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产业,服务市场,产业展会的“灵活出击”


  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在1983年首次举办,那时名为“多国仪器仪表展”,主办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展部主任沙旋介绍,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需要发展工业,而仪器仪表是工业领域分布广泛且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么展会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对外开放窗口,吸引了众多外商来华,国内买家也踊跃参与,成交效果十分理想。这证明当时的“多国仪器仪表展”符合时代和市场的需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之所以选择在北京以及上海举办,交通和产业基础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如前所述,仪器仪表展吸引了许多外商来华,即便如今众多外企在中国开设分公司,不至于远渡重洋来参展,北京也是交通最为便捷的地方;同时也便于邀请国内外领导专家等嘉宾。另一方面,北京从最初的市场容量大,到如今已形成规模产业,对于参展商而言一直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展会需要通过洽谈达成合作才能证明自身成效,北京的市场潜力和容量是举办展会非常优良的基础,这同样更利于参展嘉宾的往来交通;上海也是同理。
  沙旋认为,展会的发展有不同阶段。起步阶段时,展会需要相对应的产业基础支撑,否则展会无法带来商务合作,也就不能成功举行,所以产业对于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这样专业性强的展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之后逐步进入成熟阶段,展会自身的影响力扩大,吸引力与号召力等能力增强,对举办地的产业依赖度相对下降,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也曾在2015年时离开北京,在重庆举办,但也并非说明不再需要产业基础。重庆同样有四大仪器仪表生产厂商之一的川仪集团,同时重庆是中国传统仪器仪表生产、设计、制造的基地,重庆政府对展会也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扶持,所以当年的展会同样具有吸引力。沙旋认为,展会起步阶段时,重点在于成为一个“窗口”,助推当地产业发展,提升當地产业知名度,展会与当地产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到后来渐具规模,当地产业已名声在外、影响力扩大,对当地产业的影响力已不如前期,但仍然是主要的产业展示交流的平台。
  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一开始就是为了响应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仪器技术而举办,沙旋认为该展会很好地打开了国内企业的视野,在启发他们科技进步、生产领先的同时,也吸引了外国公司在国内设置代理或分公司,极大地提高了工业水平,助力国力腾飞。2015年在重庆举办的展会,也为那里的相关产业带去了大量的产业资源,同时沙旋介绍,在重庆设置了仪器仪表学会的分会,每年举行相关的展览和会议,都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展会对当地相关产业的影响,沙旋认为,展会主要起到聚集的作用,把优势产业资源集中到展会举办的当地,逐渐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成为当地标志,即“名片效应”,吸引更多相关厂商落地,形成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展会的举办仍然与当地产业密切相关,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专业性较强,基本只能在几个大城市举办,而如果是农业等分布范围广泛的产业展会,则在全国可选择的地区就大大增加,沙旋表示,产业展会仍然要围绕着当地产业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