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探析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在此形势下,高校原有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越来越多的“微课堂”教学已经吸引了大批信息时代的青年学习者。原本就不受学生欢迎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更是深受打击,因此,面对信息化时代潮流,进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已经成为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本文探析了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信息化时代进行课程改革的相关方法途径。

关键词:信息化;融合;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改革与创新

一、高校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概述

随着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面临很大的压力。形势与政策教学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及时性很强,内容关注点主要立足于社会,因此旧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既不能体现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性能,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信息技术的特点包括实时性、共享性及高效性等,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高校教师地位也遭到了挑战。形势与政策课程老师对于互联网利用率不高,无法与学生处于相同的状态下学习,丧失了控制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另外,新时代的学生个性都比较强,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形势与政策不感兴趣,甚至心有抵触。

二、信息化时代高校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信息化时代,融合信息技术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推动高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融合信息网络进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可以及时快速的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学生也可以随时咨询老师,不受时空的限制,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基于互联网信息这一条件下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拓宽视野从而促进学生以及学校的思想提升。关注时事政治,理清当今世界的发展方向,充分了解社会需求,有助于大学生发展为全面型人才。

三、针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程有着很强的时效性,课程内容所反映的多是在当时国家和世界的大事,与当前国内政策和国际形势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每天都在进行更新,所以对课程任教老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僅是要求专业知识的素养过关,还需要具备更高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够及时快速高效的将政治信息传递给学生。目前,我国高校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专业老师人数过少,没有设立专门教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老师团队,多数都是高校行政人员来担任教课老师,兼职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形势与政策课程。

2.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待更新改革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根据教师喜好方式讲解书本内容,不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使学生被动接受并按照老师的步骤进行学习。高等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自我提升和拓展能力,很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基本需求。在互联网发达的信息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仍旧进行单一化教学,教学结构固定为教师讲课、学生倾听的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打压,主体地位被忽视,发展受到阻碍。

3.课堂教学以及期末考核方式有待改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现在大多数的课堂都改用了多媒体电子教学,而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成为了高校课堂的一大难题。形势与政策教师教学用的课件大多数情况都是摘抄书本中的内容,或者是以口头传授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另外,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也有待改善,部分高校只要求学生交一篇论文或者是采取开卷的形式进行考试,不能真正意义上的使学生了解这门课程,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不能得到培养加强。

4.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都成为了高校的必修课程。其中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由于时效性的特点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虽然成为了必修课但是设置的课程时长和学分数较少,学校也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管理这门课程,缺少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力度。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没有及时地给学生布置任务,觉得这门课程没有布置课下作业的必要,同样也体现出高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力度不够,不能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

5.缺乏对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有效利用

当今时代,学校信息化设备一般都已经设置完备,能够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技术已经相对齐全,但是从调查来看,教师和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环境没有有效地利用,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练习中没有体现出信息化的优势。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没有做到及时更新数据信息,教学内容老套古板,而学生没有自主探索的能力,不能通过网络途径搜集信息,对于国家热点问题缺少关注度,信息化利用率不高,学生整体思想政治意识偏低,信息化与教学融合度难以提高。

四、信息化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改革途径

1.扩大师资力量,建设更强大的教师队伍

现代社会,一所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决定学校发展的关键,高校可以聘请更多的信息技术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来成立一个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专门负责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其中,需要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别性质设立一个小组,负责有关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策划,及时有效的传递政治信息。

2.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健全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

针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堂形式单一的问题,首先就是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信息技术,除了口头传授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小视频等吸引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其次除了面对面课堂,高校还可以开设网络课堂,用来给学生提供课下的学习途径。另外,高校需要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重点考察学生的出勤率,适当增加课后作业,并调整二者在期末评分中占的比重,严格按照学校规章制度完成教学任务。

3.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意识

近年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的重点教学内容,相关负责人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建设,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组织展开形势与政策课程系列专题活动,传播其重要性,并设立专门的组织部门,积极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形势与政策课程应该采取开放策略,增加学校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4.增强教师的信息化意识,提高课堂建设能力

信息化时代,比起教师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信息化能力,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是专业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并进的复合型人才。首先要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在课堂上积极融入信息高科技,改善教学结构,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课堂建设能力,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需要在多方面的知识中找出重点难点,运用信息化手段整理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课堂,多与学生进行学习或生活上的交流。

5.積极推动高校信息化的多元发展

信息化时代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优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时间问题。有了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学生的学习不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身日程表合理安排上课时间,挑选合适的时间进行学习,避免了因为紧急事务耽误上课的情况出现。二是有关空间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身喜欢的场所地点进行学习,教室只是作为一个学校为大家提供的公共学习场所,不受空间的限制,学生的效率可以得到快速提高。

五、结论

传授思想可以说是一个学校根本职责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强大武器,必须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学校的任务更为重要,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改革中优先发力,特别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只有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优势,才能更好的响应国家政策。高校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何丹青.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农家参谋,2018(20).

[2]高庆.因势而新: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J].南方论刊,2018(09).

[3]张敏.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

[4]高东锋.信息化时代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思路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8(04).