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科普也有假

缪晓辉,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副院长。从事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22年。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常务委员兼秘书、上海市传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公共卫生咨询专家组成员等职。

你也许经常读医学科普文章,但读着读着,你可能会感到困惑,感到无所适从。有人说“不能喝隔夜茶”,有人却偏偏说“隔夜茶好”;这家杂志说“生命在于运动,多活动对身体有益”,可那家报纸登了一条新闻,介绍某寿星长寿的秘密就是一个字——“静”!这里说“肥肉不能多吃,多吃容易生病”,可又有人说了,“肥肉补脑,毛泽东特聪明,与多吃肥肉分不开”;国人皆知“吃冷东西伤胃”,可人家老外,一年四季无论喝什么饮料,都不能少冰块,但也没听说他们的胃病比咱们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非何在?

首先,我们决不能否认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今天的医学看起来已经很发达,其实不然,我们对医学还知之甚少,医生们能完全治好的病还真不多。很多认识是需要时间的。

其次,要学会识别真伪。科普也有假!怎么识别呢?第一,读“大”书、“大”报、听“大”家的话。那些街头小卖、没有刊号、封面花俏的书刊,不看不信。第二,正确对待广告。目前介绍药品、医院、保健品的广告,鱼目混珠,非常容易混淆视听,需要注意鉴别。提请大家注意,凡是经国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的药品,极少在通俗媒体上做广告宣传。第三,请教医生。读者或许要问,医学科普读物不是医生写的吗?是的,但我向大家说明三个情况:一是医生的医疗水平有高低,表达水平也参差不齐;二是有些医学问题还有争议,如果医生对有争议的问题发表个人观点就有可能误导;三是小型刊物登载的科普文章可能不出自名家之手,可能存在谬误。综上所述,读者一旦有不明之处,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找专家讨个说法。第四,学会自我判断。一旦读到观点截然相反的科普文章,其中必有真伪。要特别警惕“雇用专家”——被药商雇佣来宣传产品的号称专家的人。这种借科普之名做广告之实的情况很多,这种所谓科普文章常常是先介绍某种病的常识问题,然后马上引入某种药品或保健品对这种病是如何如何有效,甚至会给出许多“很有说服力”的数据,人们应该警惕。

最后,要明白“普”就是“普”,是常识,不可能很深入。读科普的目的是:了解常识,学会一些自我保健、自我保护的本领,知道如何找合适的医院和医生看病,但不是让大家都成为医学专家。医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医生都是要经过严格的和终身的医学训练。医学知识和医学实践庞大复杂,穿着白色工作服的优秀医生并非很多,生了一次病、看了几篇文章的病家,怎能成得了良医?笔者经常遇到一知半解的病家,他读了几篇科普文章后把自己折腾得濒临崩溃,闹了半天还是个“官能症”,这会干扰医生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