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审思和路径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基于对某医科学院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调查分析,认为调查结果反映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在社会层面未成合力,学校层面人文教育资源不足,学生缺乏自我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对现状的审思,建议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应从社会、高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来进行,营造浓厚的“以文化人”氛围,构建完备的人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非遗为代表的人文知识,使人文素质培养取得实际成效。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养;认知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10-0109-03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寄语:“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1]人文素养是涵盖文、史、哲、艺等领域知识和由这些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提高人文素养不仅是医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顺应新时代医学教育、医疗卫生工作发展趋势的要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是开展人文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以安徽省某高校医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调查,可以了解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概况,并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实效性提供参考建议。

一、某医学院校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调查情况

2018年5月,我们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调查安徽省某医科高校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情况。以该医科大学一至五年级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发放网络问卷,网络问卷以选择题为主,以链接的方式发送至学生,被调查学生的专业涉及临床医学、护理、公共卫生、检验和口腔等专业等。本次调查共发放网络问卷314份,实际回收问卷314份,有效回收率100%。

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调查问卷由三个部分组成,共有16道题,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和家庭所在地;第二部分是被调查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包括对非遗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非物质文化包括哪些,能否列举一项非遗,了解非遗的渠道等;第三部分是调查学生对非遗与校园学习关系认同情况和学生对非遗的兴趣,以及对学校开展非遗活动的建议。

(一)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如表1所示,问卷调查样本中女性比男性偏多,各年级均有分布;其中临床专业168人,占有效基数53.5%,大四年级137人,占有效基数43.5%;学生为城镇户口的人数多于农村户口人数。

(二)医学生对非遗的认知度情况

问卷调查的第五题“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吗”,63.3%的学生选择“一般了解”,说明该校各专业学生对非遗的概念有初步了解。在第六题“您是否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67.2%的学生选择“偶尔看看”,还有部分学生选“偶然看到”,说明大部分学生对非遗不够关注;在第七题有部分学生选择名胜古迹,表明其混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等概念;第八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正确答案是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有39.5%的学生选错,说明有的学生对此并不清楚;第九题是否主动了解过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61.1%的学生选择没有,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了解家乡非遗缺乏主动性;第十题是否能列举出家乡的非遗项目,62.1%的学生能列举;第十一题从统计数据看,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在学生了解非遗方面发挥主要的作用,传统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已经很少有学生关注。

(三)医学生对于对非遗与校园学习关系的认知情况

第十二题医学生是否有必要参与非遗的保护宣传工作,9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第十三题中有45.5%的学生表示会参与校园内的非遗活动;第十四题认为在校园内播放相关纪录片以及举办活动等方式是充实自己文化素养的方法,在怎样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有50%的学生选择播放相关纪录片;第十五题75.5%的学生表示有兴趣听相关非遗选修课。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非遗与校园学习关系持认同态度,在假设开展非遗课程或活动的前提下,大部分学生表示有较高的学习热情。

问卷第十六题是主观题,请被調查者写出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哪些作用,有哪些建议。很多学生认为作为医学生有必要了解一定的非遗知识;认为非遗等人文知识是医学生不该遗漏的知识点,是扩充自己知识面的好渠道;有学生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不是医学生都应该如此;部分学生认为保护非遗是每个青年人的责任;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学好医学专业知识即可,不必再费时间学习有关非遗知识。

本段调查发现该校大部分学生对非遗只有初步的了解,对家乡的非遗情况并不了解,对非遗的知识掌握得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非遗有兴趣,希望在学校有相关课程可供学习。该调查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基本现状,首先是社会层面没有发挥好应有的导向作用,导致学生对家乡非遗不了解;其次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局限,课程设置单一,多数医学生对于非遗知识并不了解,说明其人文知识学习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对学习人文知识缺乏主动性,有少部分学生不愿意去学习,这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二、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审思

(一)社会层面:非遗宣传未形成合力

非遗的传承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做好非遗的保护和宣传工作是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有效手段之一。从上述调查问卷情况来看,61.1%学生不了解过家乡的非遗文化,37.9%的学生也列举不出自己家乡的非遗项目,还有39.5%的学生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这反映出从社会到医学高校到学生,对于非遗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欠缺。地方政府、文化机构、媒体对非遗的宣传做得不够,当然有的非遗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有的相关技艺秘不外传,传承较为保守,限制着其宣传推广和发展,直接导致人们接触不到该类文化。如何形成非遗宣传推广合力,让群众了解、关心、支持非遗,让大学生能接受到非遗的文化熏陶,是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二)学校层面:人文教育资源不足

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学生总体上对非遗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多数学生对学习非遗知识感兴趣,希望能在学校学到相关的知识,这也反映出学校开设非遗课程、组织有关活动较少,没有运用非遗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管中窥豹,实际上不只是该校存在这样的现象,国内医学院校都不同程度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由于医学类专业的特殊性,大部分院校在思想层面都很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但在落实的时候却存在不少现实问题,[2]如相关的教师很少,师资队伍配备不合理,课程的课时安排很少。一些学校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局限于集中性的会议学习,这种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医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需求,医学院校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显得后劲不足,这就直接导致部分医学生人文知识缺乏。[3]

有学者认为,医务工作人员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在工作中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能做出更科学和更具有人文关怀的临床决策[4],因此,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直接影响一线医生的工作质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医患关系。

(三)学生层面:自我学习缺乏主动

人文素养在一名医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医学生从校园学习到走上工作岗位,自始至终围绕的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在接触各个阶层不同地域的人的时候,医学生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则可以在工作中更快地去适应和接触不同的人群,为良好的沟通奠定基础。以非遗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塑造医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资源,对于提高医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应该得到学生重视。但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概念存在混淆,部分学生未主动了解过家乡的文化,学生了解非遗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新媒体。有部分同学认为学习非遗等知识没有用,没有实际价值,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三、培育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建议

(一)社會层面:营造浓厚的“以文化人”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5]各级党委政府要承担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制定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有关政策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积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比如发挥各地历史博物馆、名人故居和图书馆的作用,开办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文化交流活动,给予更多让医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非遗的特点是具有浓重的地域色彩,在地方文化中具有典型代表性,地方政府应充分保护、利用本地非遗资源,比如有关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等,以便大家参观学习。媒体要加强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宣传工作,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形成宣传报道的合力,营造“以文化人”的良好舆论氛围。特别是数字新媒体作为当前人们广泛使用的传播媒介,对保护传承非遗等传统文化应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5]

(二)学校层面:构建完备的人文教育体系

大学阶段是医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黄金阶段,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医学院校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首先是配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师资力量,科学设置课程并调整评价系统。其次是加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增加相关人文学科的馆藏书籍和电子资源,以供学生学习交流[6]。第三是营造人文素养教育环境,了解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开展相应的学习教育活动,如: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办有关非遗讲座,这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第四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办有关人文学科的慕课,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拓宽其知识面。实习是医学生成长为医生的关键环节,要重视实习阶段的人文培育工作,可在学生实习期间穿插和医学非遗有关的知识、当地医院所在地的非遗项目、医德医风等培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7]

(三)学生层面:在知行合一中做文化传承人

非遗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如今非遗的发展和保护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需要引起当代青年的了解和关注。医学生学习此类人文知识不仅仅是对自身知识面的扩充,能够拓展素质、提高能力,更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带来新的力量。医学生要认识到学习非遗的重要性,结合专业学习了解相关人文知识,主动积极参与相关的非遗实践活动,体验其文化魅力,感受多样文化氛围,使其内化为自身的软实力,做到知行合一,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医学人才。[8]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5-1.

[2]徐茜.创新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机制的思考——基于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J].西北医学教育, 2013(21).

[3]魏琳.如何用医学人文素养把控临床决策[J].医学与哲学,2018(6B).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5-10-15.

[5]李志远.传统文化在医学生人文情怀塑造中的价值及应用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6.

[6]李春芳.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J].高教学刊,2017(12).

[7]宋宇亮.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

[8]李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根据[J].学理论, 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