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职

他们是医生,他们是军人,他们更是特殊的院士团队;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勇往直前,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国家危难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在各自的领域续写辉煌;他们用实际行动诉说着一句话: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早上七点,一支由解放军总医院派往灾区的专家医疗队,就开始了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的查房、巡诊工作7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卢世璧,就是这支专家医疗队的成员。

因为地震,这里收治的病人大多是骨科病人。作为骨科专家,卢世璧也是最忙的,几乎每一个病人,他都会打开包扎仔细地查看伤口,有时甚至伏下身去,闻一闻伤口的味道

卢世璧说,一千多个病人,我一个一个地看在看的过程中,一个病人心跳停止了

这个病人是25岁的绵竹姑娘唐钰岚,是中国银行绵竹支行营业部的一名职员,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唐钰岚和同事们被埋在了厚厚的废墟下

营救工作进行了整整9个小时,唐钰岚被成功地救了出来但卢世璧看到的唐钰山风,情况并不好

卢世壁说,她是两个下肢的挤压综合症,肌肉压死后,会出现肿胀,出现毒素毒素一释放,特别是高钾,会引起心脏骤停,发生肾衰

严重挤压造成的伤害,随时都可能夺去这个年轻的生命 要想挽救唐钰岚,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截肢这种方法,卢世璧在过去参与的地震救援中,经常会使用到

卢世璧说,1966年邢台地震我去了半年,197(i年唐山地震,1977年海城地震,我都参加过,有一定的经验

近50年里,多次参与抗震救援的经历,使卢世璧积累了大量救治地震伤员的经验,然而在唐钰岚截不截肢的问题上,卢世璧却很难做出决定

最终,卢世璧放弃了给唐钰岚截肢的方案

他亲自操刀,用切口引流的方式为唐钰岚的双腿“减压”

手术做了十几个小时,唐钰岚双腿的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但最后她能不能保住双腿,谁也不敢打包票

等待奇迹出现的同时,卢世璧又去实地看望其他伤员

连续的工作和劳累,让他多年的脚伤又复发了

他借助一根手杖,行走在灾区除了对脚伤的考虑,其中的深意只有他的女儿卢静知道

卢静说,我母亲去世后,父亲很难受,她心里始终想着母亲,这促使他咬着牙往前走。我想,他这次去四川,也是带着这种心情去的,他拿的那根拐杖就是我母亲的拐杖

每逢遇到大事时,他部拿起这根拐杖,这样,他就觉得是和我妈妈在一起这次,父亲带着这根拐杖去的四川

2006年5月,卢世璧的夫人范华去世:2008年5月5日,卢氏璧前往四川灾区的前7天,他刚刚为夫人上过坟。

带蕾这根手杖,卢世璧走在布满地震创伤的大地上,医治伤员,而他的心里无时无刻不记挂着唐钰岚

卢世璧说,在两个月时间里,唐钰岚做了三四次大手术,终于活了下来

2009年,在卢世璧80岁寿辰之际,完全康复的唐钰岚亲手绣了一幅“百寿图”,送给卢世璧,感谢他给了自己新的生命

卢世璧说,这次去汶川,我觉得很重要我想,要把抢救挤压伤危重病人的经验传下去

只要需要,就应责无旁贷,这是天职

在解放军总医院派往汶川灾区的医疗救援队中,还有一位院士,她就是正在为一位绵竹伤员进行远程会诊的肾脏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陈香美。

被会诊的伤员叫赖元平,地震中,他的头部被石块击中,在一个涵洞里昏迷了196个小时后获救,生命垂危

为此,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组织全军专家进行会诊

每天早上8点,是医生们交接班的时间,也是最忙碌的时候从这个临时病房建成的那一天起,除了去会诊其他重症伤员外。陈香美院士都会一直在这里忙碌

两间重症监护病房,8名地震危重伤员,陈香美对每个人的伤情了如指掌,两间房就是她的战场,也是她第一次动用院士的影响力,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把十几台血液透析设备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成都

同时,她们用最短的时间,将简易病房改建成重症监护室,并达到了三级甲等医院的基本条件。

作为一名肾脏病专家,陈香美深知医疗设备对于抢救生命的重要意义14年前,第一位获得日本北里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外国女研究生陈香美,告别了导师和生活了4年的北里大学,回到了祖国。她不仅带来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带来了当时国内非常紧缺的实验仪器和大量试剂。

陈香美说,当时有一些试剂,花很多钱也买不到,几乎都要向国外订购

有了这些技术装备做支撑,陈香美带领她的团队在肾脏病的研究领域开始了新的征程在此后的24年里,陈香美两次担任“973”衰老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还把解放军总医院肾病科建成了中国第一座肾脏病国家实验室。完成了学科建设的大跨越

陈香美说,我的目标非常清楚,从一个解放军总医院肾病科走到更广阔的为中国的尿毒症病人,为中国的慢性肾脏病病人,那里是最需要我的。

“为病人服务,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作为“军医院士”,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蕾这句话作为我国烧创伤专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盛志勇院士至今都没有停下脚步。

在全军烧伤研究所的大楼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身材矮小却精神矍铄的老人,虽然已经91岁高龄。但只要不开会、不去外地,盛志勇几乎每天都要到办公室。查看病人、和学生们分析病情、修改学生的论文,是他的主要工作。

盛志勇说,我觉得身体还可以。也没有老年痴呆,还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另外我觉得有些问题必须要解决,比如休克问题,怎样在前线能自救,不死亡

盛志勇几乎参与了建国后历次战争的医疗救援1962年6月,当时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外科系从事放射复合烧伤研究的盛志勇,被紧急派往前线。

盛志勇说,病人多半是四肢伤、脑外伤,因为战场主要在喜马拉雅山南麓,要翻过山,地形很复杂,救护下来比较困难。有些伤员在前线牺牲了。

由于伤员众多,第一次在现场参与战伤救治的盛志勇面临不少棘手的问题。

盛志勇说,有一次,一颗子弹打进了一个战士的臀部因为去前线的外科医生没打过仗,经验不足,只是处理了伤口

三天以后,大便从伤口出来了,这才发现子弹穿过了直肠,把肛门打穿了。

战场上像这样的教训,盛志勇至今难忘,在前线的那几十天里,盛志勇救治了近千名伤员,积累了丰富的战伤救冶经验。

盛志勇说,比如冬天,在战场上,怎么量血压,不能把人家的棉衣脱了;胳膊烧伤得很厉害,血压表不能用,怎么样知道他休克?

类似的问题在盛志勇的脑海里层出不穷,为了解决问题,他付出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

盛志勇说,我们现在做了一个像体温表似的东西,放在舌下可以测血的酸度,来表示休克是缓解了,还是恶化了。在我的有生之年,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以报答国家。

只要世界上依然有战争发生,就会有战争带来的伤痛。50年前,正是带着对战争的思考,盛志勇开始了有

关战争创伤、烧伤研究与治疗的军事医学生涯如今他还在这条道路上耕耘作为盛志勇的学生,年轻的付小兵院士也在另一条道路上不断探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基础所所长付小兵,1987年,他26岁时来到老山前线他的主要任务是救治伤员,并且收集战伤的各种资料在付小兵踏上前线的第3天。就遇到了一个特殊的病例

付小兵说,在前线,一辆军车翻了,车上的一个战士摔到了山崖下,造成了大出血。

战士的情况万分危急,只有通过输血才可能挽救他的生命然而在战场上,到哪里去找现成的血液呢?

付小兵说,当时就向大家广播,有一个战士生命垂危,需要血,谁是O型血正巧我是O型血,我毫不犹豫地献了血战士得救了。

亲眼目睹了战场上缺医少药的付小兵,回到北京后,对战、创伤医学研究更加投入了。

如今,他已成长为全国知名的战、创伤专家。成为解放军基础医学的学科带头人

付小兵说,作为一名军人。我始终觉得,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圆满完成党、国家,军队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事实上,每一位军医院士都为此奋斗了多年

行医近70年的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黄志强就是其中之一。

每个星期一的下午,肝胆外科的病房里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医生簇拥者一位老人,看片、查体、询问。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而这里的病人,大部分是冲着这位老人而来的他就是已90岁高龄的黄志强

黄志强说,我还没有退休,所以经常查房、看病。因为我的诊断可能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年轻同志都依赖于我,所以我不能落在时代的后面。

1952年,黄志强作为第二批医疗救援队队员被派往丹东,救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受伤的危重伤员。

黄志强说,这是部队的需要,主要是治疔一些在中转途中有风险的病人,比如像脑部伤,胸部伤的病人那时候很受教育。

从那之后,黄志强转战到另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开始与肝胆外科疾病斗争,他在世界上第一个为病人成功实施肝动脉结扎术,使肝内胆管大出血不再是不治之症,创造了外科和肝胆史上双重奇迹。同时,又开创了用肝脏外科手术,解决复杂胆道疾病的先河,使这类疾病的治愈率从10%以下提高到近90%直到今天,90岁的黄志强心里想得最多的还是病人的需要。

黄志强说,现在,一方面,我要观察分析当前的发展方向和需要注意的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努力争取能够跟时代同步前进,使我的一些学识、知识不落在时代的后面,

78岁的王士雯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因为口腔癌再次发作,现住进医院人们无法忘记:在非典肆虐时,一位患者急病发作

正是王士雯不畏风险,口对口地实施人工呼吸进行抢救,使病人转危为安,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时,王士雯几乎以生命为代价,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对人民、对国家的郑重承诺。

“军医院士群”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姜泗长已辞世,他是我国现代耳鼻咽喉科创始人之一

作为“打开内耳禁区的人”,姜泗长院士先后成功实施国内第一例内耳开窗术和镫骨摘除术,让许多失聪患者重获听力,“让聋哑人听到了伟大时代的声音” 。

军医院士们在各自的领域创造了让人瞩目的辉煌:“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他们以实际行动,甚至用生命履行蕾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