计算中将两个指标进行综合,计算综合产业集中度,具体计算公式为
  η=ηnfk+ηlfk,ηnfk是用工业增加值指标计算的产业集中度,ηlfk是用就业人数计算的产业集中度,η是综合产业集中度,综合产业集中度越大,产业集聚程度越大。本文计算了辽宁省24个产业1999年-2003年的综合产业集中度,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计算出的综合产业集中度的数值集中在0-0.2之间,因此我们对集聚产业进行统计分组:
  第一组:(0<η≤0.1)包括21个产业,分别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交通运输设备,金属制品工业,煤矿采选,食品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通用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饮料制造,有色金属及冶炼,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及纸制品,专用设备制造。21个产业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纤维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及纸制品、专用设备制造产业集中度是呈上升趋势的,其余12各产业总体上都是呈下降趋势。
  第二组:(0.1<η≤0.2)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石油及炼焦这3个产业。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石油及炼焦这2个产业的综合产业集中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上升幅度比较大;而黑色金属冶炼产业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的。
  
  三、结论
  
  根据综合产业集聚程度的平均值,对24个集聚产业进行排序,集聚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石油及炼焦,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有色金属及冶炼,煤矿采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饮料制造,造纸及纸制品,金属制品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纺织业。可以计算出所有集聚产业综合产业集聚程度的平均值为0.049,这样排名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之前的7个产业集聚水平是大于平均水平的,也就是说包括有色金属及冶炼在内的其余17个产业集聚水平是低于平均水平的。◆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朱英明,产业集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朱英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群与地区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3
  [4]胡于芬.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转移的实证分析经济论坛 2008.5
  [5]张蓉.江苏省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关系研究
  [6]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
  [7]刘晓荣.兰州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