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品牌:雪融与重生


  20多年前,拥有一台冰箱的家庭已然属于富裕家庭之列,那时的冰箱都是单开门,高度也就一米多,制冷的冰盒很小,但制冷效果还是被广泛认可的。如今,在部分家庭里还能找到这些老式的单开门冰箱,虽然这些冰箱已经退出了舞台,如今三开门冰箱、变频冰箱、无氟冰箱、保鲜冰箱等等已经在卖场占据主流,随着单开门冰箱逝去的还有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品牌。
  我国独立生产,自主研发冰箱始于上世纪50年代,都不是作为民用冰箱开发的,比如1954年,沈阳医疗器械厂生产出的200升单门冰箱,这台冰箱就是长城冰箱的前身。1956年,北京医疗器械厂生产了第一台电冰箱,北京医疗器械厂就是雪花集团的前身。改革开放以后,雪花公司的产品由医用转为民用,雪花电冰箱迅速在全国走红。有着浓郁的“上海情结”的“双鹿”冰箱是我国最早的国有冰箱制造企业之一的上海电冰箱厂生产的。1981年,“双鹿”系列品牌标志被成功注册为我国第11类冰箱产品的商品,成为我国最早的冰箱商标。
  
  中国电冰箱技术阶梯
  
  中国电冰箱技术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91年以前的简单制冷阶段、1992~1998年的无氟环保阶段和1999年至今的电脑保鲜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概括为群雄并起的时代,全国有几十家冰箱生产厂家,经过多年厮杀与淘汰,发展成十余家较大的品牌,占据了约85%的市场份额,这些品牌包括广东万宝、容声,上海上菱、双鹿,安徽扬子、美菱,湖南中意和青岛海尔等。
  第二个阶段以河南新飞的异军突起为标志。新飞冰箱从1992年起,依靠无氟环保的定位诉求和中央电视台“广告做得好,没有新飞冰箱好”的重金投入,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成为技术更新过程中的最大赢家。这期间,万宝、上菱、双鹿退出竞争,销声匿迹;扬子、中意日渐艰难,分别被西门子和伊莱克斯收购;冰箱业“容声、海尔、美菱、新飞”的四大家族阵容开始形成。
  第三个阶段的开始则以西门子、LG、海尔、海信等电脑保鲜冰箱的诞生为标志。从技术上看,第三阶段冰箱以电脑控制为基本,不管是制冷保鲜、节能等硬性指标有了很大提升,外形设计、色彩等等也更加入性化。
  
  雪花冰箱,在消融中等待
  
  前身:雪花集团的前身是北京医疗器械厂。这个工厂主要生产医疗用制冷设备。在1956年,该工厂生产了第一台电冰箱。改革开放以后,雪花公司的产品由医用转为民用,雪花电冰箱迅速在全国走红。
  辉煌:1983年,雪花电冰箱总厂引进荷兰菲利浦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上马了一条年产5万台中型单门家用冰箱生产线。当时国内家用冰箱缺乏,雪花冰箱以其性能稳定、价格适中及低返修率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
  不少北京人仍清晰记得,当年为能买到一台雪花冰箱而四处奔波托人找票的情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年轻人比赛家庭现代化,比的就是小三洋、大索尼,雪花电冰箱。上世纪80年代初,雪花电冰箱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达60%。国内电冰箱号称:北有“雪花”,南有“万宝”。
  衰落:1984年,“雪花”从国外引进一条生产线,将年产量提升到10万台。但是由于第二条生产线投产后,雪花产品的不合格率骤升。1992年5月,经营困难的雪花公司与北京电冰箱压缩机厂合并。1993年3月,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雪花电冰箱厂原址光华路转让给香港嘉里中心。雪花因此筹得资金4.7亿元人民币。“雪花”原址南临光华路,北接住宅总公司。该厂1年后被拆除,光华路上兴建了现在北京著名的商业大厦一嘉里中心。
  1994年3月,“雪花”又与北京塑料制品厂合并,公司迁往大兴。由几家主要企业组成的北京雪花电器集团虽然拥有了数亿元资产,但由于资产重组及产品结构调整的时间拖得过长,雪花电冰箱依然不见起色。
  自救:1995年,雪花集团公司与美国惠尔補公司成立了惠尔浦雪花电器有限公司,合资后企业搬迁、重建花去了近两年的时间。至1997年只生产出6万台电冰箱,这在当时年产量近千万台的电冰箱市场上已难立足。再加上对市场变化认识不足、生产的仍是有氟冰箱,美国人的管理方式及经销方式,在中国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
  合资初期,惠而浦对中国冰箱市场变化之迅速、竞争之激烈缺乏预见和准备,惠而浦有全无氟冰箱现成的成套技术,但它却认为中国市场短期内还达不到这么高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于是惠而浦雪花1996年仍延续原产品的生产,累计亏损8986万元。虽然后来惠而浦决定上一整套最先进的全无氟冰箱生产工艺流程。但已经慢了市场半拍。使得企业越投入越亏损,最后惠而浦决定果断撤资。1997年11月8日,惠而浦将其60%股本折价200万美元有偿转卖给雪花,宣告合资失败。
  前景:2002年5月,海信以控股形式,入主雪花电冰箱厂:海信占股55%。合作当年就生产电冰箱17万台,产品销往国内外。但时至今日,在国内市场很难看见雪花冰箱,甚至于北京市场。
  
  万宝冰箱,花城的沉重叹息
  
  前身;1979年,广州第二轻工业机械修配厂开始试制电冰箱,后改名为广州冰箱厂,引进电冰箱生产线,开始生产中国第一代家用电冰箱。
  辉煌:1984年,引进我国第一条电冰箱压缩机生产线,成立广州市电冰箱压缩机厂,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台。1988年,组建万宝电器集团公司,年底,万宝牌电冰箱年产量达到100万台,年总产值10多亿元,同年青岛海尔冰箱产量才达到20万台的规模。万宝冰箱压缩机产量也连续多年为全国第一。1988年,是万宝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当时为买一台万宝冰箱。北京人得托广州亲戚搞票。
  衰落:由于万宝前身是一家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归属于广州市二轻系统,1988年初,国家体改委将之列为全国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四大试点集团之一,并开始直接参与万宝的发展战略与产权改革事宜。万宝组建集团后,先后吃下24家亏损的中小工厂,这些久转不动的企业日日消耗万宝的利润。1999年前后,万宝因产销失衡,在短时间内出现将近8亿元的呆坏账,万宝电器一蹶不振。
  自救;旧的万宝电器集团在1988年发展到最巅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至1999年达到最低谷,万宝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能否继续生存下去。2000年7月,是广州万宝的一大转折点,广州市委出面,万宝组建了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后的广州万宝在做强做大制冷压缩机及其产品冰箱,空调等主业产品的前提下,通过走品牌延伸之路,“抓大放小”,将万宝小家电产品扩展到集团外部。市面上涌现出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被许可使用万宝商标。
  前景:随着广州市委的大力支持重塑万宝品牌,万宝冰箱公司上下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