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兴锦:一位军队科学家的净水人生


打开文本图片集

蒋兴锦毕生投身于军队饮水卫生研究,1992年获国家特殊津贴,曾在军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个人专著2部,与他人合著专著4部。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1次,获军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并荣获“八五”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他用丰硕的成果生动地诠释了一位科学家的“净水人生”。

坎坷求学之路

1924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十一日),蒋兴锦出生于武冈县高沙镇(今洞口县高沙镇)。祖父蒋湘屏读过书,懂医道,是小镇上的名士,很受人们尊重。7岁那年,蒋兴锦在与家仅一墙之隔的洋学堂——蓼湄小学启蒙读书。1938年小学毕业。因为毕业考试名列第一,被保送进入蓼湄初中学习。

1939年暑假期间,蒋兴锦征得母亲同意,参加了蓼湄初中音乐美术老师刘德剑组织的暑期兵役宣传队,冒着酷暑,忍受饥饿,深入村寨宣传抗日救国。1940年春,蒋兴锦出于好奇,到与家只一墙之隔的学校工友家观看他人赌博,被学校开除。不久,经刘德剑老师帮助,考入武冈县城云山中学插班。蒋兴锦遵照母亲嘱咐,与几个学习成绩好、诚实勤劳的同学朝夕相处,到初中毕业时,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初中毕业后,蒋兴锦在母亲的支持下,考入蓝田国立师范学院附属高中。此时,蒋家家业已萧条,母亲卖掉仅有的一只金戒指,送他入学。1944年6月,正当他紧张地准备高考时,日军占领长沙,湘潭吃紧,蓝田的学校准备疏散,发给应届毕业生每人一张临时毕业证书。蒋兴锦回到家乡,无法筹集到去四川考大学的路费,困居家中。不久,经一个亲戚介绍,去离家30公里的山门小学代课半年。1945年春到高沙观澜农校代课。

1945年5月,同学从四川来信,告知蒋兴锦全国统一高考将在7月初进行。母亲东筹西借了些钱,又把两个妹妹织的8匹土布让蒋兴锦带在路上卖掉作路费。蒋兴锦步行20公里到洞口,等了4天搭上来接国民党新六军军官家属的军车到芷江。费尽周折,搭乘部队的敞篷卡车到贵阳。之后卖掉所带土布,买到第四天去重庆的汽车票。经历20余天奔波,蒋兴锦终于在距统一高考8天前到达重庆。蒋兴锦报考中大、交大和浙大的机械系和电机系,都名落孙山。

正当蒋兴锦彷徨之际,部分学校补招学生,他相继考取重庆大学工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湘雅医学院和白沙先修班等学校。经过权衡,蒋兴锦决定暂入湘雅医学院。1946年5月,他结束了当时在重庆杨公桥的湘雅医学院第二学期的学习,和同学30多人乘坐学校向有关单位申请到的一辆卡车回湖南。途经洞口时,他下车回到家乡高沙。家乡正闹饥荒,家中连吃饭都很困难。蒋兴锦不得不放弃外出投考工业大学的计划,去长沙继续学医。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解放军某部驻在湘雅医学院,他们在院内树荫下烧饭做菜,和和气气、规规矩矩,很有纪律。蒋兴锦一向对欺压百姓、吃喝玩乐、四处掠夺的国民党军队无比反感。解放军的行为举止深深感动了他,也埋下了他毕业后积极参加国防卫生建设的种子。

1950年5月,蒋兴锦与湘雅医学院其他40余名学生一道踏上了去北京、东北参观老解放区卫生工作的旅途。参观中国医科大学之后,蒋兴锦一行又参观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医学院、协和医学院,于6月中旬回到学校。1951年7月,蒋兴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协和医学院工作,同年参军。

在朝鲜防疫治病

1953年1月中旬,蒋兴锦等人经军委卫生部批准,踏上了去朝鲜前线的征程。2月4日,到达朝鲜新义州。2月12日,朝鲜某地发现紧急疫情,死亡数人。蒋兴锦与其他3名同志携带防疫器材和药品,深入居民家中调查情况和采集化验样品,确认是某居民到外地探亲带回的斑疹伤寒病。这种病由虱子传播,是由敌人的细菌战引起的。于是蒋兴锦与其他同志安排好病人的隔离、治疗和灭虱等措施,成功化解了疫情。

2月26日夜,蒋兴锦去一八八师进行坑道卫生和营养卫生调查,并去连队体验生活。他深入五六三团三营九连,发现连队130人患口角炎和齿龈出血者各30人,还有患舌炎者2人。蒋兴锦给他们介绍在当地寻找野菜来补救和防治的方法。这次调查,蒋兴锦还发现:连队用手工作业挖坑道非常艰苦,尤其是放炮后排烟困难,耽搁进程,有时急着进去,还发生中毒事故;坑道内的饮水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长久深刻地留在他脑海里,成为他后来特别关心的研究课题。

一个星期后,蒋兴锦与军部防疫队的技术员陈子和在山坡上搞坑道排烟实验。想了好多办法,做了多次实验,终于找到一种办法:打坑道时,把坑道顶部用布或者草席隔开,深入到坑道里面,形成上下两层,这样,放炮后里面的烟只要7分钟即可排掉,如果不分层,要三四十分钟才能排掉。

一次,某战士患急性肺炎因大量注射青霉素,致使病菌被杀死后,毒素存留体内,引起心脏衰竭而死亡。那时正值冬春之交,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最容易感染肺炎,蒋兴锦查阅资料后,写出了论文《青霉素的性质和合理使用方法》,在志愿军《卫勤通讯》上发表。

为提高卫生人员反细菌战的水平,六十三军卫生部指示蒋兴锦开办一期卫生防疫干部训练班。蒋兴锦起早贪黑,编写出传染病管理和军队卫生两方面的讲义,请技术员陈子和到志愿军卫生部防疫队和检验所要来试剂和药品以作实习之用,找到一个汽油桶剪开敲平作黑板,托回祖国丹东市的司机买回一盒粉笔。

训练班如期开办,蒋兴锦上午讲3个小时,下午讲2个小时,课余时间或对学员辅导、或赶写讲义,学员都是农民子弟,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上课要多说、多板书,课后要多辅导。一个月中,蒋兴锦疲惫不堪,食量也减少了,但学员反映收获很大,让蒋兴锦倍受鼓舞。一个星期后,六十三军卫生部又让他办了第二期防疫卫生训练班。为了办好第二期训练班,他放弃了志愿军卫生部调他去开城工作的机会。

5月22日,蒋兴锦与中国医科院的营养调查组受志愿军卫生部防疫卫生处指派,到四十七军调查患高血压的战士增多的原因。蒋兴锦每天检查300多人,最多的一天500多人,听诊器把他的外耳压得红肿起来,疼痛难受。到6月份,初步发现作战连队战士的血压比机关连队战士的高,而且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8月中旬,蒋兴锦结束了二OO师的血压调查,并建议他们提早预防肠道病的流行之后,回到祖国。

研究饮水

1955年初,中国协和医学院卫生系的教学人员去京广线上的高碑店某师建立军队卫生教学基地,作为学生的实习场所,蒋兴锦负责环境卫生方面的工作。他在那里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改善了部队当时使用的浅井周围的环境卫生,修建了井台、井围和井盖,开展了一系列的井内和厨房缸内贮水的消毒研究,总结出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经验,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应用研究论文,发表在《人民军医》1957年第9期上。

1956年初,总后卫生部防疫卫生处主持编写了《防疫卫生教范》,蒋兴锦编写饮水卫生和营房卫生部分。1957年6月,他根据总后卫生部防疫卫生处的安排,总结了各大军区和海、空军驻辖地区的水源水质情况,分别比较了各大军区、各种水源以及受各种不同污染源影响下的水源水质变化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受到领导好评。

1957年7月,蒋兴锦、葛炽义和另一名技术员一道开始从事“有机碘个人饮水消毒片”的研究。经过三四个月的努力,终于把溶解性能好、崩解速度快、吸潮性低的消毒片研制出来。这是我军自己研制出来的第一种个人饮水消毒片,其质量比当时收集到的美国和苏联的同类产品更好,深受部队欢迎。

8月下旬,蒋兴锦调到位于上海的军事医学科学院。他把实验室当作家,孩子托给保姆照料,一心一意扑在饮水卫生研究上。领导要求把下一个五年计划里的课题提前研究,把本学科的尖端课题拿来研究。于是确定了《饮水中ABC的消除》这一研究课题(A指原子弹爆炸后的放射性物质、B指生物战剂、C指化学战剂),蒋兴锦承担饮水中A的消除的研究。

当时,原子弹爆炸中的放射性物质对蒋兴锦来说完全是个新鲜事物。他争取到与军事医学科学院防原医学所协作,虚心向防原医学所的人员学习放射医学和防原医学中的专业知识。同时,购买了有关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的参考书,从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规律及其计算公式学起。他老老实实地从头复习微积分,马不停蹄地去找原子弹爆炸后污染水源的资料、水中放射性物质消除方法的资料,还要筹办实验设备。经过不断实验,1959年底,蒋兴锦研究组完成了饮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消除研究,并进行了装备内的消除实验,达到了原来指标中提出的较高要求,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蒋兴锦荣立三等功。

1967年,蒋兴锦开始快速浑水澄清剂的研究,于1969年3月生产出第一批“6801”型快速浑水澄清剂。1975年,他到湖南耒阳、广州等地验证快速浑水澄清剂的效果,得出了在低碱度水中加碱混凝的方法最为经济可靠的结论。1975年和1976年,他带领组内的科技人员,先后到山东张店铝厂和郑州铝厂调研制作碱式氯化铝的原料;去锦州南票化工厂和抚顺煤炭研究所协作,用煤矸石研制固体碱式氯化铝的生产工艺;去山东胜利油田,用滚筒干燥聚丙烯酰胺混合物,解决了原料生产和生产工艺两方面的难题,共生产和包装出2吨多产品,供贮存实验和部队试用。1981年,这项成果获总后勤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1年7月,蒋兴锦承担了部队坑道储水防霉课题。1982年5月,蒋兴锦与北京军区医学研究所陈主任去张家口、集宁、呼和浩特和固阳等地部队坑道内调查储水的情况后,确定在固阳和集宁开展储水防霉研究。经过3年的实验观察,坑道储水防霉研究取得成功。1986年,获军内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蒋兴锦先后当选为总后卫生部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成员,全军预防医学专业咨询组委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学委会消毒专业组副组长,院军队卫生学职称评审组副组长,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军队卫生学》杂志副主编,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国外医学军事医学分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分册、《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环境与健康》杂志和《消毒》杂志的编委,外出讲学、参加学术活动多了起来。

1989年10月,蒋兴锦出版了首部专著——45万字的《饮水的净化与消毒》;1992年出版了65万字的《饮水卫生研究》;1989年至1990年,参与编写《军队给水卫生学》,写成其中《水的消毒》和《特殊条件下给水》等章节11万余字;先后参与《部队饮水卫生学》、《现代卫生微生物学》和《英汉军事医学词汇》的编写。1991年退休后,仍多次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为饮水卫生事业作贡献。

在家乡捐资助学

蒋兴锦青年时代离开家乡求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天南海北,东奔西走,回乡的日子屈指可数。家乡始终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牵挂。他时刻关注家乡建设,上世纪末,他在天津的“开发邵阳建设家乡”专家顾问组签名册中写道:“家乡似摇篮,家乡似温床;家乡有晨曦,家乡有落霞。乡里月儿圆,乡土菜儿鲜;乡井水儿甜,乡亲情儿专。”游子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5年,蒋兴锦如愿以偿,回到阔别近半个世纪的家乡,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走亲访友聊家常,家乡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巨大变化,令他欣喜万分。母校蓼湄中学邀请他给在校学生作报告,他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我所经历的青少年时代》,博得满堂喝彩。

从学校领导口中了解到学校仍有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时,他感同身受,不禁眉头紧锁:青少年时代艰难求学的往事又在脑海中浮现,靠卖8次血才完成大学学业的经历再一次冲击他的心灵。他当即决定每年资助两名家境贫寒的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每人3000元,直至读大学。当年资助了高中二年级的张南和刘鸿,双方还签订了协议。两名学生坚定地表示一定以优异的成绩回答老校友的关心,并定期向蒋兴锦写信,报告学习情况,蒋兴锦则热情指导,勤加勉励。

蒋兴锦回天津后,每年秋季开学前给洞口寄来6000元钱,委托他的老朋友、县党史联络组副组长曾毓成帮他完成助学善举,从未间断。接受资助的学生勤奋努力,毕业后分别考上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东华大学等高校。一念之善,10余名莘莘学子改变了父辈设定的命运。每每谈及此事,蒋兴锦深感自豪。尽管年近90,自己也不富裕,但他表示:捐资助学,一定坚持下去。天津市河西区电视台采访报道了蒋兴锦捐资助学的善举,河西区民政局授予他“慈善之星”奖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伸出援手,奉献爱心,用绵薄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是蒋兴锦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