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化学操作技能考试情况分析与讨论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为了培养具有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通过对这次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的分析和讨论,为优化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化学操作技能考试;考生操作情况;分析与讨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225-02

为了培养具有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我校在上学期组织了护理、药剂、检验、康复技术、口腔工艺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实践技能竞赛。

一、考试基本情况

这次进行化学技能操作考试参赛的班级是一年级:药剂59、60班,二年级:药剂57、58班,每班根据本班的实际操作能力,选出能够代表本班实际操作水平的学生(每班12人),共参赛48人,个人及班级平均成绩为专业实践技能竞赛成绩。考试严格执行了学校考试中心规定的考试规程和评分标准,由我校8名化学教师进行监考。本次药剂类化学技能操作考试结果:48名考生中有46名考生取得了60分以上的合格成绩,其中90分以上6人,70~89分人数居多,成绩不合格的2人,统计学处理呈正态分布。各年级考生考试成绩分布及百分比、班级平均成绩见下表1、表2和表3。

二、药剂类化学考生操作考试情况分析

药剂类一年级化学操作技能的考题是:制剂的配制:将1mol/L乳酸钠溶液稀释为0.167mol/L乳酸钠溶液50ml;二年级的考题是: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笔者在此次考试监考的过程中,对药剂专业48名考生的全面进行了考试统计分析,找出了考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用乳酸钠溶液的配制考生操作情况分析

考试内容:医用乳酸钠溶液的配制。围绕溶液的配制步骤,从计算、移取、稀释、转移、定容及摇匀、储存等操作过程,共设计了18个评分项目,其中考生被扣分的项目共13项,有5项没扣分的项目。

1.没有扣分的项目。没有扣分项目有“操作步骤”评分点中的“学生的着装、桌面的整洁”;“移液管的使用”评分点中的“移液管的洗涤”、“计算”评分点中的“稀释前浓溶液体积的计算”;“储存”评分点中的“回收配制好的溶液”;“实验后处理”评分点中的“洗涤所用仪器及考试时间”等项目。

2.扣分列在前10位的项目。在扣分项目中,除了“吸液、放液操作不当”“定容操作不正确”等项目失分比例在30%以上,其余项目失分比例均在30%以下(见表4)。

(二)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考生操作情况分析

考试内容: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围绕溶液滴定的操作步骤,从操作要求、移液管的使用、滴定操作及报告及数据处理等过程,共设计了18个评分项目,其中考生被扣分的项目共13项,有4项没有扣分的项目。

1.未扣分项目。未扣分项目有“操作要求”评分点中的“学生着装,桌面的整洁”;“移液管的使用”评分点中的“移液管的洗涤、装液排气”;“滴定操作”评分点中的“锥形瓶的旋摇”;“洗涤所用仪器及考试时间”等项目。

2.扣分列前10位的项目。扣分项目中,失分比例在30%以上的有滴定操作终点的判断不准确及滴定操作不熟悉、报告的准确性不高等,失分比例均在30%以下项目(见表5)。

三、分析讨论

从未扣分的项目来看,考生在着装、实验安全操作前准备、实验完成后处理和实验完成需要的时间控制上都做得比较好,这也充分说明了考生对实验操作原理、操作步骤比较熟练,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整的实验。

通过表格4、表格5的失分情况看,考题1和考题2的失分比例不高,可是扣分的项目数量多,考生说明在操作过程上总体不细致,失分比例最高的两个项目为一年级考试内容:溶液配制关键项目“吸液、放液操作不当”、“定容操作不准确”;二年级考试内容:“滴定操作不熟练”、“数据的处理不准确”,说明考生在平时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对许多实验细节操作敷衍了事,对移液管的使用、滴定操作练习较少,导致在技能考试中达不到操作要求,影响了操作精确度。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中专学生对医用化学实验课的认识态度不高,认为做实验就是玩,以敷衍的心态对待化学实验,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不够,实验教学的效果差;实践技能的训练积极性不够;同时,化学实验课普遍存在实验课时过少,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训练过少;又由于许多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做得太少,化学实验基础差,使得他们进入中专学校时,要求学生要在有限的化学实验课上能达到规范、熟练的操作,教学难度较大。

四、对策

(一)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

科学的实验态度就是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因此,在平常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始终将实验操作的严谨、细致与实验的准确性联系起来。如在进行溶液配制的实验时,要求学生首先要清楚配制溶液的体积、浓度单位,其次,在熟悉配制步骤的基础上,对一定量液体的量取、转移和定容的操作细节上必须做到严谨、细致把握好,这样才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二)改进实验课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1.强化实验预习。教师要求学生在上实验课之前,必须了解实验目标,熟悉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预习实验,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实验的习惯。

2.积极指导学生实验。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学生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其次,教师要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尽量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预习不到位、实验思路混乱或实验不认真,通过出现的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要求学生再进一步实验,进一步证实,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大实验考核,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考核方式主导学生的学习目的,考核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时间的投入。在历年的教学工作中,中等职业学校大多数未设实验考核项目,有些学校只在教学理论考试中涉及少量实验考核,这对于检查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操作技能的全面掌握,极其不利。现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学校要重视实验教学,规范和加强实验操作考核项目,并通过将期末实验操作考试和平时实验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确实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这对于促进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军.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

[2]朱爱军,李晓彬.医用化学基础[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