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性报道的选题技巧与写作创新

分析性报道也叫解释性报道,是指合理运用背景材料,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分析,揭示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的实质或意义,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深度报道。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和读者阅读口味的变化,分析性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采写分析性报道也被看作是记者乃至媒体综合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分析性报道的选题技巧

分析性报道最重要的是选题,最难的也是选题。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报道的成败,甚至可以这样说,选题成功了,就等于分析性报道成功了一半。

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记者能不断抓住有意义的题材,而有的记者却让一个很有价值的选题从自己身边溜掉了。其实,抓分析性报道的选题既靠记者的悟性,又有一些规律可循。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新闻都能成为分析性报道的题材,只有那些具有显著新闻价值、读者普遍关心、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题材,才能成为分析性报道的题材。总的来说,抓分析性报道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捕捉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具体来说,分析性报道有以下几种选题方式。

垂直法。也叫“一点挖掘”法。这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种分析性报道题材。它往往是针对已经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全面的解释与分析,揭示出这个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实质。把握这类题材,要求记者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也就是说,在某一新闻刚一发生的时候,就要迅速掂出它的分量,判断它能不能成为分析性报道的选题。因为这些新闻事件是各个媒体都关心的,你出手慢了,就等于炒剩饭了。在2001年的网络泡沫中,当时的美国第二大长途电信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突然爆出30亿元的假账丑闻。人民邮电报的编辑在获知此新闻后,不但在一版及时刊发了消息,而且敏感地意识到读者对这件事穷根追源的心理:曾经风光一时、连续进行大规模并购的美国第二大长途电信公司,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此,他们在专版上推出了关于该公司假账丑闻的分析性报道,从它的多次并购背负沉重负担、并购后整合速度慢、决策效率低等方面,说明了它经营收入的下降是必然的现象。而由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公司的高级经理层为了维持虚假的繁荣,保住股市不因经营业绩不佳而下跌,进而影响自身的利益,不惜违反美国会计准则,把本应列到当年账上的经营性支出,列为可以分摊到几年的投资性支出,结果导致问题的发生。这篇报道,是由一个新闻点进行深入挖掘的典型。

综合法。也叫“同类归纳”法。有些分析性报道的题材往往是从一系列的新闻事件中得来的,是对当时人们所关心的一种社会现象的综合归纳。这种题材要求记者有快速“联想”的能力,能把近一段时间集中发生的新闻事件联系起来,探究它们背后蕴藏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2001年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异常火爆,人民邮电报编辑部不断收到各地记者站发来的企业发送了多少条短信、增加多少收入的新闻,编辑部敏锐地意识到这些新闻背后的价值,立即组织记者撰写了三篇分析报道,分析短信成功的原因在于:一是收费模式的易操作,一条信息一毛钱;二是形成了完善的价值链,运营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密切的合作;三是切合了消费者想表达问候但又烦见其面、闻其声的心理。通过这一组分析性报道,就把短信表面火爆背后的原因给挖了出来,对电信企业开发其他新业务也有所启示。

关联法。也叫“红线穿珠”法。有一些新闻是分散的、局部的、割裂的,单独地看,意义不大,但把它们关联起来,放到一起,用一根红线把它们穿起来,意义就显现出来了。例如,2002年上半年,相继发生了这样几件事:美国AT&T与上海电信合作成立的信天公司开始业务经营;韩国SK电讯与中国联通成立合资公司;澳大利亚电讯握手上广电;沃达丰再次入资中移动,使其股份达到了4%。这几件事是在不同的时间发生的,彼此并没有什么联系,单独看虽然都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也仅仅是一个个的新闻而已,可一旦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可以发现巨大的新闻价值了,它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资已经开始在电信领域蠢蠢欲动。于是,记者及时搜集材料,写出了《外资进入,鼓点频催》的分析性报道,将这几个事件的意义放大了。又如,自从2001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电信业就恶讯不断:先是环球电讯宣布破产,继而世界通信公司爆出假账丑闻,随后像沃达丰、法国电信、德国电信等显赫一时的电信公司纷纷发出经营亏损的预警,整个世界电信业从过去的辉煌一下子跌入惨淡中。那么,世界电信业究竟怎么了?记者在对一系列著名的电信公司经营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写出了《世界电信业为何深陷低迷》的分析性报道,从过度投资、过度竞争、盲目扩张、3G牌照竞拍等几个方面,深刻地分析了造成世界电信业萧条的原因,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并被国务院有关内参文件转载。

展望法。也叫“趋势分析”法。相对而言,以上三种分析性报道的题材还是容易抓到的,因为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显现性,只不过对记者系统思考、归纳整理材料能力的要求不同而已。有一种新闻是相对隐蔽的,还没有露出来,但它又是事物发展的趋势。要把这种趋势挖掘出来,不但要求记者有一双慧眼,而且要求记者具备对产业的深刻洞悉能力,以及辩证的思维能力,善于见微知著,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一般的报纸在年初的时候,总要组织展望性的趋势报道,这其实是对记者功力、对报纸综合素质的一次考验和检阅,因为你分析的正确与否,会通过未来的发展来验证。对产业趋势的把握与分析,是分析性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地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正确的预测,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行业报在行业中的地位才能得到巩固。这就要求记者的分析不但要建立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敏锐性,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2005年年初,人民邮电报连续刊登了“展望2005年新年专稿”——《国际竞争:从弯道追赶到直道较量》、《通信技术:从全面突破到系统演进》、《社会需求:从初步适应到深入支撑》,全面分析了我国电信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对电信市场、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应当指出的是,抓分析性报道的选题,仅靠记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集中整个编辑部的力量,汲取每个编辑记者的智慧,使大家的思想在交流碰撞中闪出耀眼的火花。

分析性报道的写作创新

分析性报道与一般的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体裁的特点不同,写作要求也不同。记者在掌握基本写作规律的基础上,应不断创新,才能写出高水平的分析性报道。

专业化的分析。分析性报道要解读发生在经济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要求记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化水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经济专业、相关行业方面的知识,准确把握住行业发展的趋势,并且善于运用现代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评价行业活动,才能够深刻揭示其背后的规律和趋势。对于大众关注的电信行业,很多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复杂的原因和背景。要把这些现象背后的东西条分缕析地呈现给读者,就要运用专业的分析工具和手段,从专家的视角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把问题说消楚,文章才具有说服力。就电信月租费而言,这两年不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专家上书,要求取消月租费。他们的理由也言之凿凿:我使用多少就收多少,为什么在使用费之外还要另收固定费?其实,月租费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学问题,牵涉到规模经济行业的成本构成、边际效益等一系列的问题。从其他规模经济型行业的收费来看,也存在“固定费+使用费”的“两部制定价法”,国外一些电信企业也实行的是这种收费方式。其实,问题的实质不是要不要取消月租费,而是电信企业如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费套餐,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权。为此,人民邮电报刊出的《固话月租费的经济学分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通俗化的表达。写分析性报道,只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读者更喜欢阅读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报道,因此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深度报道更符合大众的口味,所谓“硬主题,软表达”也就成为分析性报道最提倡的表达方式。对于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记者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把大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析透彻。但是,“深”和“浅”是相对的,在分析时要深,在表述时又要浅,做到深入浅出,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避免“内行看不上,外行看不懂”情况的发生。这就要求记者对所要报道的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并具有高超的运用文字的能力,能把前沿的大问题用轻松活泼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像大作家写的科普文章一样,能把最深奥的技术写得让最普通的读者也能看得懂。

科学地调遣背景材料。分析性报道离不开背景材料。有的新闻学者干脆把分析性报道与新闻背景画上了等号。尽管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也要经常用到背景材料,但它与分析性报道中的背景材料是有区别的。从表面上看,在一般的消息报道中,为了防止喧宾夺主,往往尽可能地限制背景材料,能省略就省略,有时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中,背景往往是最后几段的内容。而在分析性报道中,往往以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见长,有相当一部分分析性报道是依托背景材料而展开的,背景材料在整个报道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删去这些背景材料,分析性报道就不能称为分析性报道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二者对背景材料的运用有质的不同:消息的背景材料只是对新闻的局部加以参照、注释或说明,一般对全文的主题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而分析性报道恰恰是要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将主题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分析性报道的写作,重要的是科学地组织安排好背景材料。应注意逻辑性,在充分研究、透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可以按照材料的时间先后或重要程度,安排新闻结构,揭示各部分材料与新闻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人民邮电报记者撰写的《全球电信业为何深陷低迷?》一文,就是运用各种背景材料,从投资过度、扩张过度、竞争过度、炒作3G等几个方面,揭示当前全球电信业衰退的原因,文章建立在坚实的材料基础上,十分具有说服力,因此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

巧妙地表达记者的观点。一般的新闻报道都强调客观记事,很忌讳议论;而分析性报道要对新闻事件加以分析,就不能不有所议论,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表达记者的观点和见解。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里面却有很大的学问。一般来说,分析性报道不允许作者直接站出来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要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对事实的叙述之中,通过对事实和背景性材料的综合分析,达到议论的目的,阐明记者的观点。这是分析性报道与新闻评论的重要区别。即使要直接说明观点,也要借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之口说出来,这样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总之,要尽可能使“议”客观一些、顺理成章一些,分析不能作为滥发议论的借口。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有一句名言:“用事实说话”,是对分析性报道写作方式的最好概括。

但要强调的是,记者引用各类语言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时,不能随意假借当事人、目击者或权威的名义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记者根本没有采访有关信息源,闭门造车地想出了观点,然后在前面套用一个“有关权威人士说”、“业内人士认为”、“据消息灵通人士说”等,这是一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应加以拒绝。

从事分析性报道,要求记者养成几种思维:一是历史思维。分析性报道很多时候是要以过去说明现在,以现在昭示未来的,要善于以时间为坐标观察事物,把事物当作正在发展中的过程,作动态的透视,揭示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二是系统思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在分析事物的时候,我们不能把事物割裂开来,孤立地看问题,而是要系统地、全面地看。要善于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把握事物的实质,善于从庞杂的材料中发现主线;三是辩证思维。许多事情不是非好即坏、黑白分明的,而是好中有坏,你中有他,这就要求记者放弃单一思维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去看待事物。

(作者单位:人民邮电报社)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