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性因子的研究进展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性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粥样斑块形成的开始、过程和最终破裂均有炎性因子的参与。炎性因子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测、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本文就近年来临床试验较多的炎性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等,对其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髓过氧化物酶;肿瘤坏死因子α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1-0157-05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指出,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人数的40%以上,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在农村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的比例为44.60%,在城市為42.51%,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代谢综合征、大气污染等[1]。

近年来,生物标志物已成为心血管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研究表明,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动脉粥样化的形成和发展,不稳定性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及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2,3]。慢性炎症反应是心血管病的特征性表现,慢性感染可能会通过激活T细胞或者其他免疫应答影响现有的斑块,并导致斑块纤维帽的不稳定性[4]。临床中,通过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炎性因子,可评估健康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可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疗及病情发展的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现就传统和新型的炎性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1 心血管炎性标志物

1.1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受到组织损伤、感染或者其他炎症刺激时,其血浆CRP水平明显升高[5]。Ishikawa THK等[6]的研究发现,CRP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在斑块破裂、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再狭窄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Kamińska J等[7]对9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健康人群的CRP水平进行检测,发现ACS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短期预后,也可用于长期风险评估。有报道指出,CRP水平可作为ACS患者14 d内存活率的独立预测指标,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其死亡患者的CRP水平(1.3 mg/L)比存活患者高(0.72 mg/L)[8]。Lindahl B等[9]对917例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长期死亡数进行随机统计后显示,CRP水平是心血管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在这些患者群体中,CRP浓度分别在<2 mg/L、2~10 mg/L、>10 mg/L范围水平内,其死亡率分别为5.7%、7.8%、16.5%。

与普通CRP相比,超敏-CRP(hs-CRP)的检测采用了更为灵敏的检测技术,能检测出血液中的低浓度CRP水平[10]。美国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大规模人群研究发现,在随访的6年时间内,hs-CRP水平持续增高的人群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心衰及死亡的风险明显比低水平人群高[11]。hs-CRP与健康人心脑血管恶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密切相关。200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发表了一项关于炎症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的指南,提出hs-CRP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hs-CRP<1.0 mg/L为低危,1.0~3.0 mg/L为中危,>3.0 mg/L为高危。但该检测仅适用于没有感染或者炎症反应的健康人群,如CRP>10 mg/L,需排除炎症干扰,可于2周后进行复检[12]。hs-CRP的检测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管理,中危或者高危群体需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者服用心脏保护类药物[13]。测量血液中CRP浓度是一个简便、廉价、可重复进行的试验,临床上CRP可用于心血管疾病预后。未来其有望在健康体检中心普及,用于筛查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1.2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IL)是一组由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其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根据已报道的文献资料,IL-1、IL-2、IL-4、IL-6、IL-8、IL-10、IL-12、IL-17、IL-18、IL-22、IL-27、IL-37参与了血管炎症及斑块的形成,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14-17]。这些细胞因子大部分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也有小部分具有双面性,同时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这些细胞因子中,IL-17、IL-22、IL-27、IL-37是近年来发现的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新型细胞因子家族。IL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斑块不稳定性的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在不久的将来,相信其可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治疗方法。

1.3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又称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合成和分泌,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尤其是易损斑块纤维帽破裂时,Lp-PLA2表达上调[18]。研究表明,大概2/3的分泌型Lp-PLA2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其余1/3则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结合。Lp-PLA2能水解LDL的氧化卵磷脂,生成促炎物质溶血卵磷脂(LysoPC)和氧化游离脂肪酸(oxFA)。这两种物质能促进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诱导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凋亡。LysoPC还能促使细胞内皮功能障碍,增加趋化因子及粘附因子的表达,使炎性细胞释放更多Lp-PLA2。通过这一系列炎症级联触发反应,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程[19,20]。2010年,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研究协作组对32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校正常规风险因素后,79036例包括无心血管疾病史、稳定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Lp-PLA2水平对冠心病、缺血性中风、血管性死亡和非血管性死亡的风险比分别为1.11、1.14、1.13、1.10[21,22]。Garg PK等[23]对多种族人群的研究表明,Lp-PLA2可独立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