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游戏,在团体辅导中培养儿童健康心理

摘要: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致使当代儿童的聪明程度与时俱增。然而,在高速运转的信息化背后,人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堪忧的事实:儿童的心理健康正不断地经受着新的压力、考验和挑战。面对教育者的说教,被教育者往往表现出无动于衷或抵触不已。对此,笔者认为在教育中适当地融入游戏精神,巧借游戏,在团体辅导中培养儿童健康心理,是一项值得尝试的探索。

关键词:儿童;游戏精神;团体心理辅导

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儿童对于网络的谙熟程度和掌控能力令许多成人都自叹不如,这一因素也致使当代儿童的聪明程度与时俱增。然而,在高速运转的数字化与信息化背后,人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堪忧的事实:社会的信息化在提高人们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家庭结构的六对一比例,培养了新时代的小公主小皇帝。由此,儿童的心理健康正不断地经受着新的压力、考验和挑战——出现了不少儿童的心理骄横霸道、冷漠封闭、自负自卑等问题。但令人不无焦灼的是,许多儿童身在其中却不自觉。久而久之,隐藏在儿童健康中的心理蛀虫,将会逐渐取代儿童生命中健康心理品质的合法地位,使“骄横霸道、冷漠封闭、自负自卑”等心理疾病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生命常态。这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中小学要利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以活动为主,游戏辅导便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因此,笔者认为在教育中适当地融入游戏精神,适时地给予儿童生命所需的团体心理辅导,用游戏构筑儿童心理辅导的新空间,是一项值得尝试的探索。

一、游戏与心理辅导的关系探源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虽对“心理辅导”一词未有直接的概念界定,但通过对“心理”和“辅导”两个词语的整合,仍可获得间接定义:心理辅导即对人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的帮助和指导。无独有偶,《心理学大辞典》也未对“心理辅导”一词给予直接的专业术语解释。因而,笔者分别从中选择了“心理调适”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作为本论文概念阐述的重要参考。辞典中 “心理调适”的解释是“用心理技巧改变个体心理活动绝对强度,减低或加强心理力量,改变心理状态性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涵和外延为“围绕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活动,重点是受教育者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常识”。可见,“调适”是方法过程,“健康”是根本目的。为了预防信息化时代成人生活的心理压力状态延伸到中小学生的生活圈,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游戏降低焦虑的优势,为了填充儿童更有质量的精神世界和守护孩子完整幸福的均衡生活,笔者大胆引进游戏精神,将游戏作为构筑儿童心理辅导新空间的重要方式(李敏,2010)。团体游戏心理辅导的概念阐述如下:

根据学生心理健康需要,以融入游戏风格和游戏精神的活动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有方向的适当帮扶和引导。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尊重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面向班级全体学生的心里引导形式。所谓游戏风格,意指激发儿童的愉悦情绪,养成儿童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的尝试心理。所言游戏精神,旨在通过游戏活动为儿童营造轻松自然的心理环境,激发并培养儿童面对生活学习和未来成长的乐观豁达心态,最终为儿童一生的优良心理素质奠基。本文主要立足团体儿童游戏心理辅导,既节省了游戏组织活动的时间也为儿童养成与人和谐相处的健康心理提供了“人际”环境,具有相对的实践空间和现实意义。

二、儿童心理现状急需平衡适当的游戏生活

以活动为主的传统游戏逐渐被电子游戏所取代,已是儿童生活中一个不争的事实。缺乏身体运动的电子游戏,将全部的情绪发泄集中到了“大脑”这个唯一渠道。沉重的情绪压力,造成了儿童心理的沉重负担。久而久之,儿童的心理会因逐渐“缺氧”而生病。笔者认为,儿童的心理现状急需适当的游戏生活平衡。

一份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相当高,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各种困扰,各种触目惊心的惨痛案例屡见不鲜。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与周围环境的各种冲突与摩擦事件亦引起了笔者深深地思考。

据研究,學者们发现儿童生命中游戏的“缺位”状态十分普遍。儿童生活的“大生产性”,使儿童的休闲娱乐成为了转瞬即逝的“麦当劳快餐”。成人继“发现”儿童后又理所当然地“主宰”了儿童,与学习相比,游戏一直遭受着扭曲和压抑,回忆留给孩子的是一片坍塌的童年天堂。游戏在教育生活中的疏离,造就了孩子的木然与呆气。来自环境和自身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牺牲和负担,还有些孩子把学习当成生死仇敌一样加以反抗。一些不合理的结构生活,让学生过早地迷失了童真和快乐,背负起了心理负担的枷锁。因此,让“游戏精神”回归学习教育生活,让轻松自然的游戏风格和乐观豁达的游戏精神融入孩子的生涯教育,让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游戏心理辅导实践尝试点亮学生的健康心理,让有益的游戏精神提升学生内在的的生命质量,是对孩子未来成长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

三、在游戏中观察儿童的心理

孩子的游戏活动无处不在,观察孩子的心理活动无时不能。

(一)课上悉心留意

课上,孩子的眼神和身体言语,几乎一览无余地流露了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和个性特点。当孩子言谈流利通畅眼睛却有意避开别人时,可以推测出这个孩子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当一个孩子总是用试探性的语句交流时,教师可以或多或少地解读出孩子性格中的犹豫和不自信。孩子的手或脚总是不由自主地频繁活动,其实是孩子心理局促不安的一种反应。

(二)课间交流了解

课间,通过对“聊天”、“简单的拍手活动”甚至“孩子间的小争吵”等现象的观察,教育者便可以洞悉出孩子言行习惯背后流露出来的心理性格。常见的一个案例:孩子对自己私有财产的过分珍惜和对他人物品的无理占有。如“因为这是我的!”和“因为我的找不到,所以就拿他的!”之类,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霸气和理直气壮。在这种日积月累的“理所当然”中,孩子自私自利和唯我独尊的心理性格早已暴露无遗。“我没特长”的口头禅,同样时时伴随着孩子的自信缺乏和自卑自负。另外,无团体合作意识、脱离个体自身能力范畴的“无所适从”和“无能为力”,也是孩子健康心理的一大杀手。

四、在游戏中协助儿童健康成长

与简单的说教相比,游戏更能让孩子在兴奋中记忆深刻。深刻的游戏体验过程,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悄无声息地协助儿童健康成长。这一过程,需要激活学生沉寂的心里,让学生身心皆“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笔者在此设计或改编了“小螃蟹过街”、“身体识字”和“我很棒”三个实践中的案例。通过这些游戏,意图引导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和体悟“自私霸道”的危害、“团结协作”的重要和“自信”的必需。

首先,游戏前要巧设规则,力求达到张扬学生活力和激发学生动力的目的。

规则是游戏参与者共同遵守的规矩准则,它是全体学生和辅导老师在民主与集中的原则下共同集思广益的结晶。实践中笔者发现,简洁幽默、轻松活泼的语言,配合生动形象的实例和行为演示,可以更好地打开学生紧张胆怯的心理防御系统,起到张扬儿童心里活力及激发其参与兴趣的动力作用。

其次,活动设计角度一定要科学,过程尽量有趣,同时需要教师给予适度的点拨。

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儿童,周围存在着各种关系。在密密实实的关系网中,不谙世事的儿童身陷其中毫无方向地横冲直撞。若想引导儿童养成良好人格,贴近儿童生活的科学心理辅导设计十分重要。为了便于提升儿童在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体验性,笔者选择了情景创设和游戏活动的方式展开团体心理辅导。

“小螃蟹过街”游戏,意在培养儿童谦让的好品质。游戏地点需选择在室外开阔安全的操场,利用废旧报纸摆成一条可跨越对象车行道的交通路线图是游戏前的准备。游戏规则是8人为一组,游戏者戴上“小螃蟹”的面具,听到命令后以最快的速度过街。游戏过程中,在不越过两侧路线的情况下,两组“小螃蟹”在一条可穿越的中间线路上想方设法地迅速过街。同一条马路上的两小组为一大组,双方需要巧妙地躲开迎面走来的小伙伴,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用时最短且过街人数最多的小组为胜。通过亲身体验,让儿童在不断的摩擦和尝试中,体会到“谦让”的重要性。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恰当的点拨:谦让如同“蹲苗”,不是懦弱退缩,而是积蓄另一种生命成长的能量。

通过“身体识字”的游戏,让儿童体验合作的力量。游戏的地点选择在室内,所有游戏者被划分为五组,小组成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非语言的任何形式请大家猜出老师预先准备好的汉字,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游戏中,游戏者间可通过眼神、身体动作或模拟声音等方式传递信号。当孩子不止一次地发现许多时候仅凭个人力量无法高效地完成游戏时,合作需要的产生便会让孩子情不自禁地选择和同组伙伴商量对策。当游戏中的小组遇到困难时,扮演观众的其他组成员可免费提供一次救助,成功提供救助的观众将获得额外奖励。这既可照顾多数学生的参与性,也可让孩子体会到竞争中合作的重要性。在彼此的互动中,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合作的巨大能量,也学会了多伸“拇指”少用“食指”的尊重和欣赏。

在具体的游戏情境中,鼓励儿童正确建立“我很棒”的自信。这个游戏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比较适合中高年级。游戏伊始,学生先为自己“贴标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标签”的故事。教师随机从中抽出一张,若是积极客观的自我评价则给予中肯和表扬。若是流露自负或自卑情绪的则鼓励当场撕掉,并趁机教给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方法。通过游戏,鼓励孩子客观分析和评价自己,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同时,鼓励孩子尝试打开自我的心理防御系统,不骄不卑,建立真正的自信。

最后,根据游戏的即时生成效果,教师需要适度给予点拨。

点拨是在辅导过程中同儿童真诚自然的交流互动。“适度”点拨既非苛责也非浮夸,而是真正帮助儿童客观地认识自我。通过点拨,目的是协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收获醍醐灌顶的正能量。这一内容,将在“多元评价”部分详细阐述。

多元评价,回味感知,收获体验

区别于单纯游戏,游戏活动过后对儿童的心理评价引导至关重要。这既是游戏心理辅导价值提升的关键,也避免辅导因缺乏点拨而滑向盲目和空泛的深渊。

首先,物质评价和精神评价并重。物质奖励是最直接的刺激,一味缺乏物质文化的精神评价,只能使学生心陷望梅止渴和缘木求鱼的不真实感。辅导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孩子平日里珍爱的小礼物,然后采用积分的形式进行奖励,游戏获胜者可以选择积累兑换不同等级的神秘大礼包。同时,适度给予精神评价,可以令孩子在对游戏回有余味之中更深刻地收获理性认识。

其次,评价主体多元且重自我感悟。老师的评价可以给予学生力量与方向,适当的同伴评价可以让儿童心里感受到同龄人给予的平等认可和尊重。这时,也不要忽略掉学生自我的评价。自评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纸条”、“小星星”或“表情流露”的方式直接或间接表达。某种程度,学生客观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

最后,口语和肢体语言适当巧妙搭配。任何人都离不开赞美和鼓励,孩子尤其如此。为活跃气氛,游戏过程中诸如“真棒!”、“加油!”、“完美!”、“漂亮!”等简短有力的积极评价语可根据需要脱口而出。此外,“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肢体輔导语言的尝试,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评价过程,需注重评价的层次性,做到普遍评价和特殊评价相统一。

活动时对儿童的评价应该是多元而丰富的,它应该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活动过程中辅导学生心理的需要及时生成的。语言可以简短有力,也可以丰满充实,最终效果应该是引起儿童心理的触动。

席勒说过:“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转引自李敏,2010)”虽然目前的教育建制中无法给予孩子完全独立的游戏空间,但教育者却可以尝试整合教育资源,将游戏精神融入日常的教育环境中。巧借游戏,在团体辅导中培养儿童健康心理,并在实践中尝试积累和交流反思。笔者深知,本文的浅见只是杯水车薪。然而,跬步可以致千里,细流可以成江河。相信在许多位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为孩子健康奠基的游戏心理辅导研究终会绿树成荫。期待,游戏心理辅导能够重拾学生的童真和快乐。期待,游戏心理辅导能够充实孩子空洞的内心世界。期待,不断发展着的游戏心理辅导能够实实在在提升儿童的生命质量。“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的游戏环境,关注个别学生的同时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为儿童实现自我人格完善奠基”。为此,笔者将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0.07

[2]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2008

[4]林崇德等主编.心理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刘华山、龙立荣等.全国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4(07)

[6]李敏著.游戏与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1

[7]李全超,谢玉茹主编.实用团体心理游戏与心理辅导[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7

[8]田国秀主编.团体心理游戏实用解析[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5

[9]阳志平等编著.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

[10]郑日昌,刘视湘主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